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6/05 17:39:03瀏覽1277|回應0|推薦4 | |
有這樣的說法,中國剪紙的發源地是在中國的西北地區。比較出名的有山東和陝西兩地的剪紙。剪紙是平面的紙藝,以折疊的色紙用剪刀剪出對稱或整體線條相連的畫面。目前已發現的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剪紙作品,是1959年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村出土的陪葬品,據考証為公元551年間,南北朝時期的團花剪紙。其中之一的圖案分十層,是十六組的中心對稱圖,即使在今天要製做,也很不簡單。剪紙和紙札藝術在隋唐時期已發展成獨立的藝術品種,多是用在美化生活和民間習俗的禮儀上。詩人杜甫的《彭衙行》中就有「剪紙招我魂」之句。古代的節日喜慶,也有︰七月初七,「剪紙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置之頭鬢。」、「立春日,士大夫家,剪紙為小幡,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錢,春日生以戲之。」。歐洲著名野獸派代表畫家瑪蒂斯(Henri Matisse)晚年迷上了剪紙,創作了大量「現代」式的剪紙。他曾感嘆︰「一把剪刀是一件如此神奇的工具。這些我用來剪紙的紙張也是如此賦有魅力… …為甚麼我沒有早一點想到(這種技法)呢?」他還說,直接在色彩上剪出形象「使我想起雕刻家在石頭上雕刻」。 紙札,又稱彩札,多是配合著預先做好的竹的基本支架,黏貼上紙張的立體紙藝,像風箏、紙扇、紙燈籠、油紙傘、札彩等。「札彩」,就是民俗中用於儐儀上的紙人,或是用來梵燒給死者的物件。春秋時期就有「紙人赦活」的說法,說的是晉國大將魏仇的兩個兒子魏甘和魏顆,以紙札的人形換取活人的性命。 這些是中國人至今普遍較為熟知的紙藝。 中國當然也是最早產生摺紙藝術的地方,可一直沒有長足的發展,要說到摺紙藝術,世人們,尤其是西方國家,都會一致認定日本的Origami。 (三)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