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8 00:11:03瀏覽4650|回應8|推薦108 | ||||||||||||||||||||||||||||
嗚呼!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摘自【阿房宮賦】 唐-杜牧
「自助、人助、天助」論秦滅六國 (下篇)
「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魏、白倆人輪番地兵出函谷關與三晉、楚、齊交戰,攻城掠地無數,因而魏冉封穰侯,白起封武安君。這段時期是秦立威於諸侯,無敵於天下的輝煌歲月。 秦昭王23年,燕昭王為了報家國之仇,命樂毅為上將軍統帥三晉與燕、秦共五國之兵,浩浩蕩蕩,殺奔齊國。齊大敗,齊湣王逃往莒州,反被援齊的楚將所殺。三晉與秦各自分路收取邊城而歸,獨樂毅自引燕軍,長驅深入,下七十餘城,齊僅存莒州和即墨兩城。秦昭王28年,田單擊潰燕將騎劫(樂毅被取代),盡收七十餘城,齊國危而復安。經此折騰,燕、齊兩國元氣大傷,尤其是齊國,這給秦王政日後收拾齊、燕省了不少的力。 秦昭王36年,已是55歲的嬴稷仍是活在兩大強人的陰影下,久藏在心裡的不快和鬱悶可想而知。就在這一年,魏人范雎潛隨秦國使者王稽來到了秦國。就是這個人改變了嬴稷的餘生,説的清楚一點,嬴稷因為有了范雎才敢真正地君臨天下、行君王之實。 「張儀何曾盜楚璧?范雎何曾賣齊國?疑心盛氣總難平,多少英雄受冤屈!信陵空養三千客,卻放高賢遁入秦」 范雎與昔時的張儀都有談天說地,安邦定國的本事。倆人都是魏國貧寒的布衣,也都曾有被誣打的遭遇。張被誣是賊,慘遭楚令伊(相國)昭陽冤打。范則被懷疑通齊,幾乎被魏相魏齊鞭笞至死。倆人西入秦國後,都被識才的嬴氏父子所重用。張儀和范雎心存感激,遂傾全力以報知遇之恩。 秦昭王37年,范雎來秦的第二年才見到嬴稷。當時穰侯魏冉正準備伐齊,范雎見時機來了,便獻書給嬴稷,嬴稷閱後,就急著想見他。對於嬴稷的心病,范睢早已了然於胸。在嬴稷面前,他推演了三步棋; 第一步棋是先打掉魏冉一直存在嬴稷心中高大的形象。他先美譽「秦卒之勇,車騎之眾,可治諸侯,成霸王之業」,其後故意歪曲事實說: 「秦不敢窺兵於山東,至今閉關已十五年。主因是穰侯謀國不忠,才導致秦霸業不成。」一心想驅除魏冉的嬴稷要他仔細道來。范雎更進一步抨擊魏冉,指責他越韓、魏而伐齊是勞師動眾而無利於秦。 緊接著是下第二步棋,他要為秦提出一個「遠交近攻」的戰略作舖墊,作為進身之階。嬴稷要他解釋「遠交近攻」,范睢答:「遠交莫如齊、楚,近攻莫如韓、魏,既得韓、魏,齊、楚自然就無法獨存。由近而遠,如蠶食葉,天下不難盡入秦的版圖。」這是范睢藉著毀譽魏冉所定的「一石兩鳥」之計。面對聰明人,説話不需繞彎子,他一語道破嬴稷心中所期盼的事。第三步棋范睢不說嬴稷心裡已明瞭是甚麼,倆人都知需「謀定而後動」。此時的范睢已猜到嬴稷非得用他不可。嬴稷點頭稱善,於是拜范睢為客卿,專用范睢之謀,先攻韓、魏,遣使約好齊、楚。 「穰侯使得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根本是句假話; 自秦昭王23年到37年,秦與三晉及齊、楚都交過戰,並且是勝多負少。范睢進言的當兒,正是秦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嬴稷不是不知道這是句虛話,他要聽的是范睢道「魏冉的過失」,好藉此開始乾綱獨斷。范睢所謂的「遠交近攻」之策,更不是甚麼高明的招術,韓、魏本是秦進出中原必經之路,從孝公至昭王,秦與這兩國交戰次數最多,奪其地也最多。范睢只是找對了貴人,適時適地拋出了得體的話罷了。此時的韓、魏早已成為秦卒取爵的靶子,范睢勸秦王近(進)攻韓、魏是萬無一失、手到擒來的小招術,更是小菜一碟。「勝兵先勝而後求戰」范睢使用的策略與商鞅如出一轍; 當年商鞅「初用兵」是施政裡的一個環節,只能勝,不能敗。所以他就不得不採用「勝於易勝」偷襲魏的戰術,否則就無後場戲可演,更別提封君了。范睢只是照著葫蘆畫瓢而已。 隨後幾年,秦對韓、魏用兵正如范睢所料,雖然都是些小斬獲,卻是倆人心知肚明不可缺的樹威成果。秦王接納范睢的建言愈多,就顯得君臣倆的關係愈親近。 秦昭王41年,嬴稷邁入了60歲老人之齡。他終於等到范睢下的第三步棋,范睢進言: 「臣居山東時,只聽說齊舉國上下只有孟嘗君田文,卻聽不到百姓們提起齊王;臣在秦多年,也是只聽說秦有太后、穰侯、聽不到人民提到秦王……」。范睢的每句話都深深地刺痛了嬴稷的心。就在第二天,嬴稷毅然地收了穰侯魏冉的相印,攆他回封地養老。第三天,他安置太后於深宮,不許與聞政事。「知足不辱」,兩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還倚老賣老,緊抓著不屬於他們的權力不放,臨了只能自取其辱了。 嬴稷做了兩件事酬庸范睢:(一)拜范為丞相,封以應城,號為應侯。(二) 「丞相之仇,即寡人之仇」昭王用盡了計謀和要脅,透過魏、趙兩國,得到了魏齊的人頭,為范睢雪恥報仇。范同時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郡守,回報倆人當年救他入秦的恩。 說起三晉的趙國也曾強大過,「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靈王」。趙國從武靈王始稱王,他與秦惠文王是同時期的國君。武靈王在位時進行了相當徹底的軍事改革,大力推行「胡服騎射」政策,滅中山國,打擊北方及西方的胡人部落,領土向北擴張許多,趙國因而得以強盛。 武靈王傳子惠文王,有藺相如、廉頗、李牧、趙奢等一批賢臣武將輔佐,國內政治清明,民富樂戰。秦軍屢次犯邊,都賴廉頗力拒而不能深入,秦只得與趙通好。秦昭王37年,趙奢大敗秦軍於韓地閼與。大名鼎鼎的藺相如還曾面折及面辱過嬴稷,這都是趙國將相得人所致。 秦昭王47年,這年是范睢拜相的第七個年頭。這時的趙國傳到武靈王的孫子孝成王。當時,韓懼秦,將上黨割予秦示好。然而,當地的郡守卻拒不交割,私予趙國。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趙的行徑無異是虎口裡搶食,遂挑起了秦與趙正面的衝突。由於師出有名,秦將王齕攻勢凌人,上黨很快易手。大將廉頗帥師禦敵,吃了幾個小敗仗後,改戰為守,在長平以固守的方式成功的遏制了秦軍的攻勢。兩軍對壘了兩年多,相持不決。 「凡用兵之法,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長平位於趙邊境,對趙則補給容易,對秦則愈拖愈不利。待在邯鄲的趙王不曉得秦是遠師,「兵貴勝,不貴久」的道理,多次指責廉頗膽小不敢與秦軍正面交戰。 戰國時,各國的都城都佈滿了刺探消息的間諜,尤其是策士當道,無處不用間及無時不行反間。秦朝廷得知趙王有怒於廉頗,范雎隨即派間諜攜帶大量金銀,到邯鄲買通朝官,散佈謠言說:「廉頗老了! 被秦軍嚇怕了! 他遲早會投降的。不過,秦國吃過趙奢的虧,如今趙奢不在了,秦國最擔憂和害怕的是他的兒子趙括出來掛帥。」趙王果然中計,起用了只會紙上談兵卻無實戰經驗的趙括代廉頗為帥。秦國這邊馬上密派白起接替王齕指揮戰事,嬴稷也赴前線參與徵兵補勤的工作。 “外行上司”指揮“外行下屬”去執行重大的任務,結果肯定是一敗塗地。主帥趙括上任後便改守為攻,在長平主動引兵出擊,卻著了白起的計被秦軍包圍,並斷絕趙軍糧道。被圍46天的趙軍餓的已無戰鬥力,猶如困獸的趙括多次突圍不成,終被秦軍所殺。40多萬趙兵全部投降,後被白起坑殺。當時,司馬遷的六世祖司馬靳是白起的副手,也參與了這鬼哭神號、慘絕人寰的事件。「秦人笑,趙人哭」。白起還特意留下二百四十個已被嚇得面無血色的”少年兵”,遣他們歸國,趙國百姓聞訊一片震驚。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也是秦在日後統一天下的里程碑。 此戰後,六國中已經沒有一國是秦的對手。然而,嬴稷在位56年的悠悠歲月裡,以養「士」著稱的戰國四公子: (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魏)信陵君魏無忌、(楚)春申君黃歇都已相繼出來輔政,他們彼此往來,魏無忌還是趙勝的小舅子。四公子都去過咸陽,也都吃過嬴稷的虧。因此,他們深刻體會到「唇亡齒寒」的道理,常聯手抗秦。秦昭王50年,長平之戰後的第3年,秦軍圍邯鄲,想滅趙。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信陵君及春申君先後派大軍救趙,解了邯鄲之圍。秦雖獨霸天下,終究還是沒有能力去滅列國裡的任何一國,這是嬴稷一生的遺憾。 嬴稷享年75歲,子嬴柱繼位,是為秦孝文王。嬴柱在位時間很短,先是服喪一年,正式稱王後僅三天便駕崩了,享年54歲。隨後太子嬴子楚即位,也就是秦莊襄王,簡稱秦莊王。他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兼封文信侯,繼續秉承「遠交近攻」的國策。嬴子楚在位雖然只有三年,他不僅滅東周國,又攻韓略魏, 還奪取了趙三十七座城池。不過,他在位的最後一年,魏公子信陵君合縱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擊潰秦軍,並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只得閉關不出。此戰過後,信陵君名震天下。
嬴子楚短壽,35歲就離世,兒子嬴政年僅13歲繼位,是為秦王政。由於年齡尚幼,嬴政尊稱相國呂不韋為仲父,繼續主持國政。呂不韋也喜歡養士,門下食客一度達三千人,《呂氏春秋》就是出於門客之手。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些門客裡,出了一個佼佼者,他就是楚人李斯。由於李斯才華出眾,很快就被呂不韋看上,並推薦給嬴政。李斯憑著才堪大用從呂不韋府裡的食客到朝廷裡的郎、長史直陞至客卿的地位。 秦王政元年,韓王知道秦喜歡大興土木,想用建渠來消耗秦的國力,使秦國無力東向用兵。韓王便讓水利專家鄭國入秦遊說成功,秦開始修一條長三百餘里的水渠,從涇水東流入洛水,用來灌溉關中農地。工程進行途中,這個疲秦之計就被秦派在韓的間諜所識破(?年未載)。秦王政4年,自東方鋪天而來的蝗蟲導致全國糧食緊缺,嬴政認為在關中建渠有必要。嬴政不但沒殺鄭國,反而督促他早日完成渠,結果關中成為沃野之地,秦不僅再也不愁饑荒,多出的糧食還可儲備打仗用。韓王的弱秦計畫倒成了強秦的果實。 秦王政9年,嬴政鏟除嫪毐淫亂及叛亂事件,並查出嫪毐假宦入宮與其母私通,始作俑者是呂不韋。嬴政本打算一併誅殺,但考慮到呂不韋曾耗費心思地幫他的父親登上王位,而且又有眾人求情,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次年10月,嬴政以失職為名,罷了呂不韋的相職,要他回封地洛陽。這一年嬴政22歲,真正地成為秦國大權獨攬,名實相符的君主。 前有韓人鄭國使間行疲秦計,今有衛人呂不韋禍亂秦宮在後,秦宗親貴族因嫉恨外來客卿分享了他們的權勢, 就利用這兩件事在嬴政面前挑撥是非說: 「諸侯各國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請逐一切客。」。嬴政雖然因後宮醜聞罷了呂的相位,仍憤恨難消,就驟然頒布了「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逐客令」,不管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凡是在在秦為官的外客一律驅逐出境。秦令是言出必行,被逐的人必須在勒令的期限內離秦。司馬遷用「大索」形容當時秦王對「逐客」所持嚴肅的態度及所施的力道。小子覺得如果當時嬴政有統一天下的偉圖,能深思遠慮的話,他就不會被本土大臣的私心所蒙蔽下「逐客令」。 歷史的進程中有許多看似偶然的事件,卻又是引領著必然發生的結果。躊躇滿志的李斯面對晴天霹靂來的驅逐令是萬般無奈。打包走路的同時,他決定放手一搏,毅然地向嬴政上了奏章,它就是名垂千古的《諫逐客書》。這篇文章對眼前的嬴政和李斯起了「化危機為轉機」的作用,對日後的秦、將來的中國影響更大。 這篇看似批逆鳞的奏文,李斯卻不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處處以秦國、秦王政的立場思考。他歷數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朝受重用的客卿對秦發展和強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果當時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就不可能出現富強霸業。他又指出五帝三王能無敵於天下,是對人才兼收並蓄所致。現在秦王卻採取棄賢資敵(六國)的做法,無異是自取滅亡之道。 「聖主明於成敗之事,利則行之,害則捨之。」這篇意最真挚,筆最曲折,語最委婉的說辭有如當頭棒喝,又像是朝著嬴政的臉上潑了一盆冷水。嬴政覽書後,應該會想到「一個沒有客卿的嬴政,還會比先祖有更大的能耐,繼續維持先祖們所創的霸業嗎? 如果不能的話,我不是成了嬴氏的罪人?」李斯緊接著的重話「客將去秦而為敵國所用,求其效忠謀於秦者,不可得矣。」,更把嬴政嚇出一身冷汗,不禁咒罵:「諸臣誤我!」,同時也心存感激地説: 「李斯悟我!」。嬴政當下收回成命,取消了逐客令。同時,又令人馳車往追李斯,把他請回咸陽。嬴政正式地重用李斯,任他為掌司法的廷尉。 當年,呂相把李斯引薦給嬴政, 李斯才有機會向嬴政陳説天下大勢。他説:「自秦孝公以來……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當時嬴政並沒有把李斯的建言當真,不然就不會有以後的《逐客令》。 小子想即使嬴政取消此令,重新再用客卿,也不見的有滅諸侯成帝業的雄心大志。一直到幾年後,魏人尉繚來秦,在嬴政面前進言: 「列國之於強秦,譬猶郡縣,散則易盡,合則難攻。三晉合而智伯亡,五國合而齊湣王走。大王不可不慮。」 嬴政這才恍然大悟,尉繚與李斯的說法居然一模一樣。前有李斯,後有尉繚,倆人可謂「英雄所見略同」。(註:李斯與尉繚的話來自【史記】裡的《李斯列傳》及《秦始皇本記》,司馬遷乃得自秦的史書,可信度頗高。) 嬴政問尉繚如何用兵六國。尉繚答:「攻其易攻,宜先移兵弱韓;其次加兵趙、魏。三晉既盡,即可舉兵入楚。楚亡,燕、齊只能束手待擒。」。對六國用兵一統天下的大業,李、尉倆人給了嬴政相當大的信心和決心。秦從來不缺能征慣戰的將材,缺的是出謀劃策的政治人才。李斯和尉繚入秦趁時補了這個缺位,成了嬴政的左右臂膀。自此之後,秦的一切政略、戰略都出自他們之手。 李斯和尉繚眼下的秦國有如「秦為大鳥,負海內而處,面東而立,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縛楚之鄢郢,鷹擊韓魏,垂首齊燕,處有形便,勢得地利,奮翼鼓翅,方三千里。」。這時天下大勢正呈現大逆轉,倆人審時度勢,讓嬴政知道老天正好給了他一個千載難逢的絕妙時機: (一) 四公子都相繼而死,中原六國已無一個有號召力的能人,此時的六國無法同心協力合縱而抗秦。 (二) 秦經孝公、惠文王、昭王祖孫三代經營,與其並立的齊、楚兩大國都相繼沒落與衰敗,趙經「長平之戰」後,亦一蹶不振。傳至秦王嬴政時,已無一國有能力單與之抗衡。尤有甚者,六國都是懦弱的庸主,充其量只能當個郡縣長罷了。 (三) 六國的朝廷盡是一些「所養非所用」的臣子。有些君王的寵臣如趙之郭開、齊之后勝甚至是貪得無厭的小人。 (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 (四) 當下楚國政局不穩定,君王更換頻繁。 (五) 秦已併吞了三晉和楚四國廣大的土地,秦的三大糧倉—巴蜀(得於司馬錯滅二國)、漢中(原楚地)、關中(得於韓使疲秦之計: 建渠)已成。 (六) 秦兵多將廣 「壯心憤,雄心生,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俗語說: 「能抓住機會並能成功者,往往都是事先有準備的人。」嬴政在李斯、尉繚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大戰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與此同時又大出金銀,分遣使者、細作、賓客,奔走六國; 一來厚賂寵臣,離間君臣的關係,二來密探國情,隨機調兵遣將。 「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滅趙〉: 秦王政16年,趙國發生地震,牆屋傾倒大半,平地裂開,都城邯鄲大旱。此時,趙這個大廈全靠守邊名將李牧一木支撐。過去,秦將屢敗於李牧之手。秦要滅趙,就非得先移開這個絆腳石不可,便出巨資收買趙王遷的寵臣郭開,使他誣告李牧謀反。秦王政18年,趙王遷自毀長城,冤殺李牧。秦王政19年,秦圍邯鄲,虜趙王遷,趙亡。秦以一萬金了郭開,以一郭開了趙,花費甚是便宜。 趙王遷乃趙孝成王的孫子是也。悲哉! (近年來有傳聞,中共花錢買台灣比攻打台灣還上算之說。) 〈滅魏〉: 秦王政20年,魏王假新立,欲與齊通好,結唇齒之交。齊相國后勝多受秦賄金,力惑齊王建:「秦必不負齊,今若與魏『合縱』,必觸秦怒,齊將不安。」齊王建嚇的只得拒絕結盟。秦王政22年,秦伐魏,大將王賁連戰皆捷,直圍都城大梁。適逢天道多雨,秦軍築隄壅塞黃河及汴河下流,再引二河之水淹大梁。城破,魏王假降,魏亡。 〈滅楚〉: 秦王政19、20年,僅兩年的時間,楚國經幽王、哀王到楚王負芻,負芻殺哀王自立。秦王政22年,嬴政命李信率兵二十萬伐楚,但為楚將項燕所擊潰。秦王政23年,嬴政傾全國之兵六十萬,請老將王翦出馬,當年王翦即入楚斬殺項燕(項羽的爺爺)。秦王政24年,王翦虜楚王負芻,楚亡。 〈滅燕〉: 秦王政20年,燕太子丹使荊軻攜秦樊於期將軍首級與燕督亢之地圖入秦,謀刺嬴政失敗,嬴政大怒伐燕。秦王政21年,燕王喜斬太子丹,獻丹首給秦。秦王政25年,王賁虜燕王喜,燕亡。 〈滅齊〉: 秦昭王31年,齊湣王先遭五國聯軍伐齊大敗,其後燕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湣王被來援助的楚將淖齒所殺,齊幾乎亡國。隱於市裡的湣王子田法章被尋獲,是為齊襄王。後來田單雖然復國,齊已非昔日的齊了。 有了這段慘痛的歷史教訓,齊王建在位達44年,承襲了其父襄王的作風; 以為「和好」可恃,對遠在西邊的強秦處處忍讓。齊王建甚至於秦王政10年,親自到咸陽朝拜嬴政。齊王建聽從被秦重金收買的相國后勝擺佈,使齊既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秦每滅一國,他就遣使入秦稱賀。齊王建的鴕鳥心態剛好配合了秦的遠交近攻政策。待聞五國盡滅,齊王建頓感威脅之際,為時已晚矣! 秦王政26年,嬴政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滅燕後逕犯齊。秦軍長驅而入,直抵齊都臨淄。六神無主的齊王建聽從后勝的建議,不戰乞降。秦王政令曰:「齊國就滅。本當君臣俱戮,念建四十餘年恭順之情,免其誅死,可與妻子遷於共城,有司日給斗粟,畢其餘生。后勝就本處斬首。」 從滅韓起到六國盡滅,秦只花了十年,這一年嬴政才三十九歲。齊國的滅亡標誌著戰國時代的落幕,結束了幾百年來諸侯們長期割據紛爭的局面,秦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 小子寫四段秦發展成帝業的軌跡,主要的目地是讓看倌能感受到秦的成功是出於有序的「自助、人助、天助」。當然,反過來就是六國的「自滅、人滅、天滅」。 末了,小子做一個總結: (一)秦自孝公用商鞅變革起,到秦王政止,六世七主個個都循法治國,沒有一個例外。因此,秦的國力一直在茁壯,國土一直在擴張。(自助) 反觀六國不是沒有改革,可惜都無法持續,到了第二代頂多是守成而已。 (二) 秦君主都有一股堅毅不拔的韌性。「自知者明」和「知人者智」是他們的特質。 (自助) (三) 戰場上,秦有虎狼之師(自助) (四) 秦君主重用六國人才,用而不疑,有始有終,所以客卿甘為秦鞠躬盡瘁。(人助) 反觀魏國之大才:商鞅 張儀 范雎 尉繚都為秦的四個雄主所用, 能不悲乎! (五)高人(李斯、尉繚)入秦點破天機並助秦定天下(人助) (六) 自秦王政10年起,嬴政開始真正掌權。這時四公子已死,六國不現強人與能人。 同時,六國君主不是昏庸就是無能。(天助) (七) 韓誘使秦建渠,渠成促使秦的關中變為糧倉之地,韓的疲秦計反而助秦。趙亡前,趙地大震及乾旱。秦圍魏都大梁,豪雨逾旬日,助秦破城。(天助) (八)「知將而能善用將」。戰國後期有四大名將;秦有白起、王翦,趙有廉頗、李牧。然而在長平之戰,秦昭王密派白起接替王齕指揮戰事,趙孝成王倒起用了只會紙上談兵卻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接替廉頗為帥,以「下駟對上駟」焉有不敗之理! 到了秦王贏政,他用了王翦取代了李信,終於滅楚。趙王遷(趙孝成王之孫)卻自毀長城,冤殺了李牧,遂成了亡國之君。(趙自滅與秦自助) (九) 秦與燕、齊不接壤,彼此相隔甚遠,所以秦征討不易。然而燕與齊不僅接壤, 而且兩國曾互動干戈,以至元氣大耗而未能休整,這正好給秦提供了一舉殲滅二國的大好時機。 (天助) 人須先自立及有親和力後,人才就會主動地靠攏過來幫你,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老天自然會出來點撥你,使你水到渠成,秦就是如此。 反過來看,六國的結局就是一面鏡子。 司馬遷說: 「秦始小國僻遠,諸夏擯之,比於戎狄,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勢利也,蓋若天所助焉。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