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23 18:13:52瀏覽1405|回應10|推薦82 | |
澳洲政府慶祝 25 年連續經濟成長。我親身見證經歷澳洲的經濟不景氣的最低谷,然後慢慢起來,直到今天,25年零衰退。 今年聯邦選舉,以種族歧視為主要政見的韓森,贏得五十萬選票走進國會。總理昨天說,韓森的政見是讓國家走入貧窮衰敗的路。 28 年前我開始定居墨爾本,連續工作兩年,擔任會計主管。換過三個公司,然後出國旅遊三個月,再回到墨爾本,面臨經濟不景氣,人心惶惶。因為恐慌,我胸無大志,降格應徵一家小規模的法國內衣廠的記帳員(我應徵工作錄取率百分之九十九)。 幾個月後,我請婚假一週。銷假回到辦公室,成為裁員名單之一。加入澳洲失業人口的陣容,當時的失業率好像接近百分之十。 成為失業人口的同時,我事實上也是待產的孕婦。 什麼是經濟不景氣?鄰居、朋友,家家戶戶都有失業人口,這就是不景氣。市區,商業場所,到處都是空屋,窗上貼著英文的招租兩個大字。Shopping Centre 裏面空蕩蕩的,路上的人臉龐看起來都是下垂的,整個社會籠罩在憂鬱的烏雲底下。 我生完孩子,無法忍受在家裡帶孩子與世隔絕的孤寂。於是我去唸書,每天開車載者幾個月大的女兒上學,先送她到學校裏面的托兒所,再去上課。 上完一年的秘書班,開始戰戰兢兢的找工作。因為有孩子,就近從小公司開始走入職場。兩年後意外接到獵頭公司通知我去某大金融機構面試,我順利走回大規模職場。陸陸續續,鄰居、朋友,所有失業的人都一個個恢復就業,景氣復甦的跡象顯而易見。 1994 年通過貸款,我們第一次擁有自己名下的房子。 我們當年的財務狀況屬於口袋空空,不能跟台灣來的投資移民相提並論。買不起 14萬起價的 house,只能買12萬的 unit。就差兩萬。差距兩萬的增值效果就是倍數的差別。 當年的 14萬房子,22多年後已經價值超過百萬。買房七年後我們用成本 12萬的 unit 換購 50萬的 house,目前的價值也應該超過百萬。我舉這個數字作為澳洲經濟 25 年走向的參考。(當然屋價增值因行政區的不同有別) (三十年前我在台北預購小套房,房價一百萬。交屋後兩年賣了三百萬,同一棟樓的小套房25年後的今日售價大約八百萬。) 目前墨爾本環繞市區東西南北半徑三十公里內的一般 house 房價幾乎沒有低於澳幣百萬。(澳洲房價比大陸、台灣便宜,不能相比,只是跟25 年前比較) 澳洲經濟景氣 25 年來沒有因為政黨輪替而衰退,所以兩大黨都不敢以經濟成果邀功。但是他們都承認,與中國友好,中國曾經緊急救濟,原料外銷中國,開放中國投資,吸引中國觀光客,是澳洲經濟成長不退的原因。 我喜歡人多,所以我在澳洲喜歡去 shopping centre 的美食街吃吃逛逛。看到各地的 shopping centre 都是人潮擁擠,我很開心。當然了,中國人集中的 shopping centre 人潮最多。人多表示什麼?表示生意好,經濟好。 在人潮中我總會會想起 25 年前的蕭條,前後對照店家與民眾的憂喜之別。當然當時很少黃種人,更別提印度人、中東人,或者非洲人了。 [後記] 回頭看看台灣。台灣快樂嗎? 反中,搞台獨 快樂嗎?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