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一職懸缺49天後,由內政部長葉俊榮轉任,在昨天交接典禮上,葉俊榮主動談起台大校長爭議,只是一下子說要與台大建立有溫度的溝通,另一下子又說台大遴選案有瑕疵,說法和立場模稜兩可,讓人霧裡看花。

上周確認接任教長時,葉俊榮曾指管案造成許多問題、不要再糾結,這番話一度讓外界以為翻案有望。但昨天正式就任後卻是強調法理上,教育部必須檢視有無明顯重大瑕疵,有適法監督的權責。他說,台大案有三種選擇,包括重啟遴選,走司法程序,以及他與相關當事人開啟有溫度的溝通。

依照現有僵局,葉俊榮口中的前兩條路,都非一時之選,所以他傾向第三種,因此,昨天刻意放軟身段,對於管案明顯不再採高壓姿態,而是有意以柔克剛,化解大學自主僵局。雖然第三種方案,看似開創新局,實際上很可能只是繞了一圈,溫柔地對台大下指導棋,結果仍是希望走上重啟遴選一途。

葉俊榮擁有法律學術聲望,曾一度被提名為大法官,他也擔任過台大教授,與台大有一定的淵源,未來可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設法讓台大態度軟化,連帶影響社會氛圍。若是如此,台大因沒校長造成校務延宕等輿論壓力,可能轉向撲往校方,在外部壓力下,台大考慮各界觀感,恐不得不重啟遴選程序。

這種訴諸「溝通」的表面形式,目的是藉機拉攏民意,迫使管案在社會輿論壓力下落幕。怕的是這種溫度,結果是點燃更多怒火,讓拔管案持續升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