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5 01:35:31瀏覽1844|回應1|推薦22 | |
引用文章南禪七日---之第二講重點整理 990922中秋節(三)共修 《南禪七日》第三講 隨手紀錄 (括弧內是補註師父所言,所指師父是四寶師父) 1. 真正要想證道得定的靜坐---毘盧遮那佛的七支坐法。 2. 我們身體什麼氣脈都容易打通,真正難通氣脈的是「雙腿」。 3. 我們身體的背脊骨,不是直的,是圓弧形的,同地球物理一樣,這個宇宙間的一切東西都是圓周的。世界上沒有直線的東西,因為宇宙都是圓的,人所謂直線,是把圓的線條切斷了,好像是直線,但沒有真的直線。 4. 太極拳的「涵胸拔背」兩個肩膀骨節脫開自然胸就含了叫「涵胸」。 5. 道家: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先天」是代號,「虛無」念頭完全空了,清淨到極點,它生命、身體的功能就自己撐起來了。 6. 一般靜坐結「大三昧定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個大拇指對著,但是道家後來相傳,譬如一貫道,不用這個手印,叫「捏太極圖」也可以,這個手印手的花樣,有好幾百個,譬如以前唱京戲的「梅蘭芳」的手勢叫「蘭花印」, 實際上「梅蘭芳」學的是密宗的「亥母菩薩」手印。手印是代表身體裡頭氣脈的變化。 7. 求學問修道要「明師」不是「名師」! 8. 有些人明明年紀有了,但你看他外相上好像不老,但有一個地方沒法隱藏,就是「脖子」,一看就老了,因為年齡逃不過脖子,但是若你真修道作功夫,氣脈打通了,同樣有辦法! 9. 靜坐時,頭部的部分,要收下顎,頸部的兩條動脈管就好像是「油管」,你愈發脾氣、腦筋愈用的時候,它就越粗起來,因為腦裡頭需要血液幫助,都由這兩條管路供給,所以非常忙碌!所以打坐的時候,頭擺正、下顎一收好,端容正坐,就慢慢把這兩條動脈管壓住一下,使它慢慢習慣了,血液慢慢流動,氣血也慢慢地靜下來。 10. 佛告訴我們要舌抵上顎,舌頭是輕輕向上面翹的,上顎不是在牙齒的根根,是往牙齒的根根再進去一點,這裡有一個穴道可以扎針進去的。 領與靈之見解 http://blog.udn.com/omhon/650475 玄圖&壇城&氣場&證量 http://blog.udn.com/omhon/2126161 11. 打坐時最麻煩的就是「眼睛」。 「寒山大師」的詩:「面有雙惡鳥,胸有三毒蛇」。 他說我們人啊,臉上有兩個最壞的鳥,就是兩個眼睛,東看西看給你出問題、引誘我們,都是從這裡來;心裡的三毒蛇,就是「貪瞋癡」害死我們。 所以「眼睛」按照佛法的傳統的規定,是半開半閉的,道家書上用這個方法,定了一個很好的名稱,叫做”垂簾”,像簾子一樣掛一半。 小乘的學羅漢道的眼睛,視線約腳步往前3步;大乘的菩薩道,眼睛視線約5步,不是在看,也不是全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見若不見,但是我始終主張現在人不要用這個方法,建議全閉著,因為現在人從小到老,眼睛使用的一塌糊塗,已經毀壞的差不多了,幾乎每一個人都帶眼鏡,太可怕了!所以你儘量給它關起來修養修養再說吧!但要注意,閉著不是睡覺喔! 12. 要注意打坐的時候:不要面帶死相、不要掛一個討債面孔,因為你的腦神經永遠不會清淨,所以要「喜笑顏開」!學佛是四個字「慈悲喜捨」!你內心如果沒有做到,就假裝嘛!外相笑咪咪的好像很慈悲,要學外國人動不動就哈囉哈囉How are you?永遠笑咪咪的! 慈悲喜捨的晉階 http://blog.udn.com/omhon/3670275 (師言:如果不知「慈悲心」如何起,那怎麼辦呢?就從「柔軟心」開始。先從內心產生一種喜悅一種微微的喜悅心,然後慢慢的就會釋放慈悲的能量。) 所以在「首愚法師」「十方禪林」那,我就定了好幾個穿衣鏡子擺在禪堂裡,你自己對著鏡子看吧,看你自己那個死相要不要得?免得我管你! 13. 人生難得一笑,這一笑啊,頭腦神經整個放鬆了!笑是多種不要錢的維他命,多吃可補身體的,多笑身體可健康的!千萬別露出死相! 藥引子 http://blog.udn.com/alon9212000/4403046 14. 打坐一定要座墊。 15. 「香板」在過去禪宗叢林裡頭是沒有的,是清朝以後才有的,「雍正皇帝」發明的,他是一個大禪師,是當年他「打七」當住持時,一個和尚參禪沒有開悟,「雍正皇帝」希望他馬上開悟得道,然後看他這樣用功也不上路,「雍正皇帝」就給它一口劍,說道:「我告訴你,七天以內你要給我開悟,不開悟,就自殺!不然我就拿這劍殺了你!」這和尚就真的被逼到開悟了。後來把木頭做成劍形就叫做「香板」,是這樣來的,不是真的拿去打人的。 出家人頭上的「戒疤」也是從「雍正皇帝」開始的。 16. 靜坐就是「靜」,想一個「辦法」或「守䆻」或「參話頭」或做什麼功夫,任何一個辦法加進去就已經不靜了,這是一個大原則。 17. 真正的禪定,大原則講四個字---「行住坐臥」都在定中。 18. 生命的自性裡頭一切智慧都具備,所以「六祖」開悟了以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19. 《六祖壇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兩字怎麼解釋?這是唐代的土話,是翻譯成「哪裡知道」不是「哪一個時期」! 20. 「禪」:是梵文的翻音,梵文原來叫「禪那」。「禪那」的意思是”寂靜”。佛法進入中國怎麼變「禪定」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到了中國以後,與中國本土固有文化---儒家、道家思想混合了,「孔子」的得意弟子,得法的弟子「曾參」,「曾參」著了一本書叫《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從周朝開始六歲入小學,先要學掃地、洗碗……所謂學灑掃應對,到了十八歲入大學,長大了,要學習做人,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什麼叫「佛」?佛的意思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大學》也一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覺 「在親民」---覺他 「在止於至善」---覺行圓滿 道玄之門實修精進三年計畫之重點功課 http://blog.udn.com/omhon/4413729 那要怎樣做到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要「止定靜安慮得」的一套功夫下來,同講修養佛學是一樣的,所以後來中國的翻譯,把「禪」跟《大學》的「定」字連在一起,就稱為「禪定」了。 21. 「禪定」兩個字到了唐朝,「玄奘法師」從印度回來重新翻譯經典不滿意「禪定」二字,又再把「禪定」翻成「靜慮」。 22. 「守竅」是道家的,「偏差的道」叫「旁門左道」,「能守者」是「心」; 「所守者」是「竅」。(不執著於相謂之守) 譬如念佛,為什麼禪宗到了後世要參一句話頭「念佛是誰?」這是明、宋以後的禪宗了,已經變得一塌糊塗了,喜歡用「參話頭」,到了明朝、清朝就參一個話頭「念佛是誰?」 「話頭」分為「有義語」跟「無義語」。「話頭」以現在話來講就是「問題」譬如「念佛是誰?」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所念的佛號,「能夠使你動起念的那個是什麼東西?」所以說「念佛是誰?」你可以說念佛是我啊!那「我是誰?」問題來了,我是這個肉體嗎?還是什麼東西?一路追下去,這還不是參「念佛是誰」的方法,不過是一路追話頭追下去! 那麼「守竅」跟這個「念佛」同什麼一樣道理?你那個意識守到身體的某一部分,能守的是這個現象,能守的那個東西找到了,那個才是道,才是佛!不要在這個肉體上搞了!你要問我為什麼女生不能守丹田?女生跟男生不同嘛!你要是學醫的,我就痛痛快快畫一張圖讓你了解,因為在這裡很嚴肅的宗教場所,男女的形像身體就不同嘛!什麼叫守不得?譬如你練武功,練這個膀子,你天天看著它練,半年之後,這個手就特別粗,這是講「守」。打起坐來守這裡,充血在這裡,一充血這個堤防一崩就不得了,就這個道理!所以假使守「上䆻」年紀大了,一守血壓就高了,一看,紅光滿面,哎呀!真的有「道」啊!那一臉紅光是血壓上升啊!上升到一個程度,腦充血一下就……無疾而終…當然得道了!所以守上䆻也不能的。 (師父也說,生活中常見有些人鼻子紅紅的,就是因為「意念過重」「思維過多」而導致,布袋戲中的「秦假仙」是最明顯的一例) 23. 現在我們一般先不講禪宗怎麼參話頭!一般都講「念佛」。我是非常贊成大家念佛的,很多人誤解說「南老師最討厭”淨土宗”」,我說沒有這話,我最崇拜”淨土宗”、提倡”淨土宗”,但是我不常講”淨土宗”,”淨土宗”是很了不起,”淨土宗”是大密宗,秘密,也是大禪宗,也是大止觀的方法,不過大家不能隨便唸。「南無阿彌陀佛」第一要注意,不能唸成「南無ㄜ彌沱佛」不可以的,要唸「南無ㄚ彌ㄉㄚˇ佛」。 「ㄚ」跟「ㄜ」呢?這要學過梵文華巖經的字母「ㄚ」開口音:嘴巴張開,舌頭是平正的,心平氣和將這個聲音發出去「ㄚ~~ ~~」 世界上的一切東西:生、發、出生、發展,只有這個聲音。你看任何一個小孩生下來,第一次開口學講話,ㄚ...ㄚ...ㄚ的;「ㄜ」是下墮的、向下沉的。所以是「南無ㄚ彌ㄉㄚˇ佛」。 「南無」你照「廣東話」就對了,為什麼用「南無」兩個字啊?後來「密宗」不用「南無」用「南謨」。我們中國的國語,唐朝的國語就是廣東的客家話,所以後來唐朝亡了以後,政權轉移了,向南方走,因此稱南方的人叫「客人」,所以變成「客家」了,廣東話、客家話、閩南話是宋朝的國語,那個「無」字都讀「謨」,所以唐代的叫白話翻譯梵文,「皈依」兩個字並沒有翻它意義,不叫「皈依」,就翻音「南無」,所以「南無」兩字也是「皈依」之意。 (師父曾說:南無,是恭敬,是皈依,是自淨其意;南無,是「出」與「入」的通關密語 ;南無,是三心 ;南無,是一切無量義...... ) 「阿彌陀佛」「阿」是梵文,剛才講過了,我告訴你們,大家喜歡修密宗、唸咒子,世界上真正的咒語發音有個普賢如來「根本咒」,我現在傳給你們,不灌頂,你們也不要我頂灌就可以了!有三個音。 「嗡阿吽」宇宙人類萬物就是三個根本音。 「嗡」(ㄨㄥ)你們課本上唸「「唵(ㄢ)」」,為什麼會唸成「「唵(ㄢ)」」呢?因為唐代的翻譯密宗,梵文翻過來「嗡」,後來到元朝蒙古人一唸就「嗡~(帶一點鼻音)」,再到漢人又翻譯蒙古人的音,就變成「唵(ㄢ)」就這樣了,應該是唸「嗡 (ㄨㄥ)」,喉嚨帶鼻音衝到腦部打通腦部氣脈,等於敲鐘一樣,咚~ ~。 「阿」胸部的音。 「吽」丹田的發音。 (師父說:一切咒語的根本都從「嗡啊 吽」「根本咒」演變而來。像是 「嗡」是地球滾動的聲音,是一個「圓圈圈」的現象。 「啊」是平開的,是一個空間。 「吽」是「豎」的,往下沉的現象。 這三個一結合的時候,就出現一個「法輪」的現象。 「根本咒」即是一個法輪,是一種證量的運轉。) 20090227第五堂課(鬆身、問訊、禮佛、靜坐)-----根本咒 的妙用 http://blog.udn.com/omhon/2697019 《金剛經說什麼》第二堂課<法會因由分> http://blog.udn.com/omhon/3760914 就是打通腦部、胸口、丹田所有的氣病、氣脈,所以”淨土宗”念「南無阿彌陀佛」的「阿」,它的意義就是「無量無邊」;「彌陀」是「壽與光」;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壽佛」→「無量光無量壽」。 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之間,有什麼光能、光源、不動、不生不滅,無量的壽,時間,光……我們講了半天,並不是講淨土喔,還是回轉我們剛才的「靜坐」,就拿這句佛號來,修淨土的人就告訴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看哪個做得到?念佛沒有唸到一心不亂,非定也;所以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者就是定,「一心不亂」誰能夠做到?真做到了,兩條腿盤起念佛,出聲也好,不出聲也好,念到了只有這一句佛,身體也忘記了,腿也忘記了,思想一切都清淨了,忘記了,就只有這一念,念到了最後「阿彌陀」「佛」都沒有了,一片空靈,也無身體、也無我,那是「定」的境界。很簡單,學佛只要去做到,但是誰也做不到! 現在最大的痛苦,大家就是覺得心裡靜不下來,腦子不能靜下來,對不對?用什麼方法使心真正靜下來、定下來,忘我忘身?如果真做到這樣,你一天只要一次能夠做到,等於你吃補藥三年!一秒鐘都做不到!怎麼樣做到呢?你要問問我囉!什麼時候告訴你呢?我也要吃飽了肚子才告訴你啊!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