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士林王家事件起於預售屋制度?
2012/04/02 14:50:15瀏覽1580|回應0|推薦6

社論-預售屋制度是「居住不正義」的導火線

基本上,我不同意問題在預售屋制度。這篇文章說的好像不用成本是多過份的事情,但是,無本生意其實沒有什麼好弔詭的,其實很多人都在做。只是通常我們不稱這叫無本生意,而叫"零庫存"。預售這檔事,你有貨源,有能力賣,就可以搞。網路上做網拍的,很多也是先確認有訂單,收了錢然後才向廠商叫貨。另外,三角貿易也是差不多類似的事情。不過事實上這也不是真的無本,銷售,推廣,記畫,這些東西都要人事成本的。

這次的問題,基本上就是消費者向業者下了訂單,付了錢,但是業者沒有把生產廠商那邊確定好(剛好這間廠商工廠的機器有兩台屬於私人擁有,而所有的產品如果要不經過這兩台機器,規格就必須修改,偏偏這個擁有人又不知道幹嘛不願意接這筆單)。通常,預售業者遇到這樣的狀況,退款了事就算了。可偏偏這次的業者之前自認為有能力搞定,大多數的訂金都已經投入生產過程了,沒有足夠的錢全數退款。然後又剛好政府為了保護消費者,訂了法律允許使用公權力強迫廠商一定要出貨,於是,業者要求政府強迫那兩台機器的擁有人一定要加入生產,事情就是這樣。

你說,這整個環節,問題是出在預售制度嗎?顯然的不是,問題明顯的出在政府的那個法律。當然,業者的處理方式是有問題的,但是,允許業者這樣處理事情的,是政府的法律。所以,追根究柢,法律層面是必須要修正的地方。

很多人在說,這件事情的問題出在王家,我認為這是相當不恰當的說法。王家當然有他的問題,就像是前面舉例的那個工廠,機器的所有人只是跟業者口頭說了句"我不願意參加",之後生產規畫的會議也不參與討論,在說分配利潤的時候,又故意開出了高額的分配比。這些當然都有可議之處。同樣的,廠商在還沒有確定能生產之前,就已經信誓旦旦認為沒有問題開始預購,也難脫其責。我認為,這次建設公司與王家犯的錯誤,基本上是無分軒輊。因此,將問題歸咎於王家,是不公平的。

但是,建設公司之所以可以抱持這樣的態度,卻是因為政府的法律,使他有了履行交易的保證。所以,主要問題就是政府的都法律了。就是因為在這樣的法律下,我們不能說建商的行為是錯誤的,頂多說建商在道德上有瑕疵,畢竟,有法也不是一定要用。

整件事情的癥結點,就是都更法了,這是確切的事情。王家或許有他舉動失當,沒有完善表達意見的地方沒錯,但是法律上的規定造成在建商沒有取得他們同意之下,便可以進行違反其利益的舉動,這也是事實。我們不需要去深究王家是否是為了更高的價碼或是只是其感因素,因為,即便是追求更高的利益,那依然是合理、合法的動機。政府不能只允許建商追求更大的利益,但是卻不給人民追求更大利益的空間。而且,到頭來,在政府、建商、王家這三者之間,除了王家之外,其他兩者都達成他所想要的目的了。

政治是現實的,政府,建商可以現實沒錯。雖說如此,但是我們不能在允許政府建商現實的同時,竟然要求人民不要現實呀!

( 時事評論兩岸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ngyic&aid=628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