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2 13:11:23瀏覽1908|回應21|推薦173 | |
處處為家處處家,既是處處家,也是處處客。 每次入境澳洲填入境卡,到底我是返家?還是探親? 總讓我猶疑一下,不知道選哪一項才正確。事實上只有本人才知道答案,我自己都說不清楚的話,誰能更清楚呢?陪老公的時候,掛念女兒;陪女兒的時候,掛念老公。兩個都是我最親的家人,有他們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每隔兩個月探望女兒,就像是媽媽對女兒成長的驗收,做父母的最怕的是 surprise。女兒 20歲之前給我們的 surprise 不算少,所以我的心得是,沒有 surprise 就是好消息。 第一天的晚餐桌上,女兒先說了,“你有沒有發覺,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 我再同意也不過了,我總不忘提起她叛逆期的叛逆,她自己認為她的叛逆期真是太壞了。女兒那時候拒媽媽於千里之外,對媽媽態度冷漠,喜歡把自己禁閉在房門內,在眉尾打洞,最糟糕的是宣告自己是同性戀。還好,都過去了,一如水過無痕。 知女莫若母,她天生內向保守,想要把壞事做盡,也不過如此而已。問她怎麼走過來的,怎麼改變的,她笑著說,“I made efforts!” 問她怎麼努力的,她說,她開車接我、送我,陪我說話.....。這是真的,每一次來都看到她越變越好。但是我也不服輸,我說,做為媽媽的角色,我也下了不少功夫。女兒也同意我的說法。 說到開車,開車上路對她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她在電話中問我的航班,要來機場接我,我說不必,因為不希望打擾她的上課。她回答,我到的那一天她沒課,不影響上課,更何況 "You are my mum。" 這句 "你是我媽" 的理由最受用,最讓人窩心。 我跟女兒談台北捷運的殺人事件,她還以為我在說美國的事件。我說有人把犯罪原因歸咎於電玩,問她的觀點。她說,電玩固然有暴力的影響力,但通常是心理上已經有壓力的人才會被暴力電玩吸引。(簡單的說,就是藉著電玩的暴力發洩情緒。) 說到男性年輕人因為沒有得到異性的傾心,心理不平衡而犯罪,女兒說美國人相信這是電視節目的誤導與影響。譬如目前最受歡迎的電視劇TBBT (The Big Bang Theory) 情節就被人批評,把男女的性關係與情愛當成正常男人的獎賞。越是普通的男人越是有人愛,所以美國很多年輕男孩得不到異性愛就產生恨。 年輕人的心理變化很容易受到社會環境與電視電影等媒體的影響。 今天早上我們在 Westfield shopping centre 的 food court,我吃早餐,她看書。我隨便問她一個英文字,她很耐心的回答。我讚賞她現在對媽媽真的很有耐心,她便要讀書中的一段話給我聽。我說,不要讀,就用她的話直接說就好。她說,小孩子從小到大,一路成長,慢慢發現現實的世界跟理想的世界是有差別的。青春期的孩子對於,現實與理想的差別不能忍受,所以表現極端。等到成熟之後,才會明白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成熟就是接受瞭解理想與現實不同的事實,於是開始有理性的態度面對。 女兒接受媽媽的再一次讚美後,也給我一個肯定的讚美,她說,媽媽跟以前也不一樣,越來越寬容。我還真不知道,她如何判斷我越來越寬容的,不過我想到昨天晚上她不在家的時候,我跟一個年輕的老同事電話聊天。那個老同事用興奮的語氣說,"你猜我遇到誰了?" 我當然猜不出,她說,"是你以前的敵人!" 我還是猜不出,我說,"我想不出我有什麼敵人。" 最後她告訴我是誰,我說,那個人哪裡稱得上是敵人。 也許,這就是女兒所說的寬容 forgiving 吧!我都不記得我有什麼敵人了呢! 【後記補充】 女兒好奇的問我,那個朋友說的人她知不知道。(我以前常常會跟女兒講公司裏發生的趣事,還有一些同事的鮮事)我說,我沒有跟她提過那個人。如果是我不喜歡的人,有什麼好提的呢。女兒說,是的,她從我這裡聽過的同事,沒有負面的新聞。我的處事原則是,不傳誦讓自己不開心的人或事,久而久之,那些不愉快的事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既然不記得,當然也不算是什麼寬容不寬容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