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0 15:26:15瀏覽2569|回應46|推薦30 | |
W,留於訪客部原文如下: 2009/01/21 10:53 書中最後一詞是『煩惱』,課程結束後,煩惱亦隨之結束。 煩惱 怎麼來的? 與學生研討佛法豈非人生一大樂事! 四寶(omhon) 於 2009/01/22 10:12 回覆: [煩惱]一詞,是書中第384頁所寫, 巧合的是與八八六十四卦的384爻同數, [爻]雖無吉凶之義,卻有吉凶之相。 若能離相!則爻爻清淨,百八煩惱(塵垢)轉菩提。 ------------------------------------ W,留於訪客部原文如下: 2009/01/23 19:19 [爻]雖無吉凶之義,卻有吉凶之相。 邏輯上 無 義 而 有 相 ? 好比無因而有果? 真如是? 以爻之有相 欲入佛法之第一義地 能否? 以有相之法解事 談佛法無上大義 ? 何不心上用功 多所著墨 趣無為之次地! 捨眼相 捨耳相 ........乃至捨身相,捨盡一切相. 若十之八九之力於相上用功 欲達無相 非大智者 難也! 師可 ! 凡夫大眾亦可? 四寶(omhon) 於 2009/01/26 13:45 回覆: 爻如天地,隨其所在,無為無不為。識者方便而離相。 佛法不可說,行之文字,出於音聲皆是方便,如爻之陰陽。 心上用功亦是相上取事(法界相唯心造), 佛可、師可、大眾亦可, 觀其相,師其行,而不著於內外。 --------------------------------------------- W,留於訪客部原文如下: 2009/02/09 18:30 爻如天地,隨其所在,無為無不為。識者方便而離相。(1) 佛法不可說,行之文字,出於音聲皆是方便,如爻之陰陽。(2) 心上用功亦是相上取事(法界相唯心造),(3) 佛可、師可、大眾亦可,(4) 觀其相,師其行,而不著於內外。(5) 老朽以為,相上取不取事,在於生命態度與人生哲理是否捨相! 與在何處用功並不相關.(一) 心上用功亦是相上取事(法界相唯心造),這是針對已了悟無生之智者方可如此論述, (二) 若捨相,心上與身上用功都行也都需要.若不捨相,任何用功都難登大雅之堂.. (三) 若未了悟者,不在心上用功,豈不是落入無記空之大忌. 而保任與否,難道不是在心上用功. (四) 老朽以為內心之觀念是為師者須時時刻刻提醒徒弟之處,不然人生諸事不知如何運用"無為"去對待時,豈能敞開佛法之大門. (五) 路過許多修行網站,貴派甚為有趣,對"鬆身法"總覺應有其奧秘之處, (六) 但心法論述,卻不見佛門之起疑與了悟對貴派之子弟,真能起覺悟之用? (七) 也許大修行者之弟子在心上用功處,最多是"無為"與"淨信"這兩個名相,其他.可能沒哪麼重要吧.............? (八) 感謝w善知識對四寶的抬愛,總結回覆如下,敬請指教。 (1)、爻先有相,而後有義,而相之先,必先有念而後成其相。爻之相,包含有為無為,以判別者之認知位階定之,先知者以離八卦、離四相、離陰陽,而斷爻之義,是離有契空,自可入佛法之第一義。此即是金剛經意,是相(現象界)、非相(法界)、實相(真如界)之真實意。離四相之義在其中矣。 (2)、法華經說的是一實相印,文中所述之三車,即是離相之方便法。 (3)、覺林菩薩偈中亦提到、、、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4)、此是努力目標方向,心佛眾生不二。 (5)、世尊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生命態度與人生哲理,一以身論一以心論,隨時隨地皆須相互觀照,方能融入生活而在生活中契入佛法真義。 (二)、若欲行覺他、度化、慈悲眾生,就得有離法我相之認知與能耐。愚努力學習中。 (三)、的確如是,此亦是愚所強調之,捨、離、空、空。 (四)、保任與否?身心靈皆須須臾觀照,如金剛經中之善付囑、善護念、、、 (五)、無為觀念,非是不為,是不著意執取現象,而於生活中亦如是,命中有時自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六)、鬆身法共分三個部分,一是十二經絡篇,一是奇經八脈篇,一是調息篇,三者皆有形、氣、意、靈,粗中細微之要求點,此功法的落實點,在於成就行禪,功法操作當然離不開心法論述與了悟驗證,可散見於其他文章中。 道玄之門的首要條件如下:三心四功信願行,朗朗乾坤任翱翔。 三心者:恭敬心、清淨心、慈悲心,亦即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心法。形、氣、意、靈,即是身心調攝之次第,由粗而中而細而微,進而捨離四者之覺受而入於微乎其微之空相。此亦是把法華經經義{微細之義}融於功法之中。 有興趣可暢談,無任何代價。 (七)、修行之路非是一蹴可成,如滴水穿石,十年見功。 (八)、佛陀示現五時設教可分為自覺與覺他部分, 自覺部分:依鹿苑時(阿含)、方等時(大乘)、般若時(空性)。 覺他部分:華嚴時、法華涅槃時。 而道玄之門修行次第依上述所定之法仿效之, 道玄之門的方向是圓滿過去世的願力。 無為與淨信是方法 非是道玄之方向, 而鬆身法更是初修之善巧方便。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