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壺山、黃金神社 ~ 黃金博物館(四)98.06.26
2009/07/08 15:06:41瀏覽985|回應0|推薦24

一路登高,往〝黃金神社〞邁進...

〝你們看,那就是茶壺山。〞

兒子興奮地指著左手邊的山頂。

〝長得很像茶壺,是沒錯啦!但,真的是茶壺山嗎?〞

旅遊書都我在看,怎麼我會不知道呢?

先拍下來,等回到車上再說。

沒料到,幾步路之遙...

路旁的〝茶壺山〞簡介說明躍然眼前,

還真是讓兒子給說對了哩!

當下來個大擁抱鼓勵。

上山看到的第一對〝石燈籠〞

再往上走,

第二對〝石燈籠〞與第一座〝鳥居〞

右轉,發現〝旗幟台〞一對

走進神社廣場,正殿石柱依然健在,

但神社卻早在日本人離台後,廢除並遭棄置破壞。

基座的部分僅剩下一個大坑洞

站在神社基座的位置取景,

想像一下...當時舉辦祭祀典禮的場景,

肯定相當壯觀。

遠處眺望,眼前真是海天一色...

分不清楚界線啊!

                         

補充說明:

A‧黃金神社:

        位於臺灣臺北縣瑞芳鎮金瓜石,臨近九份,為日治時期的興建之神社,又稱山神社。

        初建於1897年(明治30年)10月,由當時管理金瓜石礦山的「田中組」建於本山大金瓜岩嶂東側平地間。1933年(昭和8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接管金瓜石礦山後,將神社移至現址並擴建之。

        當時的神社包括寢殿、拜殿、洗手亭、參道,並於參道所經之處建立了鳥居三座、旗幟台五座、入苑銅牛乙座、石燈籠數十座。每年固定舉辦祭祀典禮,主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三神祇,為日本礦業人之守護神。

        日人離台後,神社廢除並遭破壞棄置,現僅存有鳥居兩座、石燈籠四對、旗幟台一對、正殿石柱。

        目前屬於黃金博物園區園區範圍內的古蹟建築。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9%87%91%E7%A5%9E%E7%A4%BE

B‧鳥居:

        為日本神社建築物,頗似中國之牌坊建築。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另外日本天皇的御陵以及日本的佛教寺院也有鳥居的建築。鳥居一般有兩根支柱,上面有兩個横梁,也有上面有題字的匾。一般用木材造,刷上生漆。

        據神道教的傳說,一次天照大神因為討厭她的兄弟,找了一山洞躲起,用石頭將洞口堵上,人因此没有了太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建立了一個高高的支架,將所有的公雞放到上面,讓所有的公雞一起啼叫,天照大神感到奇怪,推開石頭看看,那些躲在一旁的相撲力士們立刻抓住機會合力將石頭推開,這個世界就重新大放光明了。這個支架就是第一個鳥居。由於在日語中,“鳥”(とり)這個漢字單用時,通常是專指雞這種鳥類之意,因此譯為中文鳥居其實是“雞架”的意思。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3%A5%E5%B1%85

相關文章閱讀:

請姨丈來這裡上班 ~ 〝生活美學體驗坊〞黃金博物館(一)98.06.26
運金獸、太子賓館 ~ 黃金博物館(二)98.06.26
〝本山五坑坑道體驗〞~ 黃金博物館(三)98.06.26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chuma3570&aid=3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