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曾經滄海難為水
2014/07/18 09:12:04瀏覽2108|回應17|推薦134

女兒的好友今年醫學院畢業,申請工作獲得墨爾本皇家醫院正式錄取為實習醫生。我不懂澳洲的醫生制度跟台灣的差別,印象中台灣的實習醫生是還沒有畢業的學生。根據這個朋友的說明,澳洲是畢業後當實習醫生?據我所知,她在校的大部份時間是在醫院裏面學習的,這跟實習醫生有什麼差別呢?

墨爾本有四大醫院 RMH、St Vincent、Austin、Albert (最後一個我沒記住,不敢確定是不是 Albert) 她能進入 RMH 肯定是學業非常優秀的畢業生。她的父母、哥哥、嫂嫂都是醫生,但是不在墨爾本。

RMH是她想要進的第一志願,心願達成,她心情歡悅要與女兒分享,便來家裏吃飯,剛好給我機會跟她聊新移民醫師資格考試的問題。

十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台灣人牙醫,他們夫婦都希望能留在澳洲,但是不能沒有工作,所以積極的準備這裡的牙醫資格考試。這位牙醫告訴我們,台灣人口多,牙醫診所忙碌,病患很多,臨床經驗多,所以對自己的醫術很有信心。

聽說筆試很難,他順利連過三關,到了最後一關臨床評鑒卻沒有通過。他當時年齡大約 38歲左右,非常懊惱,一口咬定是種族歧視,所以沒讓他通過。要延續牙醫的本行,他們只好打道回台灣,後來就失聯了。(聽說他真的找律師提告考試單位種族歧視,結果敗訴。)

我跟這個新準醫生談臨床評鑒的事,她說,新移民醫生資格鑒定,臨床bed side manner是最困難的。臨床鑒定的病人都是醫學院的學生扮演的,她也曾經扮演過,屬於病人的對白都是預先設定好的。

她說,臨床評鑒對一般亞洲人醫生所以難,難在文化的差異。亞洲人醫生的英文表達能力固然受到考驗,看診說話的態度通常跟澳洲本地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應考的醫生看診態度,讓她覺得很不舒服。醫生讓病人不舒服,當然就通不過了。評鑒是由負責評鑒的醫生在旁觀察打分的,病人也可以對評鑒醫生表達自己的感覺。

她也去新加坡見習過,她認為她可能無法適應新加坡的醫生與病人態度。我猜新加坡跟台灣也許相似。她說新加坡的病人比較缺乏病理常識,態度傾向無理(也是無禮?),所以新加坡醫生態度相對的粗魯(表示權威吧?)。新加坡病人到醫院的時候,病況多半已經很嚴重,對於醫生的診斷能力很具挑戰性。

澳洲的民眾的平時保養比較好,因為有家庭醫生制度的關係。平常有病找家庭醫生GP,家庭醫生不能解決才找專科醫生。(這個牽涉到醫學知識,我不懂,新加坡這一段是透過女兒之前說的,不是我直接聽來的。)

我問她畢業生有沒有可能找不到醫院的缺。她說,本地的畢業生有保證找得到,國外來的留學生就沒有保證。我想,那也是正常啊!海外留學生要找到能夠擔保簽證的工作總是比較困難。她卻認為,這是種族歧視。

我發現,年輕人怎麼都喜歡說種族歧視四個字。她說是種族歧視,又說現在的政府,不接受難民船入境,就是種族歧視。我說,不接受難民船也很正常啊,如果一個國家開放接受各種難民船,讓他們合法居留,那國家豈不等於沒有關防?

難民船在澳洲已經成為那些船的總稱,難民真的是難民嗎?這超出我的所知範圍,我還是留給執政黨去傷腦筋,這是讓澳洲多年來最頭痛的事了。

在澳洲的大學裏,優秀的學生也是以亞洲人為主,我猜這種優越感讓 ABC 學生跟著海外留學生誤以為種族歧視。她的意思是,醫學系裏面的白人學生很多是成績當了又當,考了又考,才勉強畢業的,但是都能保障醫生的工作名額。

說到這一點,跟她剛剛說的,亞洲移民醫生的看診態度因為文化差異,有時候讓她感覺不舒服,豈不是自相矛盾?哎~移民的生活適應不容易,就是因為文化的差異。

【後記】

拉拉雜雜的,主要目的是記錄我跟年輕的準醫生談話內容,標題不見得貼切,只是我今天一早逛格子讀文時突然興起的另一種感觸。移民出去的人看事情的觀點跟留在台灣的人難免不同,移民美國跟移民澳洲的觀點也可能不同,不同的專業觀點不同,不同的人生經歷觀點更有不同。

觀點不同表現各人的角度不同,懂得探討不同觀點的不同角度,不同動機,掌握各種角度,審視各方的意見,不受任何單一觀點的影響才是智者。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老魔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0 12:55

我覺得是文化上的差異, 所以態度和遣詞用字便也不同.

說是種族歧視? 如果今天我在台灣生病, 遇到一個 "國語不輪轉" 的外國籍醫師, 我可能心裡也會先覺得奇怪吧! 接著就會想 "他有聽懂我的意思嗎? 會真的對症下藥嗎?" 這可能算是種族隔閡, 不算種族歧視吧!?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20 13:05 回覆:

謝謝老魔王的回應。你說的一點都不錯,不過說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可能更恰當。

如果說種族的話,我想到一件事。女兒出生前,我看醫生是沒有固定的,白人、印度人、新加坡人、香港人的醫生都看過。女兒幾個月大後,開始有皮膚過敏的問題,剛好有個香港人朋友介紹我去看一個香港人醫生,剛好就在我住家附近,也是理所當然。

當時有個印象,一般亞洲人到了澳洲容易有皮膚過敏,果然這個香港人開的藥單真有用。剛開始沒效,他很有信心,說繼續擦,果然真的有效。所以後來就固定他為我們的家庭醫生。

不過我自己很少找他看病,我的病都是小病,買藥吃就可以了。他收費高,看病還要付錢,我捨不得。


明明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4/07/19 21:35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生活內容感受也不同.....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21:44 回覆:

謝謝明明明的回應。

關於種族歧視,我的結論就是因為中國崛起,中國人在西方國家已經不是被歧視的對象了。

中國人其實包括台灣人及其他地方的華裔,因為長相相同,都是一樣的對待了。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9 20:54
美國医生己成黃媧,一般新進医生葯劑師已為亞裔包了,護士及其他下手人員才見各色人等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21:15 回覆:

謝謝莫大的回應。

我瞭解你的意思,我想澳洲應該也是一樣。

十多年前我上班的公司裏面就聽過兩個資深的白人經理聊天談到他們的子女唸書的事情時,我忘記他們怎麼說的,言下之意就是,醫學院都是亞洲學生念的,白人擠不進去了。

我文中提到的例子譬如台灣有經驗的醫生移民澳洲必須考試及格,才能在澳洲當醫生,我認識這樣的台灣醫生,但是沒有遇到過成為澳洲醫生的台灣醫生。

二十多年前移民的台灣人都說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那些子女很多都在澳洲學醫成為醫生倒是不少。但是能夠一下子就進入墨爾本市區的大醫院的孩子不多。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什麼樣的情況會被歧視
2014/07/19 19:39

我沒有早生五十年或一百年,不能證實當年的中國人如何被人歧視。

在澳洲,四十年前的越南難民好像有被歧視的感覺,真相如何,因為我不是越南人不得而知。但是越南人聚集的區治安總是比較亂,如果受到歧視也就難免。

二十年來從中東地方來的難民船很多,難民沒有獲得居留簽證之前,必須生活中集中營裏,歧視也是難免。但是如果他們自己能夠吃苦努力的話,最終都會贏得讚賞與尊敬的。

中國人從前沒有居留身份,靠著學生簽證偷打工,不計多低的工資非法打工,或者簽證逾期黑了,生活偷偷摸摸的話,當然會感覺受到歧視。

二十年來海外的中國人幾乎都有正式的居留身份,有正當的工作,在移民國家有一定的地位。不再是舊日的.....有個成語想不起來了。



茉莉花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9 17:22

每個國家政策都有不同的考量, 譬如要在馬來西亞政府工作ㄧ定要是馬來人, 對於華人來說, 他們也認為是歧視, 所以馬來西亞的華人都是從商者多, 這是去旅遊時導遊所說~~

美國本是種族大熔爐, 所以政策上不會有歧視問題, 個人歧視在所難免, 不過茉莉唸書工作多年, 碰到歧視的情形不多, 大部分人都是很理性的~~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17:58 回覆:

謝謝茉莉的回應。

是的,馬來西亞及印尼顯然是真的歧視,因為他們暴動起來,真的以華人為目標傷害、破壞的。華人住在那裡似乎沒有安全感,但是還是得住,除非移民出去。不過很奇怪,一般馬來西亞人已經移民出去,但是不願意放棄馬來西亞的國籍。

我不住在美國只是花過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旅行,二十七年前看到中國人、台灣人在那邊工作都不是很好,很多台灣人只是在台灣人開的公司上班,薪水就是歧視性的薪水。我猜,自從中國崛起,中國人的地位應該不一樣了。

二三十年前常常聽說有台灣人旅遊後就滯留在美成為黑民,但是美國好像每幾年就有特赦之類的,黑的就獲得綠卡了。不然就是藉著結婚而拿到綠卡的各種族類很多。這些沒有身份的黑民遭受歧視待遇是必然的,奈何。

茉莉在美國唸書是正當的學生身份,工作也有簽證的話,就不會覺得歧視。

我自己移民是因為工作移民,有正當的工作與簽證,但是剛開始也會覺得不能融入而難過。後來換了工作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受到歧視過,但是我的第二個工作,他們就引進一個斯里蘭卡的工程師,聽說學歷經驗都很好,但是給的薪水很低,那就是歧視了。

話說回來,找工作有時候也不能貪圖什麼都有,人家認為幫他辦簽證已經是恩惠,不願付高薪是生意人難免會打的算盤。來了之後,不滿意隨時可以換工作,所以也不算是歧視了。


冠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9 16:03

珍珠姐您好

這個是否 本地人 沒關係吧?

應該說 自已能力 跟態度 是否被接受

才是最大關係吧 如果您是一位很認真 又真誠熱情

醫生 當然 人家一看就明白 不是種族問題

感謝分享 祝福假期愉快 平安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17:20 回覆:

謝謝冠慧的回應。

關於這個醫生評鑒的問題,真的是文化差異。東方人跟西方人最大的差異就是空間問題,現代人喜歡說,我需要我的空間,我猜這是從英文句子裏抄襲來的。西方人彼此說話的時候,有一定的空間的,除非情侶才會親密的交頭接耳。但是東方人不論男女,對話的時候空間很小,幾乎交頭接耳是常事,這對於西方人是很難接受的。

東方女人遇到西方男子,立刻近距離接觸容易讓對方以為女子對他有意思,但是事實上這個東方女子可能根本沒有任何性的挑逗意思。

東方人的醫生在臨床診視病人的時候,有可能身體太過接近病人,會讓病人覺得不舒服。這個不舒服是英文的說法,其實就是反感。

所以亞洲人移民到西方國家是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事情,但是初來乍到,還沒有機會融入社會,就要準備考試,當然會覺得受到歧視了。一般上班族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找工作是看你的工作技能,開始工作後,就可以學習融入新的社會圈了。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歧視
2014/07/19 14:16

不該有的歧視是瞧不起人,以為自己有權力攻擊別人的短處,或誣衊編造別人的背後話,這才是真的歧視。- 我不想說得太白了。



Quilter's world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9 13:35

如曉澄所言歧視不分種族,地區,教育程度,或文化背景,我再加一項「語言溝通不良」也佔歧視原因之一,七零年代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語言表達差,德州口音和正中英文似乎是另一語言,豎著耳朵勉強懂六七分,只有自己硬著頭皮不恥下問,不怕說錯用錯字,加上努力和在地鄰居,美國朋友,參與孩子們學校活動,做義工,幫他們交響樂團籌款,PTO積極出席。。。。這些大大小小的融入給了最好的學習機會,充實生活,溶入了解在地文化。

歧視情況無法避免,如果能調侃回去,大家打個哈哈也過了,四兩撥千金裝傻也行,相信處理歧視的方法很多,格友們可以提供不少經驗談。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14:09 回覆:

謝謝 Quilter 的回應。

是的,凡事都是起頭難,移民到別的國家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即使在自己的國家學會多好的外語,真的在國外生活才會知道,語言不是全部。語言涵蓋的就是整個文化的不同,是要從頭學起的。

入境問俗,有孩子的父母可以跟著孩子的學習而融入當地的生活,沒有孩子,沒有結婚的年輕人藉著工作與交友而學習。

我自己在國外這麼多年實在不覺得有歧視,只是彼此不熟悉的過渡時期,雙方不知如何自處而已。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9 12:15

本想在前一篇回,但要回的主題一樣:歧視!

白種人歧視東方人,美國白人歧視黑人,美國紐約白人歧視美國Iowa的白人⋯⋯⋯⋯

歧視無處不在,臺灣人不也歧視臺灣人嗎?

遨遊世界,白人有好的,東方人好的也一樣好

白人有差的,差得比東方人差的更差的多得是!

白人喧嘩,就是開朗,東方人喧嘩就是無禮。

白人穿著隨便,就是隨興,東方人隨便就是粗魯。

遨遊世界,白人沒有比東方人好!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13:57 回覆:

謝謝曉澄的回應。

歧視這兩個中文字看來的意思很不好,就是瞧不起人。其實種族歧視的歧視,就是彼此的差異產生的距離。當然美國白人歧視黑人,好像是真的歧視。

現代人說的歧視,比較傾向於差異的距離 - 教育背景、出身背景、家庭背景、種族背景、語言隔閡.........種種的差異,有自卑感的人不能面對不同會認為別人歧視自己,有優越感的人沒有修養會真的輕視別人。

如果是修養的問題,那麼所謂風水輪流轉,輕視別人的人早晚會得到教訓。

有自信的人,面對差異,懂得自己上進彌補差異,或者無視於差異的存在。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4/07/19 10:07
我在台灣和美國都曾經是住院病人 經驗是台灣方面認為病人受苦是當然(也許現在不同)而美國是不可讓病人受苦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4-07-19 13:48 回覆:

謝謝 connie 的回應。

我自己在澳洲只有生產住院的經驗,我女兒第一次氣喘發作,後來又有兩次,所以有兩三次的住院經驗。

看家庭醫師比較頻繁,我猜移民醫生資格考試可能偏向 GP,不是專科醫師。

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牙醫,澳洲的牙醫在全部診視過程都要詳細的跟病人說明每一個動作,這一點的確讓病人瞭解狀況。在台灣跟大陸,牙醫要病人張開嘴巴後,他們就是老闆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