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8 14:55:00瀏覽369|回應0|推薦1 | |
人要培養越老越值錢的價值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活到老,學到老」,意思也就是要人不斷的持續學習,才會在職場上永保競爭力,尤其隨著人的年齡越大,若想要在職場上與眾多的年輕人一較高下,絕對是要具備對企業更有價值的「能力」,所以,這也是我們要在職場上永續生存的基本法則。 曾經有個網路笑話「企業就像一棵樹,樹的每層樹枝上都爬滿猴子,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臉,下面的猴子往上看,滿眼都是屁股,如果有果子,總是頂層的猴子先吃,當呆在上面的猴子年老體衰,抓不住樹枝的時候,就會被下面年輕力壯的猴子給踢了下去」,在這個寓言故事中,很清楚將職場實錄給描述了出來,企業永遠青睞的是年輕人,而年紀越大的員工,就會產生危機感,甚至面臨了被企業給淘汰的命運,所以很多企業的年紀較資深員工,也就會想辦法去排擠年紀輕的員工,去爭取自己在組織未來的生存空間。 從人力資源的職涯發展角度來看,確實年紀越輕的人,在職場上會比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如果我們把人生從25歲開始,以每5年為一個結點,我們就會發現,當人在25歲以前幾乎都可以勝任很多職務的,而到了25-30歲之間時,可以去做的工作就少了一些,但是如果與25歲之前相較,差異還算不多,等人到了30-35歲時,工作就開始很明顯的減少,但是還是有所得選擇,等到了35-40歲時,差異就變的非常大,而這時也是每個人,在職場上是否有所成就的分水嶺,很多人可能從此就一厥不振,有人就開始在職場上大放異彩,到了40歲之後,差距就會呈幾何的速度拉大拉遠,要不是炙手可熱,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就是四處碰壁乏人問津。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從年輕到壯年、然後中年,最後走到老年,這是自然的定律,誰也不能例外,所以人要去「未雨綢繆」,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位自己未來做好準備,尤其很多好的行為,要從年紀很輕的時候,就要先去培養起來,讓它們成為人生的一種好習慣,這樣子到了壯年與中年之後,就可以憑恃這些好習慣與年輕人競爭,好的習慣很重要,尤其不斷的去持續學習,就是在職場上與他人競爭的重要習慣,有一句話是這樣說「活到老,學到老」,意思也就是要人不斷的持續學習,才會在職場上永保競爭力,很多人在職場常會倚老賣老,很早就停止也拒絕持續去學習,結果等到年輕人歷練了一段時間之後,馬上就把他給幹掉了,這種真實案例,在我們週遭幾乎是天天都在上演。 其實職場的替換速度與年齡,已經越來急迫,很多的工作,可能不需要等到35歲時,就已經有可能被後來的年輕人給取代了,所以如果我們不想成為「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犧牲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的讓自己,永遠都有別人所欠缺的價值與能力,因為也只有讓自己是組織或產業,最炙手可熱的人,這樣不僅不用擔心被別人所取代,還能夠隨著自己的年齡成長,而可以水漲船高,這才是真正立於職場於不敗之地的最高境界。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