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28 00:03:35瀏覽2311|回應42|推薦183 | |
我說我是台灣人的時候,是為了表明我是台灣生長的中國人。 閩南語是我的母語,國語是上了小學才學的,說國語的發音不可避免的受到舌頭說母語的慣性影響。 我跟很多台灣人一樣,說的是台灣腔的國語,有些捲舌音不小心就忘了捲舌,[詩思]、[花發]、[二餓]、[遲詞],混肴不清。在澳洲我們家很少說國語,到了大陸,國語慢慢成為我們家的交流語言。我的台灣國語順手拈來就是笑話的來源,女兒的國語發音準確,只是有點外國腔。我的不怎麼標準的國語聽進女兒的耳朵裏,有時候就難免誤解了。 女兒18歲那一年在上海學漢語,漢語老師大概說了,她沒有在家裡說漢語,失去現成的聽講機會很可惜。女兒聽到老師這麼說,心裏可能覺得很羞愧,對媽媽便很不滿。在澳洲,從女兒開始說話後我就就經常被華人朋友質問為什麼不說中文,久而久之,我已經習以為常,練就左耳進右耳出的態度。我猜,純粹是我猜的,這事可能是那一年我們母女關係發生隔閡的助燃劑。 女兒開始要求(逼)我對她說中文。我說國語,中國人絕對聽得懂,女兒的耳朵不是正統的中國耳朵,因為我有些關鍵字發音不正確,她不見得聽得懂真正意思。她不問只是自己瞎猜,猜的不一定正確。溝通不良,影響母女親子關係更巨。 女兒在大陸待了一年後回澳洲念大學,為了陪女兒,這幾年我在澳洲的日子比在大陸陪老公的日子稍微多一點。趁著在澳洲的地利之便,我恢復跟女兒說英文的習慣,母女關係也慢慢正常化。我很高興的跟女兒說,我原來走失的女兒終於回來了。 女兒開始明白媽媽為什麼沒有跟她說中文的習慣,因為媽媽的國語說不清楚啊!我很高興女兒說的國語字正腔圓,假以時日,只要有機會多說,外國腔自然會消減。流著中國人的血液,女兒很自然的嚮往中國文化更進一步的學習,這就留給她自己去計畫了。(不是我們沒有送她去中文學校,她小時候不樂意學,我逼不來,只好選擇放棄。) 女兒的母語是英文,我的母語是台灣國語,配合女兒的母語,我習慣跟她說英文,我跟女兒說英文有說中文時欠缺的親密溫柔。 不管在台灣或大陸,都會聽說別人親子隔閡的家庭困境,這些家庭在國內說他們共同的語言,卻不能完成滿意的溝通。可見,親子的交流,語言選擇不是問題。語言交流的目的是傳達感情,不管是哪一國的語言,或是聾啞人使用的手語,甚至是沉默,自有最適合自己與家人之間的感情流通特質。 【心得】 1. 家長與孩子十多年的習慣溝通方式,可以很輕易的被學校老師的一句話打敗。證明學校教育力量大過家庭教育。 2.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例子,鋼琴等樂器如果沒有家長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種因,及逼迫學習,極少數孩子會完全自願學好琴的。需要逼迫的事情,通常是跟社會大眾的習慣不同。證明社會的影響力大過學校教育。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