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受戒的問題‧一
2015/01/07 21:22:54瀏覽868|回應4|推薦0
《慧良學戒》
★〈受戒的問題‧一〉★
請問師父:
師父為什麼很少談戒?
師父好像也不是很贊成同學去受戒?
答:我不是戒師,從事上說,
我這樣回答你就可以了,
但是,擇期不如撞日,
今天剛好有這個因緣,
我們就從理上來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佛教的教法有一個特色,
說我們眾生的一切智慧來自於戒定慧三學,
主張修戒定慧可以破除貪瞋癡三毒。
據《佛說十二頭陀經》載:
佛告迦葉,阿蘭若比丘遠離二著,
形心清淨,行頭陀法。
行此法者,有十二事:
一者在阿蘭若處,二者常行乞食,
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
五者節量食,六者中後不得飲漿,
七者著弊衲衣,八者但三衣,
九者塚間住,十者樹下止,
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臥。
(見《大正藏》第17冊,編號:0783。
CBETA,T17,no,0783,p,0720c04。)
阿蘭若處是清淨處的意思,
我們漢傳禪宗有: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就是從這十二頭陀行衍生出來的,
頭陀,
梵文原來的意思是指修治、抖擻或棄除,
也就是說要滌除煩惱與塵垢,
簡單說:頭陀行就是要修苦行的意思,
我們要學習看破放下,
要先從把吃苦當作成吃補這裡下手。
如果,不行頭陀行,
可能就會像祖師說的:
但有一些些,就有一些些。
有甚麼一些些?
貪瞋癡慢疑有一些些,
色受想行識有一些些。
就是有這一些些,
我們就會被牽引,
就會被羈絆,身心就不得解脫。
世尊知道我們眾生習氣粗重,
知道我們的因緣業力,
所以就提出:“以苦為師”。
這個“以苦為師”
是以十二頭陀行為最低標準。
又《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又名《佛遺教經》)上載:
世尊即將入滅,留言後世的佛弟子,
要:“以戒為師”,
經文說: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
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
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
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見《大正藏》第12冊,編號:0389。
CBETA,T12,no,0389,p,1110c17。)
這段經文白話簡單說就是:
要吃苦要有一個準則,
這個準則就是戒,要行頭陀行,
乃至修一切法,都要“以戒為師”。
這個戒,
在我們漢人在翻譯佛經論典時,
一般都翻成是戒律。
戒的梵語是:Sila,
漢文翻成:尸羅,或是戒,本意是清淨。
我們在很多經論上還可以看到翻成:
學處、波羅提木叉,或是犍度,或是毗奈耶。
毗奈耶的梵文是:vinaya,
簡稱是戒,也有翻成律,
意思都是一樣。
★〈受戒的問題‧二〉★
世尊成道12年以後,
有弟子須提那,
是中印度毗舍離國迦蘭陀村
迦蘭陀長者的兒子,
因為聽聞佛陀說法而發心出家,
出家以後,某次回故居家看望他的母親,
須提那的母親說:
我就你這個孩子,你出了家去修行,
我們豈不是沒有了後代子孫?
於是強迫須提那與其妻敦倫,
鄰居知道此事以後,
就傳說須提那的不淨行,
因而成為佛陀制戒的最初原因。
(見《大智度論》卷二:
憂婆離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
爾時,須提那,迦蘭陀長者子,
初作淫欲,以是因緣故,結初大罪。
《大正藏》第25冊,編號:1509。
CBETA,T25,no,1509,p,0069c06。
或《十誦律》CBETA,T23,no,1435。)
由此可見,
佛教的戒律最初是一種僧團的管理規則,
是一種共住規約,
是因為須提那的行為,
所以世尊才開始說出相關的規定,
這些規定後來傳承到了中土,
依次在《四分律》(CBETA,T22,no,1428),
《十誦律》(CBETA,T23,no,1435)中譯出,
但因時空長遠,文化隔異,
很多內容是否為世尊原始所說,尚待考證。
我僅根據最基礎的現有的戒律簡單做個介紹:
我們在最早期的戒律精神是從〈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來的。
後來有〈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
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覺正淨,
因為佛法僧都是清淨的,
然後有: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這樣的法義出現。
我們漢傳佛教的戒律分有在家與出家兩大部分,
在家居士受三皈依以後,
再受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有的戒場就直接舉辦在家菩薩戒。
另外還有〈八關齋戒〉:
以八支戒法來關閉八種惡業,
通達於解脫的成佛之道,
也稱八關戒齋、八支齋戒、
八分齋戒、八關齋、八戒齋,
是佛陀制定在家二眾於六齋日
受持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律。
所謂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八日、十四日、
十五日、二十三日,以及月底二日。
★〈受戒的問題‧三〉★
〈八關齋戒〉受持不殺生、不偷盜、
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
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八戒,
以長養出世的諸善根。
八戒中,前七條為戒,
後一條正午之後不再進食稱為“齋”,
合稱就是〈八關齋戒〉。
目的是用這八種管道,
關閉八種罪過,
讓眾生得到清淨的戒體,
此即八關齋戒的意義。
其中的:“不坐臥高廣大床”,
本來的意思是不讓受戒學人
心生貪戀舒服的目的,
但是我考證了許多資料,
應該還有另一種含義:
就是不坐臥在“上位”,
所謂“上位”就是指這個房子中,
不管你從哪一個方向進來,
我都能看到,就稱為“上位”,
上位也稱為上方,含有尊貴的意思。
我們很多道場的“上位”都是供佛菩薩用的,
不准坐高廣大床,
意思就是說不准佛弟子坐在上位。
這也是說我們佛弟子凡事都要謙遜禮讓,
不要說到一個地方,
你就大搖大擺的坐在上位。
我這是有考證的:
我們漢人在魏晉南北朝(220—589)以前,
甚至於在景教於唐太宗(599-649)
年間(唐貞觀九年635年)傳到中土來以前,
都是蓆地而坐,沒有床、椅這些東西,
八世紀以前,
禪宗的很多祖師都是長坐不臥
(見《景德傳燈錄》,
《大正藏》第51冊,編號:2076,卷5。
CBETA,T51,no,2076,p.0237b07),
頂多也是用繩子打的禪床,
請問各位同學:
唐朝以前,
我們漢人是坐椅子睡大床嗎?
我們漢人的“高廣大床”是甚麼樣子?
我們現在所謂的“高廣大床”
是甚麼標準才是“高廣大床”?
我們中國大陸北方氣候嚴寒,
有所謂的“炕”,
這個“炕”能否稱做是為高廣大床?
截至目前為止,包括當年佛陀住世時,
古代印度是否有“高廣大床”,
我都採取保留的態度,
為什麼?
古代印度的文化不注重歷史、
時間年代的記載,
以目前的現有的資料,
已經很難清楚的證明2560年以前,
印度人當時實際的生活作息情況。
★〈受戒的問題‧四〉★
我們現在多數的戒場解釋:
“不坐臥高廣大床”的意思是說:
不坐臥華麗高大的床,
其實就漢傳佛教的時代與史料來說,
未必就是絕對正確的解釋,
玄奘大師(602-664)到印度時,
曾記載說印度有椅子,
這個椅子是否就廣大高床?
玄奘大師並沒有特別註記。
《四分律》中記載:
“高廣大床”的字眼出現五次,
主要是針對沙彌戒與沙彌尼戒能否行持,
也沒有特別解說“高廣大床”的標準,
《四分律》成譯為漢文是在第四世紀,
離世尊入滅已經將近1000年,
時間距離太久,
譯者當時是否真能明白
世尊所說的“高廣大床”是甚麼標準,
我也是持保留的態度。
又《增一阿含經》卷16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中則說高廣大床為:
譬如金、銀、象牙的高貴大床。
(CBETA,T02,no,0125,p.0625c03)
但是《增一阿含經》
成譯為漢文時間在東晉(317-420)年代,
也是在第四世紀,
跟《四分律》一樣,
在時間點上,很難讓人相信:
我們各位同學有誰聽過、見過
用金、銀、象牙所做成的大床?
大床是甚麼尺寸、甚麼規格才可稱為大床?
有人說:《阿含經》說:
「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
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註一)
這就令人更不解了:
世尊住世時,是用漢人的度量衡?(註二)
我們中國有統一的度量衡
是在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
以後才有的(註三),
離世尊入涅槃已經有234年了,
這樣的說法感覺是道聽塗說,
以訛傳訛,不是正確的資料。
還有人解釋說:
“不坐臥高廣大床”的意思是:
因為清淨的理由,
所以不睡夫妻睡覺時用的床,
這也有問題:
如果持受〈八關齋戒〉的人是單身,
這個說法顯然不能成立。
我後來在《四分律行事鈔批》卷14
找到以下的敘述:
「高廣大床者。案首疏云:高尺六以上,
廣謂方三肘者,不可俱有,單高亦制。
祇云高有二種:一高大名高,
即簡尺六以下卑者開用。二妙高名高。
增一云:大床有八,四就寶體說大。
一金。二銀。三象牙。四角床。
以人情寶翫。不問大小。
以四種從人說有大。
一佛床。二羅漢床。三辟支床。
四和上闍梨床。此四人大,不問大小,
不得於此八種床上坐也」。
(《四分律行事鈔批》
見《卍續藏》第42冊,編號:0736。
CBETA,X42,no,0736,p.1052a02)
據查《四分律行事鈔批》成書時間
在隋末唐初(約七世紀初),
離世尊涅槃已經1300年,
時間點上的疑慮恐仍待考。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
“一金。二銀。三象牙。四角床。
或者是:一佛床。二羅漢床。
三辟支床。四和上闍梨床。”
這八種床不坐臥,
前四種是表法簡約,不生貪戀,
後四種是表法尊重,不敢造次,
但這八種高廣大床的尺寸,
是否如上所描述,
我還是持保留的態度。
綜合以上所說,
我認為:“不坐臥高廣大床”,
意思就是說不准佛弟子坐在上位,
最重要的用意是要去除我們的貢高我慢心,
去除我們生貪戀舒服享受的心,
受持〈八關齋戒〉的佛弟子,
吃飯就好好吃飯,不要百般挑剔,
睡覺就好好睡覺,不要千般要求,
如果我們心裡真正不著相,
不生起貪戀享受舒服的心念,
睡什麼材料做的床,
或是甚麼尺寸的床都不是重點,
若能行持: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甚至常坐不臥修禪定,
或是修般舟三昧常持佛號,
高廣大床對我們來說是沒有甚麼意義的,
要能有這樣的認識,
“不坐臥高廣大床”的解說才圓融。
註一:
我用CBETA查過《長阿含經》、《中阿含經》、
《雜阿含經》、《增壹阿含經》,
都並不見有此資料,又《釋氏要覽》
與《印光大師文鈔》、《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見
《大正藏》第53冊,編號:2122,卷88。
CBETA,T53,no,2122,p.0934b28。)
也有類似的說法,
但一樣只說“《阿含經》云”,
沒有明確說出自何處,
敬請能有諸方高明指教原始出處,無限感恩。
註二:
據玄奘大師所翻譯的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經文中有:
“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搩手”
(CBETA,T14,no,0450,p. 0407c01。),
這個“搩手”就是將手掌張開,
大拇指跟中指之間的距離,
這是一種計量單位,
可能當時的印度,(時間在七世紀)
有在使用這樣的計算長度的單位。
另外《釋氏要覽》上載:
佛一搩手,長二尺四寸。
(見《大正藏》第54冊,編號:2127。
CBETA,T54,no,2127,p.0270b16。)
但是《釋氏要覽》
成書時間在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
編輯者是道誠法師(生卒年未詳),
《釋氏要覽》是以釋贊寧(919-1001)
的《大宋僧史略》(978年左右成書)
為基礎而加以充實,
但因成書時間離世尊涅槃已經有1500年以上,
時間點上可能更還有待商榷。
註三:
秦始皇26年中國統一度量衡(公元前221年)。
★〈受戒的問題‧五〉★
我用文獻資料來考證,
並不是就代表我反對同學去受〈八關齋戒〉,
我認為佛法重實質,不重表相。
我們今天執著於一種形式上的儀式,
而這種儀式上的內容還有爭議的時候,
對於學習佛法是否能獲得真實的利益?
我們應該認真的去思惟這個問題才是。
我們佛弟子學習佛法是要學習真實義,
也是學習〈八關齋戒〉真正行持的意義,
對於它的來源也要根據歷史才是正確的態度,
自己也要下功夫去考證資料,
不能糊里糊塗的就說:
這是佛說,一切都推給佛說,
這樣不是佛弟子正確的正知正見,
要知道,在家居士,
受持〈八關齋戒〉就是未來成佛的資糧,
我們今天受持〈八關齋戒〉,
在認知上,要當成是一種養成教育,
一種成就清淨道業的養成教育。
換句話說:
你現在受持〈八關齋戒〉就是
把清淨的種子栽培下去,
總有一天,因緣時節俱足,
這顆種子是要發芽的。
另外這個“齋”是出自
《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中
孔子與顏回的對話: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耳止於聽,心止於符。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原來這個“齋”的意思是心齋,
是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的意思。
佛教化用這樣的字眼,
然後轉化成現在的意思。
我們現在說“齋”是持午不再進食的意思。
與原來這個“齋”的意思,
已經南轅北轍了。
我知道1945年以前,
台灣還有“齋教”,
有稱為:“吃菜教”(台語)。
齋教的起源時代是在明朝,
在清代的時後陸續傳入台灣各地,
在台灣主要分為
龍華教、先天教、金幢教三個系統。
日本人占領台灣以後統稱其為齋教,
將其視為在家佛教,也稱為白衣佛教。
1915年余清芳(1879-1915)
在台南西來庵以齋教和王爺公信仰為號召,
集眾近千人,
發動以武力對抗日本政府的統治,
史稱“西來庵事件”(註四),
後來寡不敵眾,遭日軍擊敗。
事件以後,
當時的台灣總督府立即查禁齋教,
所有齋教的人員,
都被納入日本臨濟宗的分支,
對台灣人的佛教信仰的發展,
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我們現在還聽有“菜姑”“菜公”的名詞,
就是由此而來的。
1945年以後,
台灣齋教接受政府的管理和
佛教會的輔導而逐漸轉型,
有的轉化為一般的佛教寺廟,
人員接受佛教會戒律的受戒儀式,
有的則轉入一貫道的信仰。
註四:
西來庵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
玉井事件或噍吧哖事件。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sma91&aid=20042466

 回應文章

蓮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戒的問題 ‧ 九
2015/01/08 11:19
★〈受戒的問題 ‧ 九〉★
最後我要跟大家說明的:
佛法是平等法,
《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見《大正藏》第8冊,編號:0235。
CBETA,T8,no,0235,p. 0751c24)
戒是我們漢傳佛教八宗所共有,既是共有,
就不能懸置說:戒高過一切法。
我們佛教說經律論是並重的,
如果只懸置說:戒高過一切法。
恐怕也不是太正確,
但如果說:戒是無上菩提本,
我們能如實的行持,
現世將來都會有成就,
那這樣說就很圓滿。
戒定慧三者都是相輔相成;
你能持戒,心就安定,
心安定,智慧就現前,
相對來說:我們從經論義理下手,
對於戒定也是一樣通透,
自然沒有持犯的問題。
經論上會說:
“以苦為師”、“以戒為師”。
這是一個指引,
給我們眾生在學習的過程中,
有一個入門處,不是刻意的標榜說
“以苦為師”、“以戒為師”才是至高無上,
若是說“以苦為師”、
“以戒為師”才是最高級別,
那麼三藏十二部要做甚麼用?
這一點,我們同學們要認識清楚才好。
我總認為:
我們要是能夠老實的讀經,
老實的念佛,好好認真的學習經論,
自然會有龍天護法來護念你,
但這個老實的前提是你要深信佛法,
你學習佛法要信佛菩薩,
不僅信,還要深信,深信因果,
你信,智慧就會現前,
你老老實實的用功,
每天都能讀30部的《金剛經》,
或是每天都持念阿彌陀佛聖號五萬聲,
那裡還會有時間去犯錯誤?
或許有人會說:神通不敵業力。
是的,但是如果你都能修神通了,
我相信你也不會輕易的去犯戒!
或許有人會說:過去生的業報現前啊!
是的,那也很好,至少果報現前,
把舊業都消除,你就不要造新業,
如實的行持五戒十善,
你就不會再造新業。
《金剛經》說: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見《大正藏》第8冊,編號:0235。
CBETA,T8,no,0235,p.0750c24)
你過去生造了惡業,要墮入三惡道了,
現在因為受持《金剛經》,
僅重報轉輕報,受人輕賤而已,
受人輕賤以後,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以前的罪業都消滅了,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定會證得無上的菩提,
十方諸佛菩薩就是這麼慈悲,
不斷的護念我們凡夫眾生,
不斷給我們機會去學習,
讓我們不管從哪一門進入,都會成就。
戒律的問題很深廣,
我個人的學習很淺薄,
僅從文獻考證、佛教義理、
修行實踐三個角度的觀察,
提供同學們參考,
或有遺漏錯置,容後再行增補,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慧良合十。

蓮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戒的問題 ‧ 八
2015/01/07 21:34
★〈受戒的問題 ‧ 八〉★
其實只要還在凡夫地用功,
都還是凡夫,凡夫就都會犯錯誤,
一個人有生下來到死,
比如說能活到八十歲,
你都沒有犯過任何錯誤?
不管是有心或無心?
從來都不犯錯,那是聖人,
我們凡夫就是會犯錯,
才會成長,才能改進,
所以一旦犯了過失,那就要懺悔,
要發慚愧心,要真心的改過,
不能說我今天只懺不悔,
在佛菩薩面前發露過失,
明天早上起床,依然故我,還是我行我素,
那這是懺而不悔,後面的果報會夠你受的,
我不是威嚇你,我是提醒你不要犯錯,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你說,怎麼受得了呢?
所以我前面才說:
如果你真的做不到,
那不要去受形式上的戒,那是自欺欺人,
如果你依止的師父沒有跟你說清楚,
我現在跟你說明白了,
你就不要繼續造作,趕緊捨戒,
或是趕緊深心的懺悔,
發真誠心的懺悔,免得罪上加罪。
也有人在電視上
公開主張說學習佛法一定要去受戒,
寧願即使犯了戒,只要能懺悔,
還都是佛弟子,還是佛門中人。
我是非常反對這樣的說法,
學習佛法又不是上市場買菜,
可以稱斤論兩的,可以討價還價,
因緣業果善惡報本不能相抵。
你要是無心的過失還可以諒解,
如果你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要去受戒,
可是如果說你去受了戒還認為犯了戒沒關係,
只要懺悔就可以,
自己一點慚愧心都沒有,
自己都不會感覺到不好意思,
這樣的觀點與念想,
就是濫用了佛門的慈悲,
誤會了戒律的精神,
這是附佛外道的思想,不可取,
好比一塊布白白的,
你故意弄一個黑點,
再用漂白水漂一漂,
你認為這樣很好玩嗎?
為什麼不維持它本來的清淨就好?
所以我一直主張:
我們今天學習佛法,一定要深入經論,
一定要依法不依人,
如果諸佛菩薩說的經論你都不相信,
反而去相信一個凡夫說的,
依我看,你的業報還真不是普通的重!
這種沒有智慧的事情最好不要做!
雖然說戒律還有開遮持犯的問題,
有開緣的方便,但是再怎麼開緣,
也不會讓我們變得愚痴吧!

蓮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戒的問題 ‧ 七
2015/01/07 21:31
★〈受戒的問題 ‧ 七〉★
《維摩詰經》上說:
優波離尊者因為有兩比丘犯過,
維摩詰大士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
不在中間,如佛所說,
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
又說:
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
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
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
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炎、
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這一段經文在說麼?
在說明佛法的緣起性空的法義,
說明: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
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這個宇宙已經有137億年,
這個地球也已經有44億5千萬年了,
誰等過誰甚麼?
再厲害的人,再聰明有智慧的人,
再怎麼愚痴造作的人,
甚麼豐功偉業,甚麼天長地久,
一切都只是過眼雲煙,
一切都是如夢如幻,
比起44億5千萬年,
我們這個百年色身算甚麼?
好像燒餅上的一顆芝麻,
彈到空中,掉落何處?
微小的不能再微小了!
我們今天修行是不是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奉持戒律,有沒有這樣的認識?
我說這個話的意思是要跟各位同學講:
我們今天在凡夫地用功,
大家都是凡夫,
誰都不要笑誰說修行不及格!
也不要說自己學了一點戒律,
受了〈八關齋戒〉或是五戒,或是菩薩戒,
就拿這個標準去檢查別人,
說這個沒做到,那個沒做到,
我就親身經歷很多在家居士,
一天到晚檢點出家師父,
說這個師父怎樣怎樣,
那個出家眾又怎樣怎樣,
不停的增造自己的口業,
不停的自我污染,
我認為這樣很不好,很不如法。
戒律是要護持你原有的清淨心,
怎麼變成你拿來說是非用的呢?
所以我都不是很願意去談這個戒法或戒條,
就是怕你無端地生起煩惱。

蓮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戒的問題‧六
2015/01/07 21:27
《慧良學戒》
★〈受戒的問題‧六〉★
我們接著說出家眾的戒律,
如果是出家眾的話,則在剃度以後,
依次受沙彌戒,比丘戒,以及菩薩戒,
女眾則是沙彌尼戒,比丘尼戒,以及菩薩戒。
基本上如果剃度恩師沒有特別的規定,
都會讓弟子一次受完三壇大戒。
我說到這裡,想談一點現況:
我們現在受戒是不是
都能依照戒律的規定來行持?
出家眾的受戒行持問題,暫且不談,
因為如果你已經出了家,
你的剃度恩師會安排的。
我現在是專指在家的居士學習佛法,
是不是一定要去受戒?
原則上我當然希望是,
但是如果你自己覺得對於受戒的內容,
未必能如實的實踐和行持,
我倒建議你不要去受戒,
你自己把五戒十善的內容背熟:
五戒者: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
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
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癡。
一樣一樣的去做,或者說,
你只選擇其中的一項,
比如說不殺生,我不殺生,
也不要別人因為我而去殺生,
那我就開始來素食,
素食是慈悲心的展現,
是修行的第一功德,
你認真的來做,你吃的簡單,
你心中貪瞋癡的念頭,
就會減輕,只要能吃飽就好了,
這樣一來,身心都很健康,
你雜念就少了,心就能趨於安定。
這樣如實的行持,
也勸六親眷屬都來素食,
即使沒有去受戒,
我都要大大的讚嘆你。
當然講到這裡,
同學們不要誤會說:
慧良師父主張不用受戒。
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是說:如果你受了戒卻做不到,
或是有所違犯,那受戒徒具形式,
成了表面工夫,請問這樣如法嗎?
再來談到破戒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正見:
佛戒不可破,戒性如虛空。
你有違犯,那是你個人的造作,
是你個人的過失,那會有果報,
佛戒為十方諸佛菩薩所護念,
你一個凡夫怎麼能破得了?
即使你造了五逆重罪,
還是你個人的過失,
你依舊要付出代價,
現在告訴你不要犯戒,
是希望你迷途知返,
希望你明白戒是來防非止惡,
幫助你成就道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