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6 13:00:13瀏覽611|回應0|推薦0 | |
10/6晚很幸運地聆聽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醫師精采的講演,除了大嘆他以精神科專業轉彎跨界的功力,發表國際期刊文章還能說服主編搭配繁體中文的中英對照外,最末段的「靈性」議題中,所分享的「哀悼之鴿」(Mourning Dove)更是讓我感受深刻,趕緊抄下。 還好透過網路搜尋, 從悲傷深刻理解存在意義北美州賽利希族(Humishuma)印第安人女作家Christine Quintasket(1888-1936)有一首詩,標題是「哀悼之鴿」(Mourning Dove): 「哀悼之鴿」(Mourning Dove) Everything on the earth has a purpose, 地球上每一件事有一個目的, Every disease an herb to cure it, 每一個疾病有一種草藥治療它, And every person a mission. 每一個人有一個使命。 This is the Indian theory of existence. 這是印地安人的存在理論。 這首詩似乎沒有寫任何悲傷的字眼,那來哀悼可言呢?事業上,印第安人體驗到:雖然地球上每一件事有一個目的,但不一定都能走到目的地,例如:不一定每個嬰兒都能順利地長大成人;雖然每一個疾病有一種草藥治療它,但一大部分都不一定有預期的療效;雖然每一個人都是有一個使命而來到世界,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完成使命。從不斷的失落中,發現意義,重建靈性,找到自己的立足點,這就是印第安人的存在理論。創傷性悲傷雖然難以避免,但是透過有智慧的醫療人員,將能夠幫助創傷者靈性重建,讓創傷者擁抱希望、擁抱愛。 ※ 節錄自方俊凱。創傷性悲傷的靈性重建。<護福>季刊。2010;188:11~12。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