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2 22:16:27瀏覽569|回應0|推薦0 | |
世界各大學來台爭取大學生,引發各界對於台灣的大學能否競爭的反省。前此,教育當局還呼籲要破除幼教迷思,這個迷思簡單說,就肇因於考高分文化,所以家長總想自幼就提早給孩子起步學習,海峽兩岸的家長恐怕都難免俗。但“教育部”實應先破除自己相同的迷思。台灣的高教追求的,無非就是在國際評鑑上如同幼教家長一樣,不擇手段的想提早起步,爭取高分。而透過國際評鑑的高分,能否留住學生,或留住的是什麼學生呢? 爭取高分,是海峽兩岸再熟悉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從小就在考試。近年學美國,台灣的教育改革也想要減少依賴分數來評價學生。但這不是真的減少依賴,而是考題換了,換成要考更難的題目──誰比較像美國。這個考試要高分,就必須減少依賴分數。這就像大學爭取排名,排名高了不是變得比較卓越,而是變得比較像美國的大學。所以,愈是靠近卓越,就愈是沒有自己,也就愈遠離卓越的可能性。 21世紀以降,這樣的競爭愈來愈激烈,香港與新加坡擁有英語與薪資的優勢,給韓國或台灣這樣的日本式後殖民地國家甚大壓力。向北美看齊的心態,逼迫這台韓兩地的教育領導揠苗助長地推動英語教學,各種各樣的國際教育計劃出籠,有的用加薪的方式鼓勵教授用英語授課,有的用強迫的方式威脅教授用英語授課。這種追逐的風氣,近年在大陸的高等教育也流行起來。 大學爭取排名的標準很多,就像基本學力測驗版本很多,台灣採行一綱多本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不能背死書,轉而重理解。但家長老師一條心,個個版本都要求熟讀,反而加重課業,減少思考。大學排名也一樣,各種機構爭相建立自己的標準,導致被評鑑的台灣高等教育疲於奔命。所以人家要看國際化,我們就去找國際學生;人家要看學校名聲,我們就搞宣傳;人家要看英語論文的發表,我們就逼著師生為發表而發表,為英文而英文。 聰明的商人趁虛而入,先是各種英文潤稿公司應運而生,香港在其中一馬當先。接著有人成立假的英文期刊,販售期刊出版的怪招最近流行起來,偏偏就有人上當交錢想換個發表的紀錄,畢竟發表紀錄比發表的容重要得多。造假的研究愈來愈多,揭發其中一兩個,給人某種信心,好像其他多數發表都真實可靠,實則大謬。學術只剩下術,而沒有學。就像爭取排名,是為術而學,不思且罔。 追求卓越的內容,就是提高排名,也就是在別人重視的標準上力爭上游;有時自己也模擬別人設計一套標準,但基本上不脫歐美的標準,只是在項目比重上調整一下。能把別人的比重調整一下,有時也可以拿來就得意洋洋,這樣的追求卓越,只可能是模仿的很卓越而已。可是,不但台灣如此,香港、新加坡、韓國無不如此。若問卓越是什麼?就是能不能讓別人覺得我好。 台灣的實踐賦予卓越以新詮:卓越就是一群奴隸心態的人,在他們所共同想像的歐美的主人面前,通過某種比賽,證明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奴隸。而亞洲,就是奴隸們自我砥礪的競技場。實際上,歐美的所謂卓越學校的老師未必斤斤計較排名,就像歐美的學生考GRE或SAT ,會像我們學生如此瘋狂參加東方或美加補習的占少數中的少數,以至於我們學生即使考到高分都不能取信。 這樣的台灣大學教育永遠不能卓越,因為在我們提升排名的努力本末倒置,我們在指標上展現的進步無關進步,或主要是自娛娛人。比如,喜出望外在泰晤士報排名95的台灣大學爭取到2010 年與哈佛大學共辦模擬會議,光這事就在校網首頁狂賀了足足兩個禮拜,但這不過是個經年累月舉辦的會議,卻意外揭發台大迎接天子來犒賞的卑微心態,賞的就是一個國際曝光的場合。 多被看到一下,多被誇獎一次,是我們追求卓越的終極內涵,至於學術是何物,已不聞問。所以我們總是仔細觀察人家想看什麼,一心滿足與討好別人,稍為有人反省,就答說是學校要求,“教育部”要求,“國科會”要求,沒辦法。面對國際評鑑如此,國內評鑑更如此,這樣卑微巴結的台灣大學所讚賞的,是沒有自己也有沒辦法的卓越奴隸。 (作者 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 === === 事實上學生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校方有校方的壓力,拼命的讓社會看見「正在努力」,然而他們的所作所為如果不是為了學生好、讓學生能夠有所收穫,就只是一種資源的鋪張浪費,在特別權力關係的遺毒下,學生的聲音永遠只是象徵性的被聽取,只能被迫跟著政策跑,並不存在真正的學生自治或者對等的相互尊重。 昨天討論課時,助教說了當年在台大領軍的校園學生運動,成功的改變的政策方向。讓我想到兩件事情,其一、原來理性溝通根本不存在,學生有的武器就是五感與雙手雙腳與頭腦,言語之間的折衝往來只會讓學生居於弱勢。那時後校方適還有一點讀書人的風骨,還知道要尊重代來雙贏,但現在呢?在利益衡量之後,儘管心中怨氣難消卻至少不會給自己惹來麻煩。其二、那是台大,台大有高分,還有往往轉為盲目崇拜的社會期望當後盾,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自詡,正+正=正正,所有的資源往他們靠攏,就越發變成一種教育中的獨占體。但其他學校呢? 高等教育並不會因為「評鑑」而變得卓越,只追求表面的成功而缺乏深入的改革,到頭來還是一個草包子,華麗的外貌也就如同氣泡一般有破滅的一天。更甚者,台灣講求卓越就只適當個跟屁蟲,就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稱不上,充其量就只是個用錢堆出來卻還是很廉價的贗品。 這樣的教育理念,未來我們該如何是好?我已經不想再悲觀消極,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可以不要管什麼鳥評鑑嗎?能不能實際一點的從學生基本需求來做政策上的考量?教育是百年事業,但現在的教育政策太短視近利,我相信,學校與學生是相互依存,要共存共榮才是。學校的名聲與品質保證,應該透過「讓學生滿意」的方式來達成,,這才是最有效率也最長遠的辦法。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