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似水年華
2010/06/19 10:33:40瀏覽563|回應0|推薦5
站在繁忙的世貿前十字路口等人。匆匆的行人與熙來攘往的車輛讓這個城市充滿著律動宇昂揚的生氣。這是台北,下午兩點。

從高雄到這裡接洽業務,朋友約在這裡見面。大概是車多,對方到三點都還沒出現。陳明等得有點心煩意亂,只好愣愣地看著街上奔馳的車子發呆,讓自己的腦袋暫時空白。

在陳明的目光意興闌珊地看著騎樓過往的行人時,一個胸前抱著嬰兒的少婦引起他的注意。當陳明瞪大眼睛認真看個仔細時,心裡一陣抽緊,那不是很久不見的趙玲嗎? 趙玲也看到陳明,老遠就定睛一直看著陳明,微笑一直掛在她充滿書卷味的臉龐。陳明一個箭步向前,果然是趙玲。兩人同時驚訝失笑,幾乎同時脫口而出:你怎麼會在這裡? 畢業七、八年毫無音訊,居然這樣不可思議地重逢了。

在大學的時間裡,陳明對趙玲有著莫名的崇拜。她是大家公認的才女,社團裡的小老師。趙玲常針對佛理在生活中的實踐作演講,對歷史有著新穎的見解。陳明剛進社團學習道理時,便對趙玲的博學多聞,對佛學精闢的了解,自嘆不如。因而常常問趙玲問題。趙玲也十分熱心地分享她所學給陳明。趙玲比陳明要大整整一歲,明顯地比陳明成熟、懂事,知識豐富又善解人意,常常替別人著想,像個大姐似的。有一回,陳明的腳踏車不見了,趙玲將她的腳踏車借給他,自己走路回家,陳明後來才知道,趙靈須要走一個小時才回得了家,心中懊悔不已。

陳明嘗想,如果沒法懂得那麼多,那麼把她娶回家,到也是個不錯的想法。鳳凰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在畢業的最後一年裡,陳明還是不知道該用甚麼方法讓趙玲了解他的想法。其實,陳明心裡更怕大家知道了他的想法。對趙玲好的人很多,陳明是一點把握都沒有。畢業在即,陳明鼓起勇氣打電話給趙玲,才知道研究所的學長已經向她表明心意,同時也決定公開交往。陳明悵然若有所失,但也明白這是個美好的結局,所以也就若無其事地向她道賀並且祝福。

在畢業離校的前夕,大家都已有了自己的前程。陳明也考上研究所,繼續學業。趙玲則決定先去工作存錢,然後到國外去研讀她有興趣的哲學。離別前夕的聚會,趙玲顯得落落寡歡。陳明瞭解,這一畢業,未來幾年將是她人生的試煉。學長當兵去了,自己還不知道能否完成理想?

三年後,陳明已碩士畢業並有了固定的工作。某一日的傍晚,陳明在台北街頭,居然撞見要回家的趙玲。於是兩個人便一同晚餐,說起三年來的種種。原來趙玲果然拿到留學獎學金,即將負笈前往,從碩士念起。陳明有意問起學長的消息,趙玲淡淡地說他當完兵後也出國念書了,現在彼此就靠信件聯繫。「交往那麼久了,為什麼不結婚呢?」陳明問。趙玲笑笑,念完書再說吧! 陳明搬指頭算算,念完書都幾歲了。真是好事多磨,陳明安慰著趙玲說。

趙玲問起陳明的近況。陳明搔搔頭,兩手一擺,笑說自己還是單身漢一個,努力工作賺錢,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將來也許成家,過著平凡的日子吧! 趙玲說其實這是最好的。那一晚,兩個久未見面的好朋友一直聊,聊到店家打烊,趙玲堅持付帳請客。她還是和以前一樣,像個大姐似的。兩人並肩在黑夜裡走了一段路,陳明大膽地握起趙玲的手,要她多多保重,期待來日再聚。趙玲眼眶裡竟泛著淚光。陳明望著趙玲身影消失在黑暗中,只覺得此去要再見面的機會真是十分渺茫了。

日子像流水一樣的過去,在與趙玲分別後的七年裡,陳明也終於相親成家,為人父,終日為家、為孩子奔波。他曾經想過給趙玲捎個訊息或者寫個卡片問候,但終究沒有寫。海角天涯,寫些甚麼呢? 傳統的客套話也無法表達他的想法,寫些心裡話則徒增傷感,就讓記憶成為記憶吧!

眼前站的不正是她嗎? 她說兩個月前才學成回國,並且也已應聘至大學任教了。陳明衷心地恭喜她,也逗逗她懷中的嬰兒。原來她已經有兩個男孩了。陳明問起學長在哪裡高就? 她說她已許久沒和他聯絡了。她在三年前與同是留學生的先生結婚,夫家就在附近,趙玲笑著指給陳明看。今天要不是到姐姐家,也不會出來碰到他了。

陳明驚嘆於一再和趙玲的巧遇,更感嘆於命運出人意料的變化。學長和她那麼相配,但終於沒能在一起。原本以為永遠難再見到的朋友,居然這麼輕易地重逢了。趙玲關心地問陳明的近況,也問起陳明太太的種種。兩人說著笑著,輕描淡寫地好像在說昨天發生的事。天曉得,也許每一步走來,都是銘心刻骨般艱難!

陳明等候的朋友來了之後,和趙玲匆匆話別,也相約再見。回程的飛機上,陳明望著窗外燈火輝煌的城市,腦海中不斷湧現趙玲的影子。青澀的年代之所以令人懷念,因為它充滿希望與挫折,天真與成長。年輕時常要在錯誤中學習,可惜年輕只有一次的機會。陳明想起他高中一位早逝的老師深富哲理的話: 「沒有甚麼路是最好的,因為你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既選擇了走這條路,便無法走那條路,因為生命無法重來。」當年如果如何如何的話,現在應該會如何如何的想法,其實都改變不了現在的事實。陳明心裡明白,這輩子都會把趙玲當成最重要的朋友。過去的日子帶來成長,讓陳明更明白自己的責任,更穩健地繼續人生的旅程。陳明想,在奮鬥的過程中,能夠有美滿的家庭及相互了解的朋友,這就是最好的了。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wen2010&aid=414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