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極九曲鬆身法---進階版的動功一
2009/09/15 22:44:59瀏覽3147|回應1|推薦30

引用文章20090508第十四堂課 --- 禮拜「八十八佛」( 五 )

太極九曲鬆身法---進階版的動功一

此後!澎湖共修皆以此為準

2009/09/11週五晚2130共修鬆身法、靜坐。

講師:四寶。

課程:每週定課。

人員:四寶、明香、美花、阿彩、鳳鳴、彭彭、瑩瑋、

桓甄、志誠、永和、明富、淑珍、昭珂、耀澎 (13

流程:

()  身:由四寶帶領進階版動功(一)一遍。

()  坐:以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為緣起60分鐘。

   課程整理:

太極九曲鬆身法動功一進階版如下:

口令:

一、預備勢:

自然站立,兩手掌平貼大腿外側,自然呼吸。

二、站樁:

1、無極樁動作:

(1)、併腳站立。

(2)、合掌持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

(3)、調息---鼻吸口呼三次,鼻吸鼻呼九次。

2、太極樁動作:

(1)、接前動作,重心交左腳,開右腳跟。

(2)、重心交右腳,開左腳與肩同寬。

(3)、鬆腰坐胯,屈膝圓襠,背誦【鬆身要訣】。

(4)、調息---鼻吸口呼三次,鼻吸鼻呼九次。

(5)、起立。

三、動功一、十二經絡篇。

動作要領:先順轉後逆轉,先前後後,先左後右。

第一節、頸部運動:各18

1、左右旋轉。 2、前後點頭。

3、左右側點。 4、左右轉頭(通上三輪)。

第二節、胸部運動:各18

1、 橫肘擴胸、散掌。

2、 虎口擊穴(通手三陰經)。

第三節、腰部運動:各18

1左右轉腰拍擊帶脈。(眼睛往後看另一側足跟)

第四節、肩部運動:各18

1、前後聳肩。(1)由後往前。(2)由前往後。

2、左右車輪手。

    (1)左手向前、右手向後,往上轉手時吸氣,往下轉手時呼氣。

    (2)右手向前、左手向後,往上轉手時吸氣,往下轉手時呼氣。

第五節、肘部運動36

1、預備式。

   (1)鬆腰坐胯,屈膝圓襠,

   (2)左手掌心於左胸前上托,右手掌心於右腹前下按,成雲手預備式。

2、內外雲手。

(1)   兩手由內往外雲手。

(2)   次由外往內雲手。

3、陰陽托按掌。 以雲手預備式,上下來回托按。

第六節、腕部運動:各18

1、前後甩掌,以手腕為擺動點。

2、左右開合。

3、內外旋掌。先由內往外旋掌(),後由外往內旋掌()

4、順盤掌(右上左下)36次。

5、逆盤掌(左上右下)36次。

第七節、胯部運動:各36

左右對掌轉胯。(通下三輪)。

   (1)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順轉胯骨以瀉邪氣。

   (2)左手在上,右掌在下,逆轉胯骨以補正氣。

第八節、膝部運動:各18

(屈膝,坐胯,手心輕按膝蓋,肩膀放鬆,臀部下坐,眼視足大拇指)。

1、膝蓋併攏,於水平面上順時轉動。

2、膝蓋併攏,於水平面上逆時轉動。

第九節、踝部運動:各18

先左腳後右腳

1、單提腿,約30 |\

   (1) 由內往外轉踝。 (2) 由外往內轉踝。

   (3) 前後翹按。 (4) 左右平擺。

2、單提腿轉膝,約90

   (1) 先由內而外轉膝劃圓。

   (2) 後由外而內轉膝劃圓。 

3、單提腿,約30 |\

   (1) 左腳蹴、蹬、踢、踹。

   (2) 右腳蹴、蹬、踢、踹。

註:

九次鬆身與十八次鬆身的身心覺知差異,

九次鬆身,整體功法證量作用於腹輪,啟動自療修復系統。

十八次鬆身,則作用於上三輪,可清淨神識,安魂定魄。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3320575

 回應文章

玄靜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師父?
2009/09/16 09:01
第六節腕部運動各18次是指前後甩掌、左右開合、內外旋掌這三個動作嗎?
四寶(omhon) 於 2009-09-16 10:16 回覆: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