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野柳地質公園(98.06.13)
2009/07/01 11:07:39瀏覽1692|回應0|推薦28

在這裡,轉個彎,

車子隨即進入〝野柳社區〞,

我們稍作停留...

因為...這裡的風景相當棒!

        「野柳」位於台北縣萬里鄉,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

       不論中外,很少有一個海岬,能同時包含有這麼多的地質景觀,而每一個令人驚艷的景緻,都是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用才能形成,非常珍貴。

        其地質主要是由砂岩所構成,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層,大約兩千兩百萬年前在淺海環境下堆積而成的,因此在野柳的地層中可以看到...

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

及生痕化石。

        由於海岸岩層中含石灰質的砂岩,經海水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等交互作用,形成各種天然怪石,形狀未經人工雕鑿,維妙微肖、栩栩如生...

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

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

仙女鞋

蕈狀石

        以蕈狀岩為例,一棵棵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狀石,無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過程是岩層的節理受海水日夜侵蝕,隨著時間的流逝,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慢慢的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這些不同的形態,正代表著岩石不同的演育過程。

燭台石

象石

風化紋

瑪伶鳥石 

       園區裡每一個特色景觀,都是歷經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用所形成,具有滄海桑田的意涵,走一趟野柳地質公園,感受北台灣獨一無二的地質景觀,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值得每一位遊客細細品味。

        地形景觀之特殊,堪稱鬼斧神工的作品,蔚為世界奇觀,讓全長一千七百公尺的海岬,成為北台灣最富盛名的地質公園,再加上周邊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多元面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遊旅景點。

義勇的漁夫--林添禎

補充資料:

        民國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林添禎跳海為救當時在仙女鞋拍照而落海的台大香港僑生張國權等人,不幸死亡,此事一經媒體報導,引起當時蔣中正總統的關心,為林家修建添禎樓並於風景區落海附近立碑紀念此一義舉。

  民國五十年代,此地漁村通常因漁船的設備不佳,只能捕魚三個月左右,東北季風一來,就不能出海,漁閒時期,通常又需要兼作其他工作才能滿足一家溫飽,當時野柳風景區剛開放觀光不久,此地大人小孩就以流動攤販營生,林家當時正在出事地點附近賣冰和饅頭。

  當時張國權等人在仙女鞋前拍照,照相的人為取景,叫被拍的人退後再退後,沒想到竟失足,當張等人發出求救聲,首先發現的是林添禎,本著一股漁人不畏海的精神,跳海救人。不幸雙雙溺斃,林先生的屍體數天後才在象石附近的珊瑚暗礁下找到(當時救生設備不佳,由水鬼【蛙人】綁鉛塊下海搜尋)。林添禎的義舉,成了野柳人的驕傲。

  他的銅像立在地質公園第二區步道左側,他的銅像面向基隆港,是基於風水的考量...一方面可以保護基隆港,一方面背對著野柳漁港航道,也可以避免招來陰間好兄弟。

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gogo.com.tw/web/UPT?UPID=8412&Cly=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chuma3570&aid=309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