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宿便」不是便便乾燥,而是排得不夠爽!要夠暢通、清得夠徹底,務必照著做三天!!
2016/02/15 06:54:17瀏覽449|回應0|推薦3

14552934552858.jpg
便秘,對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本來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如廁。但當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沒有這個意思,怎麼蘊嚷就是下不來,你會馬上想到,呀,我便秘了。

14552934553279.jpeg

小張姑娘是個大二的學生,記憶中初中就開始了,剛開始是2~3天一次大便,後來間隔時間慢慢延長,到來診時基本都在10天以上才一次大便。平時根本就沒有任何要大便的意思,只是到後面肚子脹,吃東西少。她以為這是正常,也沒有用什麼藥,後來臉上長出了許多痘痘,一打聽別人都是一兩天一次,這才嚇得趕緊上醫院看醫生。小張是患上便秘了嗎?

便秘是什麼?糞便不排,或排出困難,這就是便秘。當然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兩次,還不能戴上這個帽子,我們看看真正的便秘標準是什麼?

國際標準:羅馬Ⅲ診斷標準。這是來自世界許多國家的專家組成的羅馬委員會於2004年制定完成。

在過去的12個月中,持續或累積至少12周並有下列2個或2個以上症狀:

  □4次大便至少一次是過度用力

  □4次大便至少一次感覺排空不暢

  □4次大便至少一次為硬梗或顆粒狀

  □4次大便至少一次有肛門直腸梗阻感或阻塞感

  □4次大便至少一次需手法幫助

  □每週大便次數少於3次,日排便量小於35克

  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腸易激綜合徵)的診斷標準。

這個標準簡單說,便秘就是不能日排,或經常排出不暢、不盡、不爽。

國內標準: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和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於1999年5月25~27日在山東省濰坊全國便秘診治會上制定。

便秘不是一個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含義,其包括:

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難。

2、排便困難合併一些特殊症候群,如:長期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完全感或需手法幫助排便。

3、7天內排大便次數少於2~3次。

與國際標準比較,國內標準要相對寬泛,但兩者內容相差不大。

依照這個標準,上面的小張符闔第3條,所以她確實是便秘了。

有個誤區要更正下,一些患者把大便乾燥等同於便秘,便不幹,只要排出困難都叫便秘。



如何清除宿便


最近新訪到一種簡便、經濟又有效的清除方法,發給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

準備:清腸前一天要吃清淡一點,不要大魚大肉,不吃不易消化的纖維,心情愉悅。準備好一壺開水,大概有六瓶礦泉水的量,放入兩勺鹽(湯勺平平的為一勺),攪拌均勻。十點左右睡覺,上好鬧鐘,定在五點五十,保證第二天早上能起得來。

過程:早上五點五十起床,喝一杯溫開水,活動一下,另外燒一壺開水用來兌鹽水。記得衣服穿寬鬆,冬季要注意保暖。準備就諸,在凌晨六點,身體排毒的最佳時間開始喝第一杯鹽水:用昨晚準備好的鹽水兌早上燒開的白水,600ML(相當於一瓶礦泉水的量),溫熱,鹽味和稍微鹹一點的菜湯差不多。因此,喝水應該講究技巧,如果小口小口地喝水,水流速度慢,水很容易在胃裡被吸收,產生小便。所以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滿口),吞嚥動作快一些,這樣,水能夠盡快地到達結腸,同時刺激腸蠕動。


說明:這種濃度不需要很精確,但是一定要保證有鹽味。因為有一定的濃度,腸道會當作血在流動,不會吸收喝下去的水,所以鹽水才有足夠的分量沖洗腸道,最後由大腸排出。為了加速水的流動,防止它在胃裡堆積,這時候一定要加上運動。最有效的是瑜伽三式,每式十次。

第一式:向上拉伸。雙手手指交叉相握,掌心向上,踮起腳尖,全身盡力往上拉升,瑜伽式的腹式呼吸十次,即吸氣時肚子外鼓,呼氣時收腹,這樣腹肌也能很好地參與運動。

第二式:雙手手指還是交叉相握,掌心向上,深吸一口氣,然後一邊呼氣一邊盡力往左伸展,直到氣呼完,再吸氣回來手向上,算一次,再一邊呼氣一邊盡力往右伸展。

第三式:雙手平舉,手心相對,深吸一口氣,左手彎曲向頸,然後一邊呼氣一邊把右臂盡力往右伸展,眼睛平視右手尖,直到氣呼完,再吸氣回來右手彎曲向頸,左手打開,然後一邊呼氣一邊把左臂盡力往左伸展,眼睛平視左手尖三式做完可以繼續喝下一杯。我做了幾次,第一次是喝第二杯水開始排宿便,直喝到十二杯水開排出清便(很清很透明),第二次是從第四杯開始排便,喝完十杯,第三次只喝了八杯就清了,所以說清得越多,宿便越少,你的腸胃越健康。

文章 引用: 愛經驗

引用 網址http://blog.xuite.net/p201201/10312/382451261

文章 網址http://classic-blog.udn.com/p100200/46871337  

 日誌用相簿21131075235.jpg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100200&aid=4687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