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總統前往台南縣訪視納莉颱風災損情形
2013/04/08 06:35:27瀏覽210|回應0|推薦0


2001/9/20總統前往台南縣訪視納莉颱風災損情形
/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繼續前三天訪視納莉颱風災情行程,前往台南縣大內、麻豆、北門、新營等地,慰問受災民眾,並了解復建進度。   總統首先抵達大內鄉石城村勘察民房淹水情況,在聽取鄉長楊炳勳及災民的說明後,總統請在場陪同的台南縣縣長陳唐山應儘速徵用車輛,清運民宅前堆積的垃圾,總統也對國軍協助善後工作表示感謝,同時指示應加派兵力協助清運,使民眾安心,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隨後,總統來到該鄉跨越曾文溪被溪水沖斷的二溪大橋,由於該橋是連接鄉內對外道絡的重要橋樑,總統立即請幕僚連繫交通部公路局協助縣府儘快修復,在此之前也應搭建便橋解決鄉內交通上的燃眉之急。   離開大內鄉後,總統由陳縣長及立法委員蘇煥智陪同,前往麻豆鎮巡視寮部潰堤災情,途中穿梭巷道時,看到兩旁堆滿被溪水浸泡過的家俱以及民眾充滿無奈的表情,總統感同身受,也不時搖下車窗慰問災民,民眾對總統前來探望打氣,感到欣喜。   在瞭解潰堤的原因後,總統認為,寮部堤防工程已發包興建而受水患影響出現龜裂的部分,應該趕快補強施工,儘速完成,至於寮部以上未建堤防部分,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單位也應就涉及的問題組成專案小組來檢討,優先處理。   為瞭解該縣河川積水抽除作業,總統也前往北門新圍抽水站,對於該站工作人員在納莉颱風侵襲期間堅守崗位,表達慰勉之意。由於該站表示,原訂計劃中現行一部抽水機,應能增加到三部,對此,總統則籲請有關單位應予重視,排除困難並依原訂計劃進行。   最後,總統至新營市訪視災情,除先到該市急水溪興隆禪寺附近河堤瞭解溪水溢流越堤情況外,也到南興抽水站訪視,關心抽水站受損情況,並慰勉工作人員。


2001/9/20總統接見出席世界宗教合作會議的各國與會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出席世界宗教合作會議的各國與會代表,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宗教代表們長期以來致力社會工作所奉獻的心力。   總統表示,宗教可以充實精神生活、導正社會風氣,在古今中外的人類生活中,始終具有極為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力。宗教信仰所以能夠深深地影響人類的生活,在於透過教義的開示,啟導人們了悟生命的意涵,從而產生堅定的信念與奮鬥的力量,勇敢面對人生一切的挑戰,並且樂於關懷人群,服務社會。因此,宗教信仰除了個人修為外,更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力量。   總統說,各宗教的教義、禮制或有不同,但是追求「和諧」與「智慧」的目標則完全一致。多年來,台灣各宗教團體在宗教合作方面,累積了相當豐富及寶貴的經驗,為了與世界各宗教分享與交流,中國佛教會暨世界佛教華僧會乃積極規劃籌辦世界宗教合作會議,希望藉由宗教合作,促進世界和平。此次世界宗教合作會議的宗旨就是促進世界各宗教間之了解與互助,凝聚共識;增進地球村之人文關懷,尊重生命;發揮利人濟世之情操,共創世界和平。而這樣一個崇高的宗旨,不僅是全體國人深切的期望,也是全世界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   總統進一步指出,雖然世界和平是大家共同的理想,但是社會的角落與全球各地依然存在著貧富不均、階級差異、種族歧視等種種衝突與失序,此次宗教會議所宣示的「合作」與「和平」的理念,正是點出了人類前進的方向。尤其在短短兩個星期內,我們目睹了美國九一一事件、台灣的颱風肆虐侵襲;以及台灣剛通過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入會採認,舉凡人際、國際間的群我關係、各種藝術、宗教、科技等不同範疇、人類與自然的相處,「以合作代替對抗,以和諧代替衝突」,應該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面對綠色的大地、藍色的海洋、彩色繽紛的世界,中華民國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更不能置身事外,也無法冷眼旁觀。總統期許,不論政府與人民都應善盡自己的責任及角色,固守崗位,共同攜手合作,以堅定的信心穩定環境!   總統並指出,宗教信仰是人類文化重要的一環,其所以能提昇人類性靈之處,就在於智慧。他也深信藉由大家的努力,必能促進世界各個環節之間的和諧連接與順利運作,讓世界趨向和平、趨向慈愛。   主辦此次會議的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心長老也表示,與會的各國宗教代表們對於總統深入颱風災區,親自感受人民的苦痛,關切人民生活的慈悲胸懷都深為感動,此次會議他們除了討論有關宗教合作的議題外,也將在台中舉行聯合法會,共同為台灣九二一震災、今年三次風災及美國九一一事件的罹難者一起禱告、祈福。   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伊斯蘭教代表也說,在此次會議舉辦之際,世界也正遭逢了嚴重的文化與宗教衝突,他衷心期盼藉由宗教的合作,人類能繼續致力追求心中崇高的理想,國家及人民的領導者也能化解人類的災難。   總統隨後也認同指出,不論何種宗教,其理想都在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所有的宗教也都是殊途同歸,目的在促進世界的和平與和諧、交流與合作,而與會的所有宗教代表們,也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看到了宗教不是鴻溝而是橋樑,他也與大家共同為台灣的平安幸福、兩岸及世界的和平與人類的福祉一起禱告。 

2001/9/21總統前往南投視察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交通部次長賀陳旦、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林陵三、九二一重建委員會二位副執行長郭清江及吳聰能的陪同下,前往南投縣信義鄉聽取交通部有關信義鄉道路橋樑修復計畫簡報,並實地視察愛國橋施工情形;隨後,總統並轉往水里鄉上安村及郡坑村關心災後重建狀況。   總統在聽取簡報及實地視察後指出,對於災害防治及重建工作,無論政府或民眾都應該要有正確的觀念:首先是「防重於治」的觀念,亦即災害的預先防範,重於事後的救災,才能避免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其次,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遭遇問題應該儘速協調解決;總統並以水里鄉上安村三部溪的整治為例說,有關整治的規劃及經費可由中央統籌,但是用地取得及河川疏濬則應由居民及地方政府共同配合,因為重建工作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及民眾更應積極主動提供協助。   對於桃芝颱風造成水里鄉郡坑村土石崩落嚴重阻礙道路及溪流的情形,總統也表示,雖然自己的土地及房屋遭到土石壓毀,但是為了清除阻礙道路及溪流的大量土石,仍必須做些許的配合,提供必要的土地,協助政府清除土石,如果再爭執不休,最後可能任何事都無法保全和完成。   下午,總統接著轉往南投縣中寮鄉龍安村瞭解龍安社區重建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情形,並聽取農委會及九二一重建委員會有關「農村聚落重建計畫」及「社區總體營造」簡報。   總統在聽取簡報後,對於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也提出他的觀點及想法與政府同仁及國人互勉,他說,社區營造的根本意涵,就是他一直所倡導的「台灣精神」|從下而上、從無到有、從有限、惡劣的環境中,開創無限最大可能的價值觀,社區營造就是希望藉由社區民眾的共同參與,來落實重建工作,以減少災害的損失。   總統同時指出,他深刻感受到民眾的需求殷切,政府要做的事很多,但是政府從事各項建設及重建工作時,也需要民眾的配合,從災後重建、社區重建、到社區總體營造,都需要政府、民間、企業及公益團體形成良好的伙伴關係,中寮鄉龍安社區,就是社區總體營造和重建的最好示範,值得肯定及鼓勵。   總統也進一步表示,民眾希望政府整治溪流、清運土石,但是所需的用地又要求政府補償徵收,如果處處計較,則溪流永遠也無法整治,土石仍然留在原地,重建工作就不可能有完成的一天。總統並再度強調,大家要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有「大我」的完成,才會有「小我」的存在,而犧牲「小我」,最後得到真正保障的還是「小我」,因此,大家應該秉持社區營造的精神,共同攜手做好重建的工作。   總統也重申,「防災、減災」觀念的重要,總統並以犯罪偵防為例說,犯罪偵防的上上策是預防犯罪,「防」比「偵」重要是犯罪防治的根本理念,就如同等到火災發生後,才來滅火就已經為時已晚。總統也再度強調,災害防救的重點不在於「救」,而在於「防」,「防災」比「救災」重要,總統呼籲國人應該要重視及加強「防災」的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心存僥倖。   對於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總統也認為,仍有改善及進步的空間,因為「地方的小事就是國家的大事」,尤其上午他實際勘察桃芝颱風所造成的大量土石災害,仍留在現場還未清運,必須要儘速進行清除,否則第二次的災害隨時可能發生。   總統最後並籲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公務人員,對於防災的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心存僥倖,而災後重建更需要大家全力以赴,公務員尤其要有「時間」及「效率」的觀念,「對於重建要提前完成、對於防災要提前準備」,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生命及財產損失。

2001/9/22總統參加原住民人權婚禮暨宣達邵族為原住民族第十族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參加二○○一年原住民人權婚禮暨宣達邵族為原住民族第十族典禮,並應邀致詞及宣告世居日月潭的邵族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十族。   總統在宣達儀式中致詞內容為:   在納莉颱風侵襲全台,造成重大災害,全國同胞正積極重建家園之際,今天我們以格外堅毅振作的心情,聚會在這個莊嚴隆重的場合,共同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族系發展史上的新里程碑。   現在本人鄭重宣告:世居日月潭地區的邵族,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十族。今後,邵族將與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雅美(達悟)等原有的九族,分別成為整個原住民族十族中的個別一族。   近年來,經過邵族同胞的積極努力,學者專家的深入研究,以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審慎評議,分別從民意、學術、行政等三個方面綜合考量的結果,邵族以其民族特徵、文化特色,和明確的自我族群認同感,足以認定為台灣原住民族的個別一族,成為原住民族的第十族,已經獲得各界的共識,政府也依據行政程序正式通過認定。   台灣這一塊美麗之島,世世代代居住著不同的族群,各種文化現象交互激盪融合,孕育了多元的社會文化,累積了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啟動了堅韌的民族生命力,邵族同胞在這個長期文化創建的過程中,始終參與其間,從未缺席。   然而,百年來的身分錯置,總讓許多邵族同胞感到失落,彷彿遺落民族的尊嚴,深感對於祖靈的愧疚與不安。經歷了九二一的大地震,地底釋放的能量,驅使同胞緊緊的結合在一起,重新建構邵族永續經營的文化觀,並以身為邵族子孫為最大的榮耀。邵族族系的重新認定,正是這種族群榮譽感重要而具體的呈現。   阿扁要在這裡強調,邵族族系認定的完成,並不是政府關心邵族未來發展的終了,而恰恰是一個新的開始。今後政府對邵族,以至所有的原住民族,在文化傳承、教育培養、就業輔導,和產業經營等各方面,都將以更多的資源、更好的規劃,積極落實政策,為原住民族創造更進步的福祉和更開闊的前景。   邵族確定為原住民族其中的個別一支,絕不是要從原住民族中孤立起來,更不是要從國家共同體中孤立出來,而是要以更高的尊嚴和自信,參與整個原住民族和國家共同體的永續經營,謀求全體國民福祉的增進與發展。   國家屬於全體國民,全體國民組成國家,我們應該在各族群平等互利、友愛互助的基礎上,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不畏任何困難,克服一切挑戰,為我們國家開拓光明的前途。憑著這種體認和精神,面對類似這次納莉颱風這樣的天然災害,我們必定能夠以堅毅不屈的團結奮鬥意志,早日重建家園,再創新機。   最後,阿扁特別要向所有的邵族同胞,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之意。祝福你們,也祝福所有的原住民族,祝福我們的國家!謝謝大家!   總統在原住民人權婚禮致詞內容為:   剛剛本人宣布邵族為原住民族第十族,緊接著又參加這場深具意義的原住民人權婚禮,接連親身參與原住民族的喜事,讓阿扁今天來到此地感染到愉快的心情,感謝大家在台灣經歷風災的侵襲後,帶來這份難得的喜訊。   今天在這裡,各位彼此相愛,共結連理,迎向美好的未來,接受我們大家的祝福。相信各位永遠會記住今天在日月潭畔的人權婚禮,祝福大家的婚姻,未來都像太陽一樣明亮,像皎潔的明月一般聖潔,像日月潭一樣被人們所欣賞、所欽羨、所稱頌。   這場人權婚禮,尤其具有特別的意義。人權是對人的基本價值的尊重和體現,而幸福的婚姻正是從夫妻的互重、互尊、互愛開始,實質上就是從實踐人權的真義開始。懂得人權的真義,婚姻必然更加美滿,家庭必然更加幸福。   因此,可以說,美滿的婚姻來自於正確的人生觀,必須要自己去經營、去創造。各位是彼此的鏡子,要能從對方時時看到自己,時時體諒、時時包容;也要相互尊重,在彼此的良善中共同成長;更要理性相待,在兩性平權的現代意識中,彼此依靠,相互慰勉,攜手同行。   特別是,人生是永無止境的奮鬥旅程,家庭尤其是夫妻兩人永不止息持續經營的共同事業,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也絕不會永遠荊棘滿地,重要的是環境愈困難,愈要用真情與愛緊密相守,既能同甘,也要共苦,凡事盼望,凡事相信,不畏艱難,堅貞以赴,同心同德開創美好的人生。阿扁相信,依靠這份力量,台灣的子民雖然屢遭考驗,仍將堅強站起,重建家園。   各位幸福的新人,謹記著今天,此時此刻,眾多的親友為大家獻上最誠摯的祝福,在這一個人生最美好的起點,有山光水秀為大家證婚,在天地之間結為連理,互許人生,相依相持,相愛相隨,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恭喜大家,祝福各位!也願台灣平安!

2001/9/24總統參加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十週年院慶酒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十週年院慶酒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能夠應邀,參與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十週年院慶,感到萬分的榮幸。二十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使一個嬰兒長大、茁壯、成熟,對於一個研究機構來講,中華經濟研究院,也已經卓然有成、獨當一面,成為國內經濟學術與財經政策的重鎮,確實可喜可賀。   由曾經參與籌設的許多先進的回憶文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經院成立的艱辛,于前院長曾經說過「篳路藍縷」更是鮮活的形容。民國六十九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創立的那一年,剛好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復起的年代,台灣所面臨的正是四面楚歌的困境;而那個年代,也是共產國家紛紛倒向自由經濟的開端年代。中國大陸,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下,向外開啟門戶,致力於發展經濟;雖然當時大陸的工業,百廢待舉,但是她的潛力卻不能忽視。而台灣之所以能在艱困的環境下屹立於世,不容否認的是拜經濟發展之賜。在中國大陸也開始轉向發展經濟時,如何知己知彼,以求維持競爭的利基,當然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不過,在那個年代,中國大陸的經濟資料相當缺乏,當時的政府又將中國大陸資訊視為所謂的機密,不准民間自由取得、運用。因此,如何突破這個瓶頸與限制,進而再將寶貴資料予以消化、分析,能夠成為政策的重要參考基礎,就是一項重要艱難的課題。在諸多先進們的集思廣益下,終於出現了「中華經濟研究院」這個突破當時體制的機構。也因為組織的特殊,所遭遇到的困難也特別地多,所幸在諸位先進同仁伙伴堅忍不拔的毅力下一一克服。   雖然中經院成立的宗旨,是以研究中國大陸經濟為首要,但長遠而言,終究得回歸到台灣經濟的持續成長這個主題上,於是中經院乃有大陸經濟所、國際經濟所,以及台灣經濟所的結構。三個所彼此獨立,但相互交流,可對經濟問題做通盤了解;而為了堅持獨立、客觀的研究立場,免受政治力量和利益團體的干擾,中經院乃以財團法人組織型態出現,由政府和民間企業共同捐贈基金,讓中經院可以獨立運作。二十年來,由社會輿論的反映來看,可知此種做法是正確的,而中經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員的言論,在台灣社會中也卓有口碑。   中經院一直以來所秉持的「自由經濟」理念,不只對政府的政策,也對廣大的社會大眾,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今,全球化也已經成為世界潮流,而知識經濟的趨勢,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推動,也在在證明自由經濟的威力。即使中國大陸也採取了某種程度的自由經濟政策,而能夠在二十年內,成為全球重要的經濟體。當今,我們要如何與其形成良性的競爭與分工,是當前兩岸經貿政策的一大挑戰,而此時,我們也更需要堅強的自由經濟思想,作為政策的指引。因此,在上個月底閉幕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裡,政府相當借重麥院長、于前院長等來自中經院的學者,而他們也對整個會議,做出最大的貢獻。對此,本人要再次表達最高的敬佩與感謝之意。   在經發會圓滿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將所有諮詢委員的智慧結晶,具體轉化成為政策與法令的問題。這也是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共同的責任。本人願意藉此場合,表達對立法院全體委員的殷切期望,在已經開議的新會期內,能夠儘速完成相關法令的修改與制訂,以回應全國民眾的殷切盼望。   在有幸參與中經院二十週年院慶的此刻,阿扁也希望與中經院全體先進同仁共勉,如何進一步將自由經濟的相關理念與觀念,如彈性、創意、自信、誠信等,具體有效地導入當前的政府政策,協助趨緩的台灣經濟,早日重振活力。最後,祝福中華經濟研究院:生日快樂,學術精進,聲望日隆!並祝各位身心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2002/9/28總統府舉行中樞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典禮

總統府今天舉行中樞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典禮,陳總統水扁先生親臨主持,會中除舉行宣誓典禮外,並聽取教育部長曾志朗的專題報告。   典禮是於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中央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都應邀參加。   首先舉行宣誓典禮,宣誓人最高法院院長吳啟賓,在總統監誓下,面對國旗、國父遺像,高舉右手,宣讀誓詞:「余誓以至誠,恪遵國家法令,盡忠職守,報效國家,不妄費公帑,不濫用人員,不營私舞弊,不受授賄賂,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之處罰」。儀式莊嚴隆重。   隨後,曾部長以「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為題,提出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內容為:   前言:教育決定國家的前景   今年,在我國的教育史上,可以說是極具關鍵性,對未來影影響極為深遠的一年。行之有年的大專聯考,就在這一年走進歷史,代之以多元入學方案。九二一浩劫之後所推動的新校園運動,也在這一年陸續開花結果,一座座美麗永續的新校園,將成為未來校園建設的標竿。而集多年教育改革方案之大成的重頭戲││九年一貫新課程及相關的教學創新,也在這個月正式上路。另外,我們也在這個月確定即將加入WTO,未來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勢將展現新的面貌,有待我們縝密加以因應。   最近才退休的前奇異公司總裁傑克.威爾許,是各界公認為世界第一的經營之神。兩週前他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傑克:勇往直前」的回憶錄,來總結自己四十年的領導經驗。「財富」雜誌在以「傑克和人才工廠」為題的書摘中指出,威爾許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他懂得培養人才。他拔擢並重賞上等人才,他也要淘汰下等人才,並設法使中等人才補足其缺失,向上提升。靠著這一套簡單原則的實踐,他使奇異集團的總市值,在二十年內增加了將近五千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的公司。威爾許的經驗談,實在值得我們的國家經營團隊借鏡深思。   我們以前常說「中興以人才為本」。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決定了國民的素質,人才也決定了國家的競爭力,因而,教育的成敗,將會決定台灣的未來。不過,我們辦教育並不是在做生意,不能完全照著威爾許的辦法去「汰弱扶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本著教育愛,去實踐民主時代的教育精神││我們不但要「得英才而教之」,也要設法使中等人才「行行出狀元」,更不能放棄任何天生較為弱勢的學生!   三千年前,孔子曾主張「有教無類」,這在當時是極為崇高的教育理想。但他有一些教育方式,若用今天的教育標準來衡量﹐是不能滿足的,也是必須被超越的。例如,所謂「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說法,在今天就頗有討論的餘地。而他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更是過早宣告放棄可造之才,並不符合當代教育思潮與多元智慧的理論。   威爾許的新書中,有一句深具哲理的話。他說:「熱情乃是一流人才超脫庸凡之主因。」這句話應用於教育何嘗不然?我們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就是要點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而且「身教重於言教」,老師如果自己心中沒有火苗,他們又如何點燃學生的學習之火?   一、民主脈動中的教改新思維   今年九月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是歷史上課程變動最大的一次。所有的教師都很關心,自己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有人心存疑慮,以為自己是教改的改革對象。也有人懷疑,改變這麼大,我做得來嗎?會不會增加我的工作負擔?其實,教師如果深入了解這一波教育改革的真正意涵,將會發現這正是一個任重道遠的教育使命,也是千載難逢的自我成長機會,值得大家全心全意投入,使其成功。   這一波的教育改革,我們強調的不僅僅是教育課程內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學上的創新,還有觀念上的突破。我們要給下一代完整的學習經驗,因而要把分散的學科,整合為少數的七大領域;我們要給下一代帶得走的能力,因而要加強十項基本能力的培養。這是教育史上一次最重大的教育變革,不但教育課程、教材教法有所改變,更重要的是,連深層的教育哲學、學習及認知理論也都有所轉變││套用學術上的術語來說,它已牽涉到「典範的轉移」。   過去的教育,雖然號稱五育並重,但是我們毋需諱言,在升學主義當道的情形下,事實上卻是智育一枝獨秀。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把書讀好,幾乎忘了孩子需要快樂的童年,對教養上的問題反而處處遷就,隨時可以讓步。許多學校,以為升學率就是一切,忘了教育的理想與辦學的初衷。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很多事情的基本假設和看法,都有了根本的改變,面對知識的爆發,學習觀念的改變,全球化的發展,國家競爭力的需求,民主化的潮流等等,許多因素都促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未來的教育走向。   我們更應注意到,我們的教育改革是配合民主的腳步在進行的。政治的民主化,是一個無可抵擋的潮流。我們的教育內涵,也不可能不隨著民主的思潮加以更新。   在過去的威權時代,一切都是國家優先,教育不過是富國強兵的工具,是執行國家意志的機器。在國家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籠罩下,個人的價值是卑微的。表現於教育,無可避免的傾向重視「均數」而輕忽「眾數」。就團體而言,往往以一個平均的分數,來代表許多人的成績。對個人而言,也是以所有的成績加以平均,得到個人的成績。事實上,「均數」是抽象的,對多數人都是沒有意義的。太重視「均數」的結果,就好比做衣服,以兩個人的身材平均數來裁製衣服,結果是兩個人都不能穿。我們如果依多數人體型的分類來作衣服,就有很多人可以穿,這就是「眾數」的概念。但是台灣社會太講究平均,在教育上要把大家通通拉齊,這種只要求大家一樣的主流文化,矮化了許多人,也埋沒了許多智育成績不佳而有其他專長的人。所以,在重視「均數」的時代,很多事情都是「定於一」,有一定的標準。好像工廠一樣,一部機器壓過去,出來的東西都一樣,缺乏特點,沒有個性。   在民主思想的洗禮下,國民重於國家。國家是為保護個體,為實現公平和正義而存在的。我們認為,每一個個體,都有獨特的思考、認知、和情緒,都是活生生的人,也都有其存在價值,都應被尊重。因此,未來的社會將是一個多元分眾的社會。我們重視的不再只是抽象的「均數」,而是能代表每一個真實個體的「眾數」。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讓學生學習與經驗把每一個人看做完整的人,把每一個意見,當做一個意見,以「眾數」的觀念來思考問題和學習溝通與互動。我們尊重個別差異的存在,也發展多元智慧。我們絕不放棄任何學生,而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一個「寶」,以有教無類的精神,提供適性教育,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自我實現,能夠行行出狀元。   在重視「眾數」、尊重個性、發展多元智慧的潮流下,教育不再「定於一」,教育權必須配合民主原則開始鬆綁││中央將教育的權力下放到地方,行政機構將教育權分散給學校,而學校也將教育事務參與權對家長、教師及社會各界開放。而把教學的選擇權力還給教師,則是教育鬆綁的主要精神所在。   因此,教育改革可說是勢所必至的潮流所趨,不是少數人的政治口號。教育部將以積極的態度、堅定的決心,來推動以「教學創新」為主要精神所在的九年一貫課程。   二、教育專業自主權回歸教師   在尚未進一步討論教師的角色轉變之前,讓我先引用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家雜貨店在徵求送貨員。李四去應徵。雜貨店給的薪水和工作時間都很不錯,李四有意接受。他問老闆:「有沒有腳踏車?」老闆說:「我們沒有腳踏車,但是……」李四打斷他的話說:「不必但是了,沒腳踏車我不幹!」於是李四氣呼呼地走了。   然後,王五來應徵。老闆才說明了工作項目,他就立刻答應了。老闆說:「你不問薪水多少嗎?」王五說:「我需要這個工作。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您不會虧待我的。」老闆說:「很好,剛剛有個年輕人問我,有沒有腳踏車,我說沒有。但是我要告訴你,我們雖然沒有腳踏車,卻有一輛全新的貨車給你使用。」   這個故事和教改有何關係呢?讓我們仔細想一想,在教改的過程中,有些老師關心的只不過是增加員額、減少上課日數、減輕工作負擔之類事務性的要求,而教育基本法給的卻是教育的專業自主權。仔細想想,是不是給的比大家所期望的還要多?令人訝異的是,有些人連有沒有腳踏車都還沒聽清楚,就想打退堂鼓,那不是有點奇怪嗎?事實上,要腳踏車還是有的。教育部為了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在國家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在下學年度增加兩千六百餘個教師員額即是明證之一。未來我們也會對教師的合理工作負擔問題,繼續檢討改善,也希望配合教改需求調整學校行政組織,刪除舊有的非必要性業務。另外,還要將教材全面上網。換句話說,只關心腳踏車的人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師,怎能以多得到幾輛腳踏車為滿足呢?   長久以來,教師儼然就是公務員,是國家官定課程的執行者。課程統一,教材一元化,教學與考試內容早被限定,想要稍加突破而不被抗議真是談何容易。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學教師實在稱不上擁有專業地位與專業自主。此一定位也連帶使教師缺乏專業發展的自我要求,阻礙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即使有所謂教師訓練,往往教師也是被動的「被訓練者」,難求績效與成就感。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後,教育權下放到學校,教學專業自主權回歸到教師。教師的角色,由官定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研發者與設計者。以前的課程標準,規定鉅細靡遺,現在只有課程綱要;以前只有一套教科書,現在的教科書,不過是可供採用的教學材料之一,還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可供選擇;另外,還有彈性學習時間讓教師自行發揮,所以,教師得到了教學的主控權,獲得了充分的教學自由,不再被教科書牽著鼻子走。有了教育專業自主權,教育才不再是一份普通的職業,而是一種神聖的專業和志業,也因而才有較大的工作成就感,與較高的社會地位。   面對這樣的教師地位的根本改變,所有的教師都應互相慶賀歡迎,積極地以專業素養的提高和專業精神的發揮來加以回應才是。   三、教師是教改成功之鑰   社會各界人士談論教改,往往比較注重「學生受教權」的提昇,也比較注意到學制或課程改革的層面,對於教師的「教育專業自主權」則相對地未予應有重視。但是任何教育改革,最後都要落實到教學的層面,都要透過以師生互動為主體的活動來達成。教師不但不應成為被改革的對象,反而應是推動改革的主體與改革動力主要來源,並且是教育品質提高的關鍵所在。   今天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十六年後大學畢業,已經是二○一七年。有學者研究,由於科學日新月異,我們現在所懂得的知識,到二十年後將只剩十分之一有用。未來學家也說,未來平均每一個人一生至少要換四個工作。因此,如果我們的教育一直停留在「講光抄」和「背多分」的時代是不行的。   從心理學來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應該是「小時了了大亦佳」。近年來我們有許多中學生在國際競賽中大放異彩,可見我們的學生在高中以下,通常是小時了了,但是,再下去的表現往往就不怎麼樣了,正應驗了文學史上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說法。這也說明,我們的教育太重記誦之學,不注重知識的內化與概念的形成,學到的只是支離破碎的知識,沒有發展出獨立思考能力、判斷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年一貫課程為了使下一代擁有完整的學習經驗,能在經過整合的學習活動中,建構有組織的知識,形成能靈活運用的概念,學到帶得走的能力,特別將過去的分科教學,整合為七大領域,希望所有的課程不但上下九年一貫,而且領域間也都能做有機的整合,使孩子的學習活動經驗完整,過程有趣,而且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課程改革只是教改的切入點而已。再好的課程教材,沒有良師加以實踐也只是徒然。未來的教師,一定要能了解教改的真諦,能夠依據地緣特性,地方文化特色,及學生的個別差異和需要,建構學校本位的課程教材,並以靈活有效的教學去教導啟發,才能培育出健全的國民。未來的教師,也一定要充分了解環保、兩性、資訊、人權……等重要時代議題,隨機教學,培育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文明人。因此,教師是決定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性角色。   我深深期盼,所有的教師都能珍惜得來不易的「教育專業自主權」,本著專業理想,去運用自主選擇的權利,履行應盡的專業責任,千萬別「畫地自限」或「妄自菲薄」,輕易的放棄了珍貴的教學自主權,甚至將編選教材的權力,讓渡給教科書的推銷員,由他們盲目地代勞。   四、教師需要專業成長   有一個科學家把一個小水池中間用透明玻璃隔開,然後在兩邊各養一群魚。過了一段時間,兩邊的小魚都已習慣游到中線就轉身。科學家悄悄地把玻璃隔板取走,兩群小魚仍然照常涇渭分明,游近中線就轉彎……   馬戲團的馴獸師只要一條細繩,就能有效地牽著大象,指揮它行動。為什麼呢?原在大象還很小的時候,腿上綁著的並不是細繩,而是鋼索,小象無論怎麼掙扎都掙不開。後來小象終於心死,長大了即使腳上的鋼索換成小繩子,它仍然不掙扎……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後,我們強調的是課程的創新,是教學的人性化,很多舊有的束縛都應鬆開,很多限制發展的框框都應打破。包括背多分的束縛,獨尊智育的束縛,分科教學的框框,單打獨鬥的框框……   未來學校,不應再被圍牆框住,社會上的人才和資源都應積極引進整合,成為教學的源頭活水與助力。未來的教師,不再孤立無援,協同教學成為常態,班級的界限也逐漸模糊,同事之間可以共同進行行動研究,解決問題。未來的教材,不再限於教科書,真正重要的是發展學校本位的教材,而且要持續加以更新。未來的成績評量,不再老是用紙筆測驗,不再以一個平均分數決定前途,學生的實作成績,記錄個人發展軌跡的檔案夾等等,也都可受重視……總之,只要老師的創意和活力釋放了,教學的天地可說是無限寬廣。   不過,我們反過來想一想,框框打破了,是不是教師就可以為所欲為呢?當然不是。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有教學權的人,當然要接受相對的的規範。那麼,用什麼做評準呢?從前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教育是良心事業,一切憑良心。現在的教育學者,傾向建立專業素養。一旦遇到教育問題,我們就要問:如何做才符合專業理想?是否有專業上的理論或支持?   教師要如何發展教育專業?我認為教育專業是很難「被發展」的,教育行政單位雖然有責任提供較多的在職進修等機會,但關鍵仍在教師自身的覺醒。教師要有主觀的意願,決心成為自發的學習研究者,教育專業才能有效的持續發展。基於此一認知,我建議教師可以朝四個方向去努力││   第一,要成為教改的催化劑和黏合劑,主動深化了解教育改革的理念,並以熱誠影響周邊的人,包括同事間的切蹉互勉、與家長的溝通合作、及社區的資源融入等等,使社會各界都能成為教改的積極參與者與支持者。   第二,要成為有真才實學的良師,不斷探討教學的本質,了解知識的建構歷程,使學生產生知識的有效內化和概念的改變,並能活學活用,不斷以創意解決未來面對的問題。   第三,要記得教學的對象是人,是活生生的人,因此除了努力做個「授業、解惑」的「經師」,還要致力做一個懂得「傳道」的「人師」,能從歷史與文化背景、多元智慧的開發等角度,去了解每一個教學對象,尊重個別差異,帶好每一個學生。   第四,在知識爆發、終生學習的時代,教師要能以身作則,成為一個不斷自我成長的「學習人」。唯有自己繼續學習和進步,才能面對多變的未來,在教學上不斷推陳出新,解決新的教育問題。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出具有競爭力,永不落伍的國民。 結語:教師的新使命   有人問三個正在砌磚的建築工人:「你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回答:「沒什麼,我正在砌一面牆。」第二個工人回答:「我正在蓋一間漂亮的房子。」第三個工人則回答:「我正在建築一座偉大的大教堂。」三個人做的事完全一樣,由於認知不同,做事的態度隨之不同,他們的人生意義也因而不一樣。   教改工作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說:「教書只是餬口的工作,教書匠跟代課教師差不多,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們也可以說:「教書是一件好工作,我會盡力照規定把書教好。」當然,我們還可以說:「教書是我的志業,我正在參與百年難得一遇的教育改革大工程。有機會參與,我感到非常光榮,也很興奮。我從其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成長,也盼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因為我的奉獻,而有更光明璀璨的未來。」   人生是短暫的,蓋圍牆和普通房子的機會多得是,但蓋大教堂的機會卻很難得。同理,要在教育界混,或把教書當成普通的工作好像也不難。但是,要碰到教育的全盤大翻修,而且修得很有理想性,可以嘉惠下一代,連教師自身都有成長的機會,可說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   過去一年多以來,我有機會到許多試辦新課程的學校參訪。許多校長和老師都告訴我,教學創新的推動,讓教師更有自信,學生也變得比較活潑。我也發現,凡是積極投入的教師,都深有所獲。這是令人鼓舞的好的開始。   我個人越深入了解九年一貫課程,就越覺得今後我們要共同致力的,不但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偉大工程,而且還是可以實現的理想。人生短暫,但理想可以長存。五年、十年後教改工程開花結果時,我們再來回顧,我們都將額手稱慶曾經有夢、曾經努力、曾經攜手打拼。我更相信,未來將有許多人會覺得,這就是他人生諸多戰役中,最有光彩,最值得驕傲地向子孫訴說的大戰役。如果有誰現在就因勇氣不足而退縮,因理想不足而觀望,成為教改大戰役的局外人,我可以肯定的說,將來,他一定會後悔!   史學家湯恩比曾以「挑戰和回應」的學說,解釋人類文明的興衰。他認為,人類文明如潮起潮落,唯有能不斷面對挑戰,積極加以回應的文明,才能屹立不搖。個人的生命發展,也有類似情形。歷史上有許多故事和研究也都證實,養尊處優、衣食無缺的人,通常較難有幸福快樂之感,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以追求,也因此不懂得珍惜。一個樂觀、有使命感的人,因為人生有夢要圓,有願望中的「大教堂」要建築,即使環境再苦,工作負擔再重,仍會奮進不懈,仍會感受到追求崇高目標的快樂,覺得人生是有意義的。   我要在此呼籲各級教師,請別觀望,請別猶豫,讓我們全力投入、互相支持,一起來做個有夢想、有使命的教改人!

2001/10/3總統出席「國家發展研究班第一期」暨「女性領導發展研究班第一期」聯合開訓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出席「國家發展研究班第一期」暨「女性領導發展研究班第一期」聯合開訓典禮,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很榮幸來參加「國家發展研究班」暨「女性領導發展研究班」的聯合開訓典禮。首先,我要向在座的各位致上崇高的敬意,各位長期以來在學術界、民間企業組織及政府部門中,夙有學術研究聲譽,或位居決策領導地位,使各位成為各專業中的意見領袖,因此,在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的精心規劃及特別安排下,分別自不同專精領域中,邀請各位前來,期盼各位就國家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施政策略共同進行研討。   從此刻起,各位正式成為「國家發展研究班第一期」與「女性領導發展研究班第一期」的研究員,在接下來為期六週的研究期間內,各位除將全面瞭解台灣在全球化趨勢下的定位、困境與發展潛能等議題外,更重要的課題是如何運用各位的經驗與智慧,型塑台灣的核心價值,並善用策略性思考,讓台灣在未來世界中保持競爭優勢,為目前台灣所面臨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提供因應對策,各位的參與和貢獻,將成為引領台灣向上提昇、向世界邁進的動力。   以下,阿扁將就「形塑知識經濟時代中的發展優勢」、「迎接全球競爭趨勢下的前瞻領導」以及「謀求全民福祉的國家發展策略」等三方面提出個人的看法,並也以此期勉各位研究員:   在形塑知識經濟時代中的發展優勢方面:   知識是企業持久性競爭優勢的基礎,也是新經濟時代中最寶貴的資產。身處在這一波以知識為優勢基礎的新時代,無論是政府部門或民間企業,都應該要將創造知識、運用知識與分享知識,視為推動國家社會進步、提昇經濟發展的優勢核心。   為迎接以知識與科技為發展主流的知識經濟時代,行政院於八十九年八月通過「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並以二00一年為知識經濟社會推動元年,全國公務人員正全面接受知識經濟理念之訓練,同時,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亦積極推動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方案,以落實型塑學習型政府之終極目標。   當然國家發展政策的推動要能成功,不能只靠有限的政府,更要結合無限的民間活力,這個願景超越了政黨的藩籬和地域的界限,也超越了公部門和私部門、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界限,因此這應該是一項由全民共同規劃,由全民一起努力的國家施政方案。   阿扁衷心期待各位研究員能多就各自專精領域提供專業知識,作為政府施政的依據和參考,並且深切期待知識和公權力能在未來發展出良好的互動模式,讓知識成為公權力行使的積極正向導引力量。   在迎接全球競爭趨勢下的前瞻領導方面方面: 新世紀的全球競爭趨勢,使當前的社會正在創造一種新的資源整合與分享的環境,未來的領導者必須能夠應付全球化、以科技為主導的趨勢,遊刃有餘地處理多重地域、多重產業、多重文化所牽涉的問題,與其他國家或組織進行跨國際、跨產業、跨專業的合作,並學習和他人分享資訊與資源。因此,身為一個領導者,應具備五項重要的新思維與行動能力,阿扁特別提出來與各位共勉:   第一、培養全球化思考視野:      新式科技的普遍運用及全球貿易互動快速地遽增,促使領導者必須擁有寬廣的遠見和價   值觀。組織的發展策略、產業的經營方向,乃至國家的政策方針,均與全球化脈動息息相關,   領導者必須擁有更前瞻、具全球觀點的新思維。   第二、善用科技的競爭優勢:      瞭解科技發展將是未來全球化趨勢下,領導者必備的關鍵本領,組織或國家若能擁有精   通科技的領導者,一定會擁有競爭優勢,可順勢利導,在規劃國家、組織長期發展策略時,即   能將科技策略優先導入,永保競爭優勢。   第三、促進及運用夥伴關係:      國際區域合作現象日益明顯,各種國際性組織亦愈展現其重要性,具有前瞻眼光的領導   者需具備協調複雜的聯盟組織,管理複雜的關係網路的能力;民間組織之間、民間與政府之間   、國與國之間策略聯盟與夥伴的角色也會逐漸成形,並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領導者應能體   悟此種建立夥伴關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第四、欣賞不同的文化特色:      未來領導者必須要能夠接受包容各種不同的文化,包括多樣化領導風格、多元化個人行   為和價值觀、以及不同的種族、性別等,「尊重彼此的差異」不僅可瞭解文化層面對行為模式   的影響,也將可更有效的因應各種文化特色,促成兼容並蓄的最大包容性。   第五、發掘及培育優秀人才:      現代社會的進步,取決於經濟振興,經濟又必須依靠最先進的生產力––科學技術,然   而,科學技術的競爭,實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持續培育優秀的人才,使其成為國家社會   最重要的「資產」,已成為國際經濟競爭中的新價值觀。   在謀求全民福祉的國家發展策略方面:   誠如大家所知,台灣在邁向政治民主、經濟繁榮的進程中,面對變遷的內在社會環境,以及世界的發展趨勢,阿扁認為,政府也需要因應各種變化與時勢,調整國家的功能及角色,提供民眾維持生活品質所需的各種資源,同時規範合於法律及社會正義的行為,以因應國家的長遠發展,並維繫社會的安定和諧,為求國家全面性的發展,必須要能兼顧國際政經情勢、國家安全、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及人文倫理各個層面。   在面對此種兼籌並顧各個層面、相當複雜的國家發展規劃工程時,民眾的需求雖與日俱增,政府在處理愈來愈複雜的公共事務時,內部可運用的資源卻相對受限,如果能夠進一步結合民間無限的資源與力量,謀求全民福祉的目標,也才有真正實現的可能。   「行政是集體的努力與合作的藝術」,民主社會的特質,就是政府的政策必須建立在社會共識的基礎上,而在形成共識的過程中,學術界及產業界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之成功與否,既有賴學術界提供知識作為基礎,也需充分藉助、融合產業界的高見及實作經驗,在新的時代裡,阿扁深切期盼,我們可以改變過去各自尋求解決策略及利用資源的做法,改用相互積極合作的模式,把學術界、政府部門與產業界三個領域結合起來,分享有關的知識與經驗,進而凝聚制定國家發展策略的共識,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之中,完成營造台灣新優勢的神聖使命。   發展國家策略有賴各位來自各領域的菁英領導者的智慧,政府的各種相關施政措施也需要大家的支持與提供寶貴意見,期盼在此研究期間,各位能對國家全面性發展策略提出針砭之見,各位的貢獻必然會為台灣的發展增添光彩,謝謝各位的參與!
,br>2001/10/8總統主持「九一一專案」高層會議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主持「九一一專案」高層會議,聽取行政院九一一專案小組、行政院各相關部會及國安局等相關單位針對當前情況及國內安全維護等因應措施簡報,會後總統並發表談話。   總統談話全文內容如下:   今天凌晨,美國已經正式對阿富汗境內恐怖組織的基地,採取了軍事行動,個人在第一時間接獲國安會及國安局的報告,並立即指示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正式啟動預備的因應機制;同時也指示國軍加強戒備、國安系統加強國內各項安全及保護外僑的措施,注意恐怖主義行動任何可能的反撲行動,針對最新情勢的發展,做任何必要的緊急處置。   個人願意藉此機會,再次表達我國對於暴力與恐怖主義的唾棄,並對美國打擊恐怖主義的作法與決心表示全力的支持。根據我們的瞭解,美國在這次的行動中,所採取的是對恐怖組織基地進行精準的轟炸,行動中除了盡量避免傷及無辜百姓外,也對阿富汗難民採取妥適的安置與援助;也因此我們必須瞭解到,美國這次聯合各主要盟邦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行動,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在報復,而是在於確保全球人民自由生存的空間,讓我們所生活的開放社會得以免於暴力與恐懼的威脅。所以,對於美國這次的行動,個人願意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向美方表達下列幾點具體支持:   一、中華民國身為國際社會與民主國家的成員,我們將全力支持美國對恐怖組織所採取的行     動,並支持聯合國所提出的各項反恐怖公約與決議。   二、我們對於美國在此次行動中,除採取對恐怖組織精準攻擊外,並同時兼顧阿富汗百姓生     命與人道的作法表示肯定。   三、對於美國及其盟國在執行此次行動中,若有需要通過我國空域時,我國將予以必要和適     時的協助。   四、對於未來阿富汗難民的安置與所需之援助,我國除表示關切外,也願意提供適時之協助     。   另外,在我國國內所應採行之各項因應措施方面:   個人在上次九月廿日召開的高層會議中曾經指示國安會針對美國九一一事件所可能造成的各種影響預先做好劇本,並提出因應。而國安會也在各部會密切積極的配合之下,在一週之內提出相應的因應計畫,其中包括針對美國開戰以後的五十五項因應計畫,以及二十一項突發狀況想定與緊急處置措施。這次在美國針對國際恐怖主義與組織採取新一波行動的時候,政府各部門務必依照事先所預擬的方案,審酌國際與國內最新情勢,在財經、外交、交通、國防、國內治安與安全等各方面進行妥切的因應。   除了依照原訂的方案,審酌情勢發展進行因應之外,個人也要不厭其煩的再次提醒大家做好下列工作:   一、希望外交部與國安局未來能隨時做好對最新情勢的掌握,以利我們立即準確的做出因應     ;同時也希望外交部能做好與美方之間的密切聯繫:除轉達台灣對美方所採取各項行動     之支持外,也轉達我方隨時準備提供美國必要之協助。   二、對於國內的財經情勢、尤其是股匯市的穩定、大宗物資價格與供應的穩定、我國對外進     出口的變化等,請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中央銀行等單位,務必即時掌握各項發展     ,國安基金也應做好待命之工作,以做好有效的因應,以確保民心的安定、國內金融的     穩定與經濟發展。   三、對於我國在外僑民的安全、各國駐台人員與單位的保護、以及國內各項重要設施的防護     ,務必請外交部、國安局與警調單位確實做好周全的因應準備與防護工作。   四、針對美國此次軍事行動對於我國對外海空航線、運輸;以及國人外出旅行或貨品之進出     口所可能造成之影響,也請交通部特別注意所應提出之相應措施,以確保我國國民旅遊     之安全與進出口貨品運交之時效。   五、對於台海情勢的穩定,請國防部仍密切注意,保持警戒;也同時請陸委會及相關單位密     切掌握兩岸情勢的發展。   在此,我們也要請國人同胞沈著冷靜,並呼籲大家對政府處理此一事件的發展要有高度的信心;由於這次政府對於所有可能的情況與因應都已經預擬妥善周全的方案,各部會在因應上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因應過程中,各部會都能在行政院張院長的指揮下,從容有效因應。   上午出席會議人員包括:呂副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錕堃、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丁渝洲、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榮豐、行政院長張俊雄、行政院副院長賴英照、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國防部長伍世文、內政部長張博雅、參謀總長湯曜明、外交部長田弘茂、經濟部長林信義、財政部長顏慶章、交通部長葉菊蘭、法務部長陳定南、警政署長王進旺、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國安局局長蔡朝明、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行政院新聞局長蘇正平。
( 時事評論人物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j180903&aid=747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