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拔管 跨部會議內容機密文件曝光!
2018/05/15 13:02:29瀏覽506|回應0|推薦6
拔管 跨部會議內容機密文件曝光!
記者吳佩旻、程嘉文、鄭媁∕聯合報

教育部「拔管」爭議延燒。教育部將二次跨部會會議內容列為機密文件,但據知情人士轉述,二次會議中跨部會小組成員最早聚焦管中閔赴大陸兼職疑義,亦提到論文抄襲爭議,但均無法提出具體事證,在法務部主張下,攻管矛頭才逐漸轉向「兼任台灣大哥大獨董」爭議。

另外,與會者原本也都主張應該請管中閔前來說明,至少請他提供書面意見,但最後仍未要管說明。而當初會中代表包括法務部,也主張管中閔若對駁回聘任處分不滿,可提救濟程序,但教育部最後卻未採納,還強調自己「未作行政處分」,規避外界可能質疑。

針對管案,教育部曾開過兩次跨部會專案諮詢會議,第一次在四月十日,主席由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召開;第二次四月廿五日召開,由甫上任的部長吳茂昆主持。不過在第一次會議裡,吳茂昆就以學者專家身分與會。

據知情人士指出,吳茂昆首次參與會議時,指出管的個人履歷明顯違規,要求查清是否赴陸兼職。第二次跨部會議時,陸委會提出希望對兩岸交流有正面看待,移民署則指出調閱出入境資料須符合規範。法務部所提意見雖多採有罪質疑,不過也曾說「這案件做了決定後,對他(管)有利或不利,都有救濟途徑,未來法院可能用更周延的方式去審視教育部的判斷」。

據可靠消息轉述,第一次開會時,各單位已對管中閔是否赴陸兼職提出頗多質疑,但最後結論都是「查無實際違法證據」或「資訊並不明確」。雖然法務部仍希望先得到確認有瑕疵或不適格的共識,但會議主席潘文忠還是認為赴陸兼職的問題還需要一些時間補充資料。

在強攻大陸兼職問題不成後,法務部政次蔡碧仲改攻台灣大兼職疑義。他批管中閔兼職薪酬委員時,遴選會並未揭露資訊,違法事證明確;以及管中閔正式上任台灣大獨董的時間,早於台大正式發公文。這個論點,也迅速成為跨部會小組討論的基調。直至第二次會議改由新部長吳茂昆主持,會中主要討論的焦點仍在此。

不過對於這些疑義,與會的台大代表也回應,追溯上任日期在校內係屬通則,有九成以上案例如此。為此法務部改為建議教育部,以遴選會處理瑕疵來處理。但會中仍有其他委員存疑,直指如此處理若成通則,將有一體適用問題。甚至連吳茂昆都擔心駁回後,台大會不會挑戰教育部的適法性。而蔡碧仲則指出,管若不服仍可提救濟程序後,吳茂昆才同意以此理由駁回管中閔的聘任案。

不過,會後教育部卻逕自變更共識,剝奪台大的救濟管道。後來包括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持此論調,認定台大不能提出行政救濟。

 
TOP
2次跨部會議「拔管」 3大將主導?
記者程嘉文、鄭媁、吳佩旻∕聯合報

四月十日、廿五日,教育部召開兩次跨部會「管中閔教授赴大陸地區從事學術交流等活動適法性疑義諮詢會議」。消息人士透露,會中提出最多質疑的三位「大將」,分別是教育部長吳茂昆、台北教育大學教務長周志宏、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吳茂昆第一場會議係以專家身分出席,第二場「升格」成為主席。

據了解,代表法務部出席的蔡碧仲幾乎主導整個「管中閔違法」的論述。包括管中閔與台灣大副董蔡明興之間的利害關係,應由管、蔡或遴委會來揭露,否則其他候選人如何得知足夠事實?在本案中,蔡、管二人百分百應該利益迴避。蔡的薪水掌握在管手中,如何能公正執行遴選委員職務?這些論點都是由蔡碧仲提出。

第二場會議中,首先建議「不同意聘任」的也是蔡碧仲。他指出,管中閔兼任台灣大薪酬委員,未經校長批准,即開始執行業務,明顯違法兼職。管在台大曾擔任多項職務,對相關規定不可能不清楚,因此是明知故犯。以其違法行為,應無法勝任台大校長職務,遴委會之組織與結果也明顯有失公正。

同時也是中央選舉會委員的周志宏,在會中也貢獻不少意見。他認為,台大應調查管中閔在台大正式發文台灣大之前,就參加公司會議行使職權。他甚至在會中以一連串追問的方式,要台大承認給台灣大的公函是在十月二日才發出,以及獨董兼職溯及既往合不合理。

吳茂昆以學者身分出席的第一場會議中,發言集中於學術倫理。他對管中閔被指論文抄襲事件表示,老師發表文章可以不列名,但若未註明引用學生資料,就是瑕疵,管中閔很難從此爭議中脫身。至於管中閔的獨董身分,他也贊同蔡碧仲主張,在遴選過程中未揭露利益衝突,不管是否影響結果,都不能被接受。

吳茂昆接任部長後主持的第二次會議,則表示自己所看到的最大瑕疵,是校務會議完全沒有管中閔兼職的相關資訊,所以投票時完全沒有根據,對第一輪就被刷掉的候選人不公平。

他也特別詢問蔡碧仲,如果教育部真的決定將案子退回,這項決策的適法性會不會被挑戰?蔡碧仲回答,受到不利的對象,當然可以提行政救濟,如今應趕快下決定,做了之後還有救濟途徑。最後吳茂昆裁示,應該聚焦在遴選過程。

拔管紀錄 藍提案解密遭封殺

【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今年一月五日公告管中閔為校長當選人後,教部上月召開跨部會小組會議,要求台大遴委會重啟遴選校長,教育部長吳茂昆日前表示「資料會公開上網」,但立委柯志恩發現資料被列為機密,柯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案要求解密,遭綠委以人數優勢表決封殺。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福來說,教部已將文件給立委,「這樣的前提下基本就算公開了」,他說此次公文是以文書處理手冊第五十七點規定列為機密。

 
TOP
管籲520前弭平爭議 蔡英文:要總統政治介入?
記者丘采薇∕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呼籲蔡英文總統在五二○之前解決台大校長遴選風暴,蔡總統昨天接受廣播專訪時再度重申「尊重教育部」,她也表示,要求總統做政治介入反而不好,「這是法律問題不是政治問題,教育部依法處理,尊重教育部。」

針對管中閔指蔡總統一定知道「拔管」的幕後黑手是誰,蔡總統反問:「他可以告訴我嗎?」

管中閔表示,今年五二○是蔡總統任期滿一半的日子,他希望蔡總統以政治智慧與高度,設法解決弭平因台大校長遴選衍生的風暴。蔡總統昨天說,政府處理教育問題要特別謹慎,專業處理最重要,「這件事越不政治化越好,很不幸有些事情被政治化了。」

蔡總統說,她覺得教育部是依法處理,此事是法律問題,不是政治問題,有些人試圖政治化,「按照管中閔的說法,不是要求總統做政治介入嗎?這反而不好。」她強調,這件事交由教育部依照法律、既有程序和教育部權責,做專業處理。

至於管中閔提醒蔡總統不要讓政治風暴越滾越大,蔡總統則說:「這本身就是政治化。」她認為,若管中閔有事要說,應回到體制內按照程序表示意見,她也注意到,管中閔在整件事件中,似乎都沒有回應外界質疑的問題。

 
TOP
再反拔管…呂秀蓮:教部只有「聘任」兩字
記者丘采薇∕台北報導聯合報

前副總統呂秀蓮和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發表聲明,籲教育部應依法聘任管中閔。呂秀蓮昨天再拿出「大學法」強調,依照第九條,私立大學校長由教育部核准聘任,但公立大學因教育部也派人參加遴選,因此遴選結果,教育部只能聘任。

呂秀蓮強調,她是受過嚴格法律訓練的人,懂法律的人都知道,法律明示其一者排斥其他,大學法第九條很清楚分兩項,針對公立大學及私立大學校長的產生不同,講得很清楚。依規定,私立大學校長由教育部核准聘任,但公立大學因教育部也派人參加遴選,因此遴選結果,教育部只有「聘任」兩字。

至於呂秀蓮反對「拔管」,遭民進黨內不少立委砲轟。對此呂秀蓮表示,她並沒有故意唱反調,只是就事論事,法律面前不分藍綠,應以理性、公正的態度對待。她說,針對此事,她請教了多位法律專家,自己也研究過相關規範,才根據法律解釋作出聲明。

呂秀蓮也反嗆民進黨內批評她的人,她表示,黨內批評她的人很多,「因為他們太年輕,不知道我一生做多少事。」她指出,整個過程中,台大校方、管中閔和教育部的處理方式和態度都值得檢討,自己的聲明是希望從法治面來討論事情,超越藍綠、黨派去聆聽,也希望爭議早點平息,社會安定下來。

 
TOP
金管會前副主委張秀蓮:拔管 不利獨董制推動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拔管案,金管會前副主委、遠東銀行獨立董事張秀蓮昨天說,就事論事,教育部拔管的理由不夠有力,只是學校行政作業程序上的問題。主管機關應該同時兼顧企業及學校管理的需要,小瑕疵不宜用顯微鏡來檢視,若造成大學教授都不願意擔任企業獨董,對整個公司治理、獨立董事制度的推動不是好事。

至於台大校長遴選僵局要如何化解,張秀蓮說,政府的責任就是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期待政府能以智慧來解決難題。

HKiNEDA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副會長暨台灣主席駱秉寬則說,國外大多聘請CEO來當獨董,台灣則比較喜歡找大學教授,尤其私立大學還鼓勵教授去擔任企業獨董,爭取學術回饋金。現在拔管案已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不是單一事件,是「管教授們」的問題。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11200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