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5 20:41:11瀏覽3725|回應2|推薦63 | ||||||||||||||||||||||||||||||||||||||||||||||||||||||||||||
「自助、人助、天助」論秦滅六國 (上篇)
初中時,也是蔣介石掌控台灣的「戒嚴時期」,我的叛逆常起自於不滿意報紙上的新聞,經常一股腦兒地宣洩在週記上。直到寫上了蔣經國,才被班導師找去,他用一臉嚴肅的表情和柔和的話語教導我,並要我撕去重寫。 高三時,我疑惑地問老師:「為何不直接用國父寫的《三民主義》當教科書? 卻要學生使用教育部審訂過,張鐵君寫的《三民主義》當替代品? 張鐵君是誰?」、「民生主義裡提到“土地漲價歸公”,報紙上看到的卻是“有錢人在炒地皮”,“土地漲價歸公”是不是國家的政策?如果是的話,政府為甚麼不執行?」。老師草草地敷衍了我的提問是預料中的事。 來美國紐約留學的第二年暑假,我到中國城的新都戲院,看了一場中國大陸拍的電影,裡面敘述廖仲愷在廣州遇刺殞命的事件。那時,我才知道孫中山在世時,除了汪精衛外,國民黨內還分親共派與反共派:胡漢民是反共派,廖仲愷是親共(親俄)派。在台灣時,我從來不知國民黨內有廖仲愷這麼一號人物,原來他還是孫中山的左右膀之一! 蔣氏的國民黨真夠可以的,為了政治的好惡,居然可以抹去黨內的重要人物,那麼還有甚麼做不出來的事? 小子從小就喜讀文史,尤其是後者。既然是歷史,必都是來自書本上的各家之言。因為老是見到說法不一或是含糊帶過的言詞,小子的腦袋瓜子自然就起了層層的疑惑。 過些時後,興許能猛然地想通某個事件。然而,大多數仍是無解,還是懸在腦子裡轉乎。 「戰國末期,為何秦國能逐一滅六國而統一天下? 」,這是小子多年來一直未解的疑問。西漢賈誼寫的《過秦論》,雖然洋洋洒洒,文采斐然,小子卻覺得詞肥意貧,經不起推敲。宋蘇轍的《六國論》,責怪六國諸侯與謀士不曉天下之勢,只知背盟敗約,貪疆場尺寸之地而互相屠戮。他提的「天下之勢」是齊、楚、燕、趙四國應該一齊幫助魏、韓兩國抵秦,因為這兩國是秦東出的必經之地; 幫了魏、韓,也就幫了自己不被秦所侵所滅。雖然蘇轍寫此文的主題是六國被秦所滅的原因,小子總覺得他沒全面地瞭解當時「天下大勢所趨」。況且,他的看法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六國也處於彼此交戰的狀態。 近代黎東方在《我對歷史的看法》一書著重於秦肯用「人才」,才能定天下於 一。黎東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由於文字不多,敘述簡單,小子認為他僅說對了三分之一。近人楊寬著的《戰國史》,他在前言裡說: 「戰國時代連年不斷的兼併戰爭,造成人民極大的災難,因此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早日完成統一,著名的各派學者紛紛提出完成統一的辦法。」。這個所謂的「廣大人民」應該是他本人憑空想像出的説法吧! 既是「七雄」,在誰也滅不了誰的情勢下,若有學派提出如何「統一天下」之策,那是痴人說夢,任那個國君也聽不下去。 最近,小子翻看著這二三十年來海峽兩岸領導人的大頭照,看著看著小子不禁大有感觸……。同時,「秦為何能滅六國」的疑問也豁然而解。在此,小子不妨說說自己的看法,希望看倌們能明白小子「述往事,思來者。」的用意。 小子的史料來源以西漢司馬遷寫的【史記】為主,同時代比他稍晚一點,劉向編訂的【戰國策】為輔。挑【史記】是出於秦亡後,僅有司馬遷一人離那個年代最近,他又能集先天和後天的條件於一身。 小子略述於下: (一) 作者的八世祖司馬錯是秦惠文王時的著名武將,六世祖司馬靳是武安君白起的副手,就是他倆坑殺趙國降卒四十五萬於長平。 (二) 亦父亦師,司馬談是漢武帝時的太史令。作者家學淵源,可得到其父的真傳。 (三) 父子相續纂其職: 作者承襲父職,任太史令,掌握了皇室圖書館所存放最珍貴的史料。 (四)「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 在「秦火焚書」後,六國又陸續出現了大量的史料。這時,漢興已經百年。作者在父親臨終前,低著頭,流著眼淚說:「兒子雖然不聰敏,我會詳述先人所整理的歷史舊聞,不敢稍有缺漏。」 (五) 作者曾與許多秦時期重要人物的子孫后代訪談,從他們那兒得到許多從未記載的事跡。 (六) 作者交遊廣,他旅遊的足跡踏遍了當時的中國。 (七) 作者是個高風亮節的人,又兼史德、史識、史才於一身。他同情不曾有來往的李陵; 為了李陵投降匈奴一事,他敢在漢武帝面前代為說情,卻被下蠶室,受宮刑。 作者說: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所謂「戰國之權變」就是指當時策士們遍說諸國,推銷他們富國強兵的策略,而【戰國策】是集其大全之作。 司馬遷在史料欠缺和身殘處穢的環境下,居然能為後人留下如此波瀾壯闊如詩般的史書,小子如此鋪墊是在向他致敬,也希望看倌們能有耐心繼續往下看。 觀秦與六國之間的龍爭虎鬥,那是秦國好幾代的事。 後人必須豎橫聯在一塊兒比較,才能看出端倪。豎的這條線是從秦孝公即位起到秦王嬴政統一天下止,總共有七個國君。其中三個(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 在位時間很短就駕崩了,可略而不納入分析,也就是說,秦國是經過四位君主以接力棒長期不懈的努力經營,才得以滅六國,成其大業。 橫的這條線是以這四位秦國國君在位的時段配上當時其他六國的國君,接著以宏觀的視野做敘述與比較。這麼一來,看倌就很容易進入狀況,進而明瞭七雄的來龍去脈和興衰了!
公元前403年,晉國的魏斯、趙籍、韓虔三大夫將晉國瓜分,並獲得了周室的承認,封為三個諸侯國,史稱「韓趙魏三家分晉」,從此中國就進入了紛紛鬥干戈的戰國時代。
戰國初期,魏文侯是七雄裡第一個進行變法,開創了布衣卿相的局面和禮賢下士的風氣。他任用翟璜、吳起、李悝(法家始祖)、魏成子(其弟)等人進行政治、經濟與軍事等方面的改革,使魏國國勢逐漸強盛。經過變革後的魏國,先後以樂羊為將敗中山國,又趁著秦國政局不穩之機,以吳起為將攻奪秦河西之地,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 秦國自春秋秦穆公為五霸之一後,繼任的國君都庸碌無為,又因內亂不息,國力漸衰。到了秦獻公即位,為了改變內外交困的局面,他不得不進行改革,為了安定邊境而遷都櫟陽。雖然他欲收復先祖失去的河西之地,但是迫於懸殊的實力,幾次東征都無功而返。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嬴渠梁以不得列於中國為恥,深知光是閉門造車無法打開局面。為了恢復先祖穆公時期的霸業,非得另闢蹊徑不可。因此,他向全天下頒布了「求賢令」,言辭既真實又誠懇,昭文如下: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狄,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賈誼在《過秦論》裡説:「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比較孝公求賢若渴的昭告,就明瞭賈誼所講與事實相去甚遠。魏奪去秦的河西地區,一直到嬴渠梁子嬴駟即位第八年才完全收復回來。打嬴渠梁起的後幾代,都是一歩一腳印和兢兢業業地實現強國的夢想。 嬴渠梁哪兒有賈誼所誇張的野心,文人不做研究,只知用美麗的語言惑人,讀者不可不察。 這個時候魏國是魏文侯的孫子魏罃在位,其父稱武侯,他承蔭兩代的霸業,自己倒稱起魏惠王了。俗語說: 「好不了三代」,這句話剛好應驗在他身上; 這個人敗在既無自知之明,又無知人之智,在他面前的大才先是衛鞅、孫臏,後是張儀都被他放過了。反過來,這些人被秦、齊所重用,日後魏被這仨人所用的王侯往死裡整就不以為怪了,魏國就是在他手裡給衰敗下去。
衛鞅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又稱公孫鞅,商鞅是入秦後因功所稱),因在本國不能顯其志,只好到魏國找機會。在魏相國公叔痤的引薦下,衛鞅做了個小官。公叔痤每有大事,必與他計議,衛鞅謀無不中。公叔痤和公子卬(魏宗室)先後向魏王推薦衛鞅接相位,魏王沒動過絲毫心思,所以就沒理會他們倆的舉薦。 「賢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衛鞅在得知秦孝公的求賢令後,隨即挾策(李悝著的《法經》)西向入秦,並經嬴渠梁的寵臣景監引見,來到了嬴渠梁的面前。在彼此都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要擦出互為欣賞的火花難矣! 在嬴渠梁這邊是誰有本事出奇計強秦,我就封他官給他地,可是人才在哪兒? 衛鞅本人是信心滿滿,怕的是明珠暗投,被始用終棄。倆人心裡想的都是寧缺勿濫。 通過三次面試,嬴渠梁才敲定要找的人就是衛鞅,而這三次面試都是衛鞅苦心設計的。雖然嬴渠梁以打瞌睡來回應衛鞅說的帝道及王道,可他知道衛鞅肚子裡的本事還沒倒出來。不然,就沒有第三次的霸道之說。第四次見面時,衛鞅拿出的是富國強兵之策。彼此一問一答,一連三日三夜,嬴渠梁全無倦色。 寫到這兒,小子才真正領悟到「知人者智」的道理; 如果不是嬴渠梁誠心誠意地求賢才,他就不會給衛鞅三次面試的機會。如果碰到的是庸君,衛鞅自然明白自己絕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不過他也不稀罕逗留在秦地,這就是一個大才的傲骨。這方面平庸的魏罃(魏惠王)就遠遠比不上嬴渠梁,以後只有處於挨打的分了。 當一位大才有了舞台可施展抱負,其後他發揮的能量將是無法想像的;既然衛鞅站住了腳跟,秦國的一場驚天動地的霸業自此就鋪展開了。 衛鞅在秦開始變法,先從政治、經濟與風俗三方面做改革。他的主要施政方針在於:「夫國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強,不可以摧敵。欲富國莫如力田,欲強兵莫如勸戰。誘之以重賞,而後民知所趨,脅之以重罰,而後民知所畏。賞罰必信,政令必行,而國不富強者,未之有也。」 「合於利則動,不合於利則止。」,衛鞅在秦所施的變法改革之術,可不全是他獨創的奇招,絕頂聰明的他用的大多是李悝在魏和吳起在楚早已變革成功的先例。他擷取了倆位老前輩的精華,就秦的風俗,因時、因地、因人做一些變通或更張。另外,衛鞅不急功近利,他一歩一歩的走,先後頒布三次法令: 孝公3年,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先出《墾草令》。到了孝公6年,實行第一次變法。孝公12年,進行第二次變法。同時,為了便於向函谷關以東發展,衛鞅營造新都咸陽。孝公13年,衛鞅將國都從櫟陽遷至咸陽。這個地標是將當時獻公(父)負退的思慮轉為孝公(子)正攻的意義。 衛鞅主張重刑厚賞; 一方面制定嚴酷的刑法,一方面也重賞立信。他認為人的本性是趨利畏罪,只要「施重刑,給厚賞」,就可以治理好國家,使國家安定。 衛鞅頒行新法前已經以「徙木立信」取信於民。新法在秦國實行後,此時正逢太子嬴駟觸犯新法,衛鞅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為太子是儲君,不能施以刑罰,於是就處罰了太子之傅公子虔(秦宗室)及太子之師公孫賈。其後,公子虔又觸犯新法,被處劓刑。自此之後,秦國上下個個遵守新法,人人不敢存僥倖之心以身試法。隨著改革的步伐,秦境百姓的生活逐漸邁入小康,山無盜賊,路不拾遺,國家安定有序,秦國國力開始強大。 秦在進行改革的同時,韓昭侯任用申不害,齊威王起用鄒忌也在進行國事改革。 小子在此特別要提的是衛鞅如何將秦民變為戰場上的虎狼之師。起先,我們得瞧一瞧他為秦兵量身而訂的 !【二十等軍功爵制】:按軍功賞賜爵位,官吏必須從有爵位的人中選用。土地、房產的分配以及家臣、奴 婢的服飾,都按爵位等級決定。 【明令軍法,獎勵軍功】:軍隊按五人為單位進行編製,戰場上一人臨陣脫逃,加刑於其餘四人;四人中如有斬敵首級者,則免罪。每五名士兵中設有屯長,每百人中設有百將,戰爭期間沒有斬獲敵人首級的,該部隊的屯長和百將將被處斬。士兵斬敵人首級滿三十三顆,屯長和百將賞賜爵位一級。 攻城戰時,城的每個方向(每隊)設有十八名衝鋒陷陣的士兵,一隊士兵如能斬敵人首級五顆,則隊中每個士兵都將獲得爵位一級;如有人貪生怕死,則在軍前處以黥刑或劓刑示眾。戰後士兵將斬獲的敵兵首級示眾,三天後交由將軍核實,核實無誤三天後可按軍功獲得爵位。 士兵斬敵甲士首級一顆可得爵位一級,良田一頃,住宅土地九畝,役使無爵位的庶子一人,並且擁有擔任官吏的資格。 斬敵甲士首級五顆可以役使本鄉的五戶人家。官爵以軍功為敘,欲為官者斬敵甲士首級一顆可擔任五十石俸祿之官,斬敵甲士首級兩顆可擔任百石俸祿之官。功多者受上爵,車服任其華美不禁﹔無功者雖富室,只許衣粗布乘牛車。宗室以軍功多寡為親疏,戰而無功,削其屬籍,比於庶民。 衛鞅將勇於私鬥的強悍民風導向有重賞的公戰。在新的軍法及軍功下,也就是俗諺語所說的「大棒加胡蘿蔔」,秦兵在戰場上是有進無退; 退的唯一選項是依軍法處以黥刑或劓刑(這比死都難堪,況且,受了刑後還得被驅趕到戰場,那還活得了嗎?),進若得生就可取功名與富貴。秦卒取功名與富貴的唯一途徑就是砍下敵人的首級,砍的頭顱愈多,享受的榮華富貴就愈多。因此,秦兵上了戰場,眼裡的財富就是敵人的腦袋。衛鞅大大地激活了秦民的名利心。 衛鞅驅民入戰是置秦民於死地、亡地,秦民能後生、後存就得靠被他激發的「人性之惡」。基於此,秦與敵交戰時,人人不畏死,個個殺紅了眼。這就是為什麼秦被六國稱為虎狼之國,秦軍被六國稱為虎狼之師的原因。這也是日後秦在戰場上致勝之道。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在嬴渠梁主政24年的歲月裡,衛鞅把「勤修內政」放在首位,秦只選鄰邊的魏練劍,而且都是選在「強而避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廟算多之後;(一)趁魏軍主力在外作戰,國內空虛之際,偷襲魏國。(二)當魏被齊大敗後,國力重創時,向魏宣戰。(三)身為收復部分河西失土的主將,衛鞅還用了極其下流的詐術,俘虜了魏軍主將公子卬(當年,他曾向魏王舉薦衛鞅為相。)。 寫到這兒,小子得說明衛鞅為何非得如此做不可的原因; 衛鞅變法最終的目的是 「內急耕織之業以富國,外重戰伐之賞以勸戎士」。對外舉戰事,先得調動人民求富的心,也就是須先給他們一點甜頭吃才行。所以,求戰不在規模大小,也不在乎用何種手段,他要的是實戰「必勝」的結果。一來,人人有了上戰場的信心,二來,秦民可用戰場上取得的頭顱,換取財富和爵位。也因如此,秦兵上沙場,個個如餓狼似餓虎般的撲向對面的羊群,戰怎能不克? 衛鞅舉功後,嬴渠梁兌現了他在「求賢令」裡提及的諾言,封衛鞅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後人稱他為商鞅。由此可知,秦國這時雖然變強大了,但求戰的實力不強。魏先被齊(孫臏)兩敗於桂陵與馬陵,後又敗於秦,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予秦。魏惠王又以安邑地近於秦難守,只得向東遷都大梁(開封)。到了其子魏嗣即位,他就是孟子口中所說的「望之不似人君」的魏襄王,魏已風光不在,從此淪為列國中的二等國。 孝公24年,嬴渠梁病死,太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公。公子虔一夥人隨即誣告商鞅欲謀反,嬴駟處以車裂並滅商鞅全族,伯侄倆人終於報了私仇。 司馬遷在《商君列傳》裡提到趙良曾向商鞅諫言: 「今君相秦十載,法令雖行,刑戮太慘,民見威而不見德,知利而不知義。太子恨君刑其師傅,怨入骨髓,民間父兄子弟,久含怨心。一旦秦君晏駕,君之危若朝露。 」
商鞅不接受趙良的逆耳忠言,並不表示他不明瞭自己日後的危機。 當年吳起在楚「廢貴戚以養戰士」,就是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團。「奪我富貴如同殺我父母」,當重用吳起的楚悼王一死,既得利益集團在喪禮時就先動了手,殺了吳起。商鞅當然是心知肚明。我們只能解釋這是法家人士殉道的心態。
商鞅推行的新政使得秦國掙脫了貧弱,走向富強壯大之途。嬴駟處死商鞅純是替伯父報仇,商鞅所立之法仍然不變,繼續依法治國。之前,六國視秦如戎狄而卑秦。如今,情況不同了,嬴駟剛即位,楚、韓、趙、蜀四國就派使臣到咸陽慶賀。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大爭之世最快意的就是兼併他國的土地和人民。豈有安坐而能成大事者乎?嬴駟需要一個既能通曉天下局勢,又能帶秦出關的外交大才。魏人張儀不僅能以機敏的口舌傾危天下,而且有肝有膽,可惜都沒給魏與楚相中,只有學衛鞅西向入秦找機會了。「樂莫樂兮心相知」嬴駟與張儀倆人可說是非常投緣,嬴駟重用張儀為相,可說是如虎添翼,勢不可擋。張儀在相秦後,再相魏及相楚,嬴駟能再復用他為相,就可知魏、楚是如何被他倆玩弄於股掌之中,而嬴駟對張儀信任的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士為知己所用、所死」張儀遇到了這樣的大老闆,「鞠躬盡瘁」是他對秦最大的回報。 隨著張儀頻繁的外交活動,秦踏入中原的斬獲愈多,列國也就愈不敢小覷秦國。嬴駟索性也稱王了,是為惠文王。當時,西秦、東齊、南楚是七雄中最強的三大國。 據考證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蘇秦的年代在張儀之後,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也就是說,蘇秦在政壇呼風喚雨時,張儀已不在世了。其實,當時是魏公孫衍提倡的「合縱」與張儀的「連橫」對峙。嬴駟在位的第20年,公孫衍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伐秦」。然而,卻因五國各有自身利益的盤算,於函谷關一戰才剛失利,各國就紛紛退兵而還,「合縱」之說也就瓦解了。 「上下同欲者勝」 秦打算出兵討伐遠在東邊不接壤的齊,然而齊和楚有同盟之誼,嬴駟深怕倆國合起來夾擊秦。為了破楚、齊聯盟,嬴駟與張儀合計「以利誘楚」。張儀到楚打通了關節,見了懷王說:「如果楚願意和齊斷交,秦王願意獻出商、於六百多里土地給楚做酬報。另外,秦也願意進獻美女給大王,兩國可長久約為兄弟之邦。但楚先得斷交,再隨我赴秦受地才行。」果然懷王利令智昏而中計,絕齊後緊接著派人跟著張儀去秦國受地。結果,張儀翻臉不認帳,只答應將自己在秦的六里封地給楚。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被張儀誆騙後的懷王頓時惱羞成怒,立即向秦興師問罪。一個已沒有盟友的楚,秦何懼哉! 這一場大戰,楚不僅失去漢中這塊地,楚兵還被斬首八萬,楚帥屈丐也被殺。懷王忿而傾全國的兵襲秦,結果楚又大敗於藍田,於是懷王不得不割城與秦議和。 楚懷王不僅先被嬴駟騙,後又被其子嬴稷(秦昭王)騙至武關相會,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懷王不肯,結果被劫往咸陽,最後死在秦國。經此一劫,楚國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 我們一般都知曉屈原在文學上的成就,政壇上屈原的面貌司馬遷是這麼描述: 「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張儀來楚後,懷王不知忠臣之分,內惑於後宮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原而信小人靳尚、子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先是被懷王漸漸疏遠,其後被流放到漢北,直到懷王兵敗,有點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才將忠貞耿直的屈原召回,復用他。可是一遇上節骨眼,懷王又把他的諫言當耳邊風,才會被秦拘在咸陽,含恨而死。這都是自找的。 楚懷王長子頃襄王繼位,仍沿用這些佞臣,這些人只想收好處,心中根本沒有國家的利益,屈原一直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可憐的屈原又被進讒言,遭到第二次放逐。當秦將白起攻陷楚都郢,燒毀楚先王陵墓,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自保。屈原寫的《哀郢》說:「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就是描述當時倉惶混亂的狀況。 「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眼看著楚國被秦一欺再欺,一步步地走向滅亡之途,自己卻被楚王父子二度流放。他走到了長沙附近的汨羅江,在萬念俱灰的心情下,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自盡。小子每讀《卜居》和《漁父》,腦裡就浮現出他徘徊在江邊時的憂愁嘆吟及獨往的悲情。 看了堅貞不二的屈原被素質低劣的楚王父子如此糟塌,想不亡國都難。 反觀,以屈原的大才,如果他肯離楚,各國必兢相聘用,仍能一展所長。然而,他留給後人的精神遺產,可貴之處就在他的忠於國、忠於君、忠於故土。司馬遷嘆說:「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 嬴駟在位期間,秦東出函谷,進兵中原,三晉(韓、趙、魏)及楚都為秦所敗。嬴駟又遣大將司馬錯(司馬遷之八世祖)伐巴、蜀,並滅了這兩國。至此,七雄中僅有西秦與東齊最強。 嬴駟在位27年,活了44歲就死了。太子嬴盪繼位,是為秦武王。張儀返回老家魏國,終老而死。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