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嚴島神社市立祭舞樂@宮島
2013/09/02 11:01:47瀏覽545|回應0|推薦1

宮島觀光網頁提供的嚴島神社舞樂相關介紹
http://www.miyajima.or.jp/culture/culture_bugaku.html



計劃去日本玩前,逛觀光網頁,意外發現時間上有遇到神社祭典,
於是很開心地把他納入行程中~看之前跟看之後其實都搞不清市立祭是要作什麼,
因為網路上對這記點的介紹不多,只是看到說有舞樂~而且有<陵王>!!!於是就心動了....

雖然很小就知道有蘭陵王這傳說的美男子
但真正感興趣的開始是因為騙錢的少女遊戲遙久時空系列的電影"舞一夜"


電影主題曲,裡面可以看到卡通版陵王,歌很感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RK65JL4NPY


官網上講9點開始市立祭
於是我們早早就前去神社卡位
結果一開始很多位子~要坐第一排也是可以的~

舞台的後方就可以看到水中的大鳥居
舞台左右兩方掛滿彩色布條的地方是給樂師們演奏的地方
舞者會從長長的走道轉進中央舞台
右下方的明信片組合是在神社的寶物殿中買的(水彩那張是另外紀念品店買的)
明信片盒子裡面有介紹各張明信片舞樂的解說
右下角綠衣紙面具的讓我覺得很面熟
原以為是電動遊戲大神裡面出現過,又想是方相氏嗎?
搞了半天不是....是"神隱少女"啊!!!!
(http://hiroshimakagura.at.webry.info/200801/article_9.html)

差不多九點五分時
神社的正殿傳出了樂聲

                                     最左邊坐了一排的樂師,演奏的音樂讓人安靜了下來

只有相機不斷喀擦的聲響

中間進行的儀式看不懂

有點像很忙碌地在進貢食物等東西給神明

端盤的主角他的行動非常的優美流暢

看的我都忘了錄影...

他移動的方式不是跟一般人一樣的走路方式

有點像半蹲(?)不知怎麼形容

奇怪的姿勢~但沒有多餘動作~俐落地進行一切

第二張照片是名信片盒的背面

寫明了一年中那些日子有會舉辦舞樂的祭典

市立祭是在農曆六月五日

他的五首獻神的舞樂為(結尾用的長慶子沒有舞,只是結束舞樂用的音樂~)

振鉾・萬歳楽・延喜楽・蘭陵王・納曽利・長慶子

舞樂在正殿儀式告一段落後開始

開始時間差不多快10點了

開頭的"振鉾"隨著音樂開始

先從一邊走道進來一個拿長矛(?)的橘衣舞者

慢速舞移一陣後離開

又從另一邊走道進來一樣拿長矛的綠衣舞者

一樣跳一陣後又離開

(橘衣的舞者,不知是太悶熱還是太不爽大家一直拍照沒安靜靜看,臉非常之臭...orz)

接著在兩個同時由兩方往中央進來共舞

這段開頭是要消災避邪清場用的舞~

再來是第二個曲目

萬歲樂

是一個看起來相對有經驗的中年大叔跟臭臉青年一起跳

這段讓我看的時候有點困擾,衣裝有點不一致,想說是故意還是不小心,後來想應該是青年連

跳衣服亂了...

根據書上說明

萬歲樂相傳是隋煬帝和日本用明天皇等人所作.傳說在唐朝只要是政治清明的時候,就會有鳳

凰飛下來,口唱"賢王萬歲,賢王萬歲" 其後人們把鳳凰的歌唱編成曲子,把牠的舞姿編成此舞

,因此曲調偏歡快.表演時舞者要頭帶鳥甲的裝飾

(but我看不太出來現場舞者有戴這樣的頭飾啊~而且明信片跟書中都說此舞是4人跳,不曉得

為何現場只有2人跳...

後面跟萬歲樂相對的舞"延喜樂"也是4人制,不曉得有沒有配4人還是跟著用2人?沒看到所以

不清楚...)

題外話,講到萬歲樂就會想到多年前迷過好一陣子的動畫"御伽草子"啊

裡面充滿謎跟魅力的男主角的假名就叫萬歲樂,而且卡通裡他也跳舞跳得很美(淚)

因為沒想到舞樂這麼晚開始,加上要逛的景點還有很多,時間上不允許看完舞樂

於是沒有看到<陵王>就走了,後來逛完一圈又回來附近時,往舞台那看去...

居然是"陵王"!!!!趕快遠遠地照了一下,就努力睜大眼看~(站在遠處樂聲還是很清楚

~)這曲目屬於走舞,相對於前面屬於平舞的萬歲樂跟延喜樂,動作是比較大~(曲調感覺也比較

熱鬧點)

還有看了半天看不出表演的所以然很正常

有些舞樂雖有明確故事劇情但是舞者的每個動作並不會表現出特定含意

所以觀賞重點在於欣賞他們流暢的舞姿

充滿特色,歷史,異國感的服裝,面具

音樂也是~(好像是在看日本陰陽師電影~源氏物語或平安時代背景的作品時會聽到的背景音

樂XDD)

以下是我參考的三本書(圖文豐富)對舞樂神樂有興趣者但又不懂日文的人可以參考

中間哪本還有cd(不過是歌舞伎能劇佛教音樂什麼都有的混合cd)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ooiooo&aid=83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