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鄉愁
2008/12/07 22:55:23瀏覽525|回應1|推薦20

    1987年陪父親回到睽違了四十年的中國。

    他在南京的夫子廟啃著鹹死人的南京板鴨,以及一些我不認為好吃的食物。

    又在上海的城隍廟,吃著那像是陳年老垢的蒸籠蒸出的小籠包。

    從中國回來時,總是帶些我們不屑的土產,似乎只有他自己能享受這些「美味」。



    我從小在眷村長大,村子裡大江南北,各路英雄好漢都聚在一起。

    說的是南腔北調,吃的是酸甜苦辣,中國的八大菜系,地方小吃樣樣都有。

    老廣冬天吃狗肉,還講究:一黑二黃三花四白。

    一到冬天,準有誰家的狗會不見,尤其是黑狗。

    四川媽媽炒個菜,那麻辣味,可以讓左鄰右舍嗆的敲牆掀頂。

    山東媽媽的包子、水餃、花卷、饅頭、大餅更是家常菜色。

    所以,我打小就是嘴吃「十方」,鼻聞「八方」,腳踏「百戶」,

    比起和尚沿門托缽,我可是毫不遜色的吃了多年的「萬家飯」。



    去國多年,回到台灣總是會去找這些小吃或是曾經吃過的食物。

    這陣子能長期的在兩岸三地遊走,對這些食物的慾望也就淡了。

    前些日子,旅美經年的大哥回到台北,每天一大早,他就搭著捷運去吃早餐。

    這早餐不是什麼珍饈,就是:燒餅、油條、豆漿、、、。

    我總覺,這豆漿油條到處都有,非要到這麼遠的地方,真有點「超過」吧。



    趁著回台數日,起了個大早,也搭著捷運,到了「善導寺」站。

    對面有層樓,是「華山市場」,走上二樓的「阜杭豆漿」。

    還沒上二樓,已經排隊從一樓到二樓了,排了將近二十多分鐘才輪到我。

    這家豆漿店還分為「內食」和「外帶」。

    我點了碗鹹豆漿,一套燒餅包油條,一個鹹酥餅。

    我吃著同時,看著繼續排隊的人潮,聽著隔桌的客人對他的朋友說:

    「許多回國的僑胞都喜歡來這吃早點。」

    聽著店家吆喝著:鹹甜各一、薄餅油條、厚餅油條、蛋餅、飯團、、、。



    我瞬間才大悟到,許多回鄉的遊子,吃著多年前曾經吃過的食物,

    而這食物,也許不是真的很味美,遊子們,也並不是在意食物的美味。



    因為,他們咀嚼的是回憶,

    嚥下的是鄉愁!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yang63&aid=2453230

 回應文章

◆段玉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2/09 22:23

一直不敢對您的大作..膽大妄為做回應

就怕壞了那股子"感覺"

那是一種心的朝拜...常常讓我翻攪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