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碧 飛天 ゚【二三事】 十荒 love_with_ghosts 尋夢笑三少(才少休) ACHI
(榮獲獎金新台幣十萬元整,獎牌一座)◎胡茗茗 瑜珈的背面此時冥想目光閉合,五心向上,觸鬚打開於清泉開始的地方,騰挪或假寐靠近生,死,靠近空白可以薄,像一頁紙托起發黃的文字可以小,被母親的雙手捧著交還愛人必須新鮮,超過植物,面向太陽必須重新學會說話,原諒錯誤原諒每一聲朝向羽毛的步伐我被自己裝載起来被血液充盈,溫暖下至腳趾,上通眼瞼然後是雲朵,是孔雀或者,一粒米心,睡在了天上身體,坐進土裡因為簡單,我將簡單的背面喚醒因為輕,我將更多的重一一催眠 慾望號列車我夢見自己滿身鋼針睡在狂風上上帝,你讓我動或不動都在疼這是第幾節車廂,又要開往哪去怎麼都是傷害,就像關切有時是說,有時根本不用說我剝開一粒糖,未經主人同意戰戰兢兢,欲罷不能對面的火車開過滿臉都是星光所有的人都高舉著車票找尋座位我們把所有的角色演砸了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下一站叫皺紋,下一站叫白髮最後一站憂傷終老下車,你要慢慢地下一步當作兩步走一眼當作一生看作者簡歷: 胡茗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文學院簽約作家。2007年度入選詩刊社舉辦的第二十三屆青春詩會、2007年度獲河北省政府頒發河北文藝振興獎、2008年度“芒種”年度詩人獎、2007詩歌報“年度詩人”獎、首屆中國女子詩歌大賽“十佳”詩人獎、《人民文學》“觀音山”盃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人民文學》“風物揚州”全國詩歌大賽二等獎、《人民文學》“知音”盃全國詩歌大賽三等獎、《綠風》“名廣”盃全國詩歌大賽三等獎、《詩刊》社“桃花源”盃全國詩歌大賽三等獎以及《星星》詩刊社獎勵若干。獲得第四屆葉红女性詩獎。2009年被中國作家協會列入重點作家扶持項目。出版詩集《詩瑜珈》、《胡茗茗短詩選》、《十二夜》、《詩地道》等四部。得獎感言: 上帝始終袖手旁觀我寫字以來的夜晚,永遠是床頭燈下,獨自與内心對抗與世界對抗,終至和解,這過程既充盈又悲傷。我壓榨生活裡的水,提取结晶,它們猶豫而零散地落在纸上,——迷狂的青春、扭曲的愛情、花朵攀爬枝頭的過程、蟲鳥來過的千萬姿態……我的視角發生了變化,習慣探詢事物的背面,甚至五官也生發出冷竣的線條,游離物我,日漸沉默。 我從没愛上過詩歌,而它已是我間斷的自然分泌;我從没愛上過這世界,而它竟给予我那麼多,那麼多……山澗落花、僧廬聽雨、石上清泉、筆下風沙……我時常感到自己能夠幻變,騰挪於無形。小到成為螞蟻背上的一粒草籽,深到地心裡沸騰的溶漿,高到俯瞰眾生的悲憫,而身後,無論走多遠的路,甚至十年之久與分行文體隔絕,總有一堵可以倚靠的牆一路跟隨,那還是詩。於是我置身於這高貴的手工活兒裡,形容優雅,舉止散淡。 法國詩人讓‧貝羅也曾如是說:“詩歌中貫穿著一根火線:終止絕望,維繫生命”。我想我同樣找到了與内心與世界息息相通的火線,當我握至手心,夜幕四合,與每一個鲜活的文字互相燃燒,這一刻,上帝依舊會在注視,但眼神一定微含笑意……決審委員評語:尹玲: 第一首〈瑜珈的背面〉以深入淺出的語言、文字,充分營造瑜珈深思默想,靜坐思維得道之意境,全詩充滿哲理思考,讓讀者閱讀時深刻體會到精神從身體分離瞬間所能達到的瑜珈背面之境界,尤其是最末二句:「因為簡單,我將簡單的背面喚醒/因為輕,我將更多的重一一催眠」。 第二首〈慾望號列車〉描繪「我」、「你」、「他」、「我們」、「所有的人」於人世間在「慾望列車」上可能扮演的多種角色,經歷的階段,尋找車廂、座位,開往的方向,停靠的車站等,文字相當淺白,但滄桑意味濃厚,尤其末段。此詩題目與內容都非常特別,深入刻劃人生。沈奇: 本獲獎作品兩首。 其一〈瑜珈的背面〉,以瑜珈運動的內在體驗,深入到對個體生命跳脫社會角色,重返本真與空靈後的微妙變化,進而上升到對身與心的形而上辯證詩想,並以豐富特異的意象予以精微表現。全詩選材獨到,構思奇巧,語感別致,品質飽滿而深切,令人驚豔。 其二〈欲望號列車〉,以超現實的手法,象徵性的演繹,和不乏戲劇性的意象細節,將欲望與宿命的悖論予以獨自深入的詩性闡釋。雖個別語句有落入老套之嫌,但整體詩質純正穩健,不失為佳構有味之作。陳育虹: 〈瑜珈的背面〉寫練瑜珈的個人經驗。作者文字簡潔,氛圍掌控恰當,但瑜珈訴諸身心合一,其玄祕體會原不好說,作者的描寫因此也難比一些瑜珈行者的親證敘述更深刻。 〈欲望號列車〉首句「鋼針」「狂風」已經替「慾望」定調 ── 「動或不動都疼」的慾望使人畏懼。這過早的結論可能讓閱讀者失去往下探索的興趣。第三段「戰戰兢兢,欲罷不能」是成句,應避免;第四段「下一站叫皺紋,下一站叫白髮」等,弱在露骨;末段的說教企圖也減低了詩的靈動。詩貴於有一個可讓讀者自己填補、完成的空白地帶;許多好詩的結尾因此是開放的。開放的結尾像一條不見底的山路,更引人想像。但當然,這些都只是個人淺見。羅智成: 「瑜珈的背面」是一首舉重若輕或舉輕若重的詩作,談的是學習瑜珈的體驗與體悟。由於瑜珈是一種古老的印度修行技巧,本身就帶著強烈的玄想成份與抽象意涵,很容易被處理成故弄玄虛的作品。但是作者力圖反璞歸真,以最單純的態度來理解它。靠著對細微肉體知覺的追索與思想的解放或自由聯想,把一個難以言傳的身心靈的體驗,處理的既有內涵又貼合瑜珈的自在自然,這是高難度的成就。娜夜: 〈瑜珈的背面〉,從這首詩我們可以得出:一首好詩從來都是深入淺出的。氣息沈静,語調平穩,詞彙也並不複雜。想象力與感悟力微妙地平衡著……但一定是在别人停止的地方,繼續思想。 〈欲望號列車〉,個體的體驗,詩性的闡釋。但忽略了節制的力量。
(以上謹供愛詩者們參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