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區域整合之後呢?我們的產業發展政策呢?
2013/12/17 02:32:37瀏覽389|回應1|推薦9

不是過份的一廂情願就是馬總統根本不懂經濟,於是乎當社會氛圍說要把握老共的崛起,所以就大力鼓吹ECFA。但是當ECFA的成效不如預期之後,現在又大力的鼓吹所謂的「區域經濟整合」!

好像只要我們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之後,我們就可以有無限美好的未來,我的收入將大幅成長、失業率就會大幅下降,633指日可待???

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其實是建立在經濟學的「比較利益」學說之上。今天假設只有甲和乙兩人,只有A和B兩件事,甲不論做任何事都比乙強,這叫絕對利益。

但是甲做A比甲做B來的有效率,所以甲應該全做A,如此一來甲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效用,而乙則是去去做B,兩人再相互交換,讓兩人的總效用都能提高,這就是比較利益。

只是現實沒那麼簡單,現實上有丙、有丁、有戊…等等,雖然也有C、D、E…等事可以做,但很多時候是幾個人就可以搞定一堆事。於是乎,不是坐在那就可以分到B可以做?

說白一點就是我們的比較利益在那?我們的產業政策是什麼?我們在全球分工的定位是什麼?

因為唯有先搞清這些,我們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才有意義,不然如果只是為了加入而加入,而沒有相關的配套或是輔導產業轉型和升級,其結果就是財團得利、失業增加、貧富差距擴大!

在我們經濟起飛的時刻,一來是老共在搞自閉加上我們的財經官員明確的找到我們的產業定位--成為美日大企業的衛星工廠,於是我們找到了屬於我們的比較利益,再加上當時的官員能承受不利產業的反對壓力並輔導轉型。因此,我們得到了貿易和全球化的好處,開啟了所謂的「台灣奇蹟」!

只是我們的企業、廠商們賺到了錢之後,理論上應該是更上一層樓,發展品牌或是研發等擁有更高附加價值的企業行為,只是從結果論來說。我們只有少數的企業成功了,絕大數的企業、廠商仍是停留在成本壓縮、價格競爭等附加價值比較低的企業行為。

於是乎我們的台商就成為了商業游牧族群,逐低廉勞力而居了。於是舊的出走,新的出不來,所以我們的產業就空洞化了。

產業空洞化,接下來就是失業率的提升、GDP的下降。而此時若是冒然的加入所謂的「區域經濟整合」只是加速產業的空洞化,因為我們連比較利益都沒有。

品牌、研發?我們比不上美日歐等大國、比勞力成本我們比不上老共和東南亞?再加上我們不斷被炒作的土地,連工業區土地都有人在炒。所以我們這些根本問題不處理,就算簽了區域協議又如何?廠商企業會來我們這設廠嗎?之前看新聞報導,某個台廠想回來設廠,結果因為土地的炒作,其設廠成本硬是增加了十億,區域經濟整合的利多也被這些抵消了吧!

當然啦,如果其他地區都有了區域整合而只有我們沒有,那廠商企業來我們這設廠的意願也是會降低,但最根本的還是我們的競爭力、我們的產業政策、我們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定位是什麼?而不是一味的一廂情願以為簽了貿易協定之後就可以一勞以逸了。

ECFA就是最好的例子,ECFA若不是根本在呼爛就是完全的一廂情願,所以才沒有說好的「誒擱發」!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opleawaking&aid=9963199

 回應文章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17 09:10

http://www.moea.gov.tw/AD/Ad01/content/ContentDetail.aspx?menu_id=3571

官方的產業轉型計畫都在上述網站, 如果政治凌駕於經濟, 再多的產業政策也沒用。貿易自由化

和開放市場是未來經濟的主流, 拼政治只會壓縮拼經濟的時間。ECFA不簽, 其他國家也會找中

國簽, 如果是因為政治因素不跟大陸簽, 那區域整合和布局全球的工作就得做好!因為國家經濟

向中國傾斜的時間是2001年到2008年, 也就是民進黨執政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