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聚氰胺」誘發「腎臟異常」及「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對象
2008/10/07 15:43:50瀏覽944|回應0|推薦1

由於在中國超過五萬名幼兒的人體實驗,我們確知食用三聚氰胺會導致腎結石、引發腎衰竭而死亡;動物試驗亦得知長期食用三聚氰胺產生膀胱、尿道、腎臟病變(如膀胱結石),甚至膀胱癌。連小學生都知道在造句的練習寫上:「容許食品中可添加2.5 ppm三聚氰胺的官員,簡直是『喪心病狂』」,但劉兆玄及葉金川今天一大早便到大安公園一邊發送牛奶麵包、另一邊再跟記者宣傳「市面上可買到的商品,絕對沒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保證食品在架上都是安全,水準與歐美一致」的謊言。

葉金川目前是五十五歲,上周住院後、報紙隨即傳出有高血壓病史。雖然真假未辨,但我們也知道:一般而言,「本態性高血壓」大都發病在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因找不到明顯的致病原因、而患者常常有家族病史,因此被認為和遺傳有關;且臨床上,這類病人佔所有高血壓患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只要注意他是否有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便可知其真假。

但是,我們真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種「次發性高血壓」,當年齡小於四十歲或大於六十歲的人新被發現有高血壓時,罹患「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較大,這一類是指有明顯原因造成的,例如由腎臟異常(如:腎炎併發症、腎結石、腎皮質萎縮等),血管異常(如:主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或體內內分泌異常(如:生腫瘤或器官功能亢進)所引起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高血壓病人是屬於此類(1997到現在,這個比例可能有所改變)。

三聚氰胺引起的腎臟病變已在幼兒及動物身上證實,國民黨也自1989年便進口中國乳製品,我們極有可能早就由中國製乳製品吃進不少的三聚氰胺,日常食用的餅乾、巧克力、布丁、冰淇淋、奶茶、披薩、奶糖.....等所加入的原料有可能來自中國,近期也陸續查出中國製的上述加工品含有三聚氰胺。腎臟基金會也發現單從1997~2007年,洗腎病患人數迅速增加,不全面禁絕中國乳製品進口,是無法解除民眾的恐懼。「次發性高血壓」的發生,是否在1989年後異常增加?是否與洗腎人口的增加有關?也就是說,三聚氰胺是不是誘發「隱形殺手」高血壓的成因,值得進一步地了解。

參考資料:

連小孩子都知道,高境戶不只是無能,而且是喪心病狂!

「隱形殺手」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

三聚氰胺對台灣洗腎人口的增加有關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fge&aid=227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