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信懷南台灣啟示錄之三﹕笨蛋﹗是教育 (曹培熙教授提供)
2018/06/10 22:27:01瀏覽323|回應0|推薦1
台灣啟示錄之三﹕笨蛋﹗是教育
(曹培熙教授提供)
2018年 5 月20 日星島日報
信懷南專欄

懷南前記﹕
     《啟示錄》(Apocalypse) 是《新約聖經》最後的一章﹐裡面描述的是有關「末世」的預警﹐ 災難﹐最後的審判﹐以及對耶穌再來的盼望和期待。 我打算在我的專欄中用《台灣啟示錄》為總標題寫些有關台灣過去﹐ 現在和未來的評論。原因是台灣現在當家作主的﹐ 倒行逆施把我們那代人辛苦打下來的根基消耗得差不多了﹐ 越看越火大﹐越想越不服氣。
 
     我在北美世界和星島兩大報連續寫了 20 多年的專欄沒有斷過一篇。評論人物用得最重的字眼是我「發明」 的「驢」。「驢」者﹐ ASS (Absolutely Super Stupid) 也(其實這個字還有一個不太雅的意思)。我用「無恥」 來批評人這是第一次﹐形容詞和比喻也沒以往那麼溫和。
 
     羅拔甘迺迪生前愛引用蕭伯納的一句話﹕Some men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ask, Why? I dream of 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ask, Why not? 1968 年他的弟弟愛德華在他哥哥的追悼會上致辭的最後就是以這句話結束 。那年我從 UCLA 出來﹐遠走 Madison﹐開始了我平凡但不平淡的一生。50 年過去了﹐昔日青絲今已白頭﹐眼睛越來越冷﹐但心還是熱的。
     我寄這篇文章給您﹐是希望您能 (as you see fit) 轉寄給您在台灣和海外的朋友﹐校友﹐群組﹐甚至台灣的政治人物﹐ 您也不必提是什麼人請您轉寄的。我的網站要 user id 和 password 才進得去﹐ 為了要能讓多些人看到並也許能激發多些心已經冷了的旁觀者和不食 人間煙火的孤客不再做「沉默的多數」的熱情﹐我只好麻煩您了。 懷南拜謝 (5/7/2018)。

      我們年輕的時候﹐老是嘲笑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是白頭宮女﹐ 喜歡聚在一起談天寶舊事。上了年紀後﹐ 我們又常常感嘆年輕的一輩世風日下﹐今非昔比﹐不成氣候。 就像我的筆下﹐ 也常常感嘆我們那代為台灣打下的基業被後來的敗家子給消費光了。 這 30 年來眼看大陸往上爬升﹐台灣向下沉淪﹐兩者的實力相差越來越大﹐ 心裡並不好受也很無奈。
      我是 60 年代中期來美國的﹐那時候大陸在搞文化大革命﹐ 台灣在搞經濟起飛﹐遠的不說﹐就說25 年前(1993)﹐台灣的經濟總量 (GDP) 還是大陸的 45.3%﹐到了去年 (2017)﹐卻變成只有大陸的 4.5%﹐ 連廣東省的一個深圳市都不如了。2000 年朱鎔基訪問日本的時候﹐日本的 GDP 是中國的四倍。2007 和 2010 溫家寶訪問日本的時候﹐中日兩國的 GDP 差不多。到了今年(2018) 李克強訪問日本的時候﹐中國的 GDP 已經超過日本兩倍。今天看澳洲洛伊智庫(Lowy Institute) 的報告﹐在亞太25 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排名﹐美國第一﹐中國第二﹐台灣 15﹐還落在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的後面﹐這真是情何以堪﹖ 
      也許我們每個人對 GDP 或 綜合實力用來比較國力是否正確看法不同﹐ 但這幾十年台灣競爭力衰退是事實。 但競爭力衰退的基本原因是什麼呢﹖改一下柯林頓總統勝選的口號﹕ 笨蛋﹗是教育 (Its Education, Stupid!)
      在台灣所有政府的功能中﹐我認為教育的重要性應該排名第一。 但是這幾十年來﹐台灣最失敗﹐最不重視的就是教育。 教育失敗是為什麼台灣的競爭力從我們那代人的「盛」﹐ 落到這代人的「衰」的關鍵所在。我來美國的時候﹐ 美國主要大學研究院的外國留學生中﹐台灣來的人數最多。 後來大學裡的教授﹐台灣來的比比皆是。 近年來台灣的留學生被大陸來的取代﹐教授名字 Z﹐Q﹐X 打頭的也越來越多﹐一看就知道是大陸學者。
      我不是說一個國家的留學生多就表示一個國家的教育就是成功﹐ 我是說我們要明白為什麼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教育有息息相關的因果 關係。要明白這個因果關係就得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人才的特質是什麼﹖ 是正確的價值觀加上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再加上面對挑戰時的自信心和鬥志。 我們那一代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被灌輸的價值觀﹐ 在精神層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層面是反共抗俄。 在核心能力和面對挑戰的培養上﹐方向和路線也很明確﹐ 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 大學之道」﹔一條是刻苦耐勞﹐ 留在台灣愛拼才會贏賺全世界人的錢。
 
      回頭來看當時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當然有可以檢討的地方﹐ 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當年我們要考上大學的確比現在難很多﹐ 而當時的社會秩序也比現在台灣的混亂情形好太多。 台灣在兩蔣時代經濟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走下坡是從李登輝當總統時開始。李本身是個沒有儒家思想的人﹐ 雖然號稱留學美國但根本沒學到什麼西方的真本領。崇尚日本﹐ 鄙視中國﹐在他任上 (1994) 把李遠哲找去為台灣「教育改革」掌舵。李遠哲不是一個 He knows what he doesnt know 的謙虛者﹐教改的失敗證明他是個 He doesnt know what he doesnt know 的狂妄人。
   
      我無意把台灣教育失敗的責任完全歸罪於李遠哲﹐ 此事歷史自有公評。但單從結果來看﹐ 台灣的教育改革是佛蘭肯斯坦醫生(Dr. Frankenstein) 搞出來的四肢臃腫﹐頭腦不正常﹐走路歪歪倒倒的人造怪物。 目前台灣大約有 150 多家大學﹐考不上好像比考上還難﹐ 結果有些大學生的水準和高中生差不多。學校招不到學生、 學生畢業後找不到事、中小學教材亂改一氣、暗藏去中國化的玄機、 搞文化臺獨、搞族群對立、學生思想﹐價值混亂﹐留在台灣前途無「 亮」、司法不公、政治掛帥、公義不彰、不問是非、只問顏色、 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教育出了問題。
  
      我們那代在台灣受的是菁英教育﹐ 大家在平足點競爭基礎上用聯考決定進什麼大學。 在這種公平而劇烈競爭下﹐就算一考定江山沒考進台大﹐ 但其他大學畢業的水準也不差﹐ 這從我非台大畢業的朋友中可得到證明。 也許容我用個人的例子說清楚一點﹕ 這些年來讀我專欄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們六對認識近 40 年的朋友 ﹐近年來大家結伴週游列國﹐12 人中﹐四個博士沒有一個台大畢業的﹐五個碩士﹐ 也只有一個台大畢業的。結論是﹕As a whole﹐我們那代的水準比現在台灣的年輕人要高﹐ 今天台灣教育政策﹐已經從菁英制度淪為民粹制度﹐ 好學生要去大陸就讀政府居然出面阻擾﹐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國家﹐ 哪個是關起門來搞民粹治國的﹖很多人分析台灣走下坡的關鍵因素﹐ 但是我很少聽人說關鍵是教育。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11238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