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洛夫 雪落無聲
2020/12/04 22:07:06瀏覽269|回應0|推薦0

有幾位前輩詩人著作會想多收藏,如偶像周夢蝶、一次買足的商禽全集與楊牧詩集三冊,這三位都有編者為其整理出版,而著作等身同樣也寫了一輩子的洛夫,就完全隨緣了。

閉嘴最早邂逅洛夫的詩集是《因為風的緣故:洛夫詩選1955-1987》,還在文學啟蒙的我,其實不知道這本是他寫詩三十年來的精選,當時便對〈霧之外〉、〈煙之外〉的情語及「此信你能否看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務必在雛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趕快發怒,或者發笑」的寫作力道與情緒所震撼,「然後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這些詩句如刻於心中,一旦想起總迴盪心房不已。

  偶然在文藝營買了他們家出版的《漂木》,用了五個多月、一整個學期的時間乘著不朽之木漂浮在洛夫的精神河川。闖蕩下遇到無法閃避的冰山障礙,語言上的幽玄,一尾瘦小的鮭魚,遲疑哪條「路」是正確的

「其實,我們從來不知道回家的路

路在雲中

在閃爍的星光中

在狂濤中

有時又藏在細碎的浪花裡」

畢業多年邁入中壯年,那無奈的感觸,常常夜未深就在床上啜泣,我的路,盡在淚海中蒸發掉了。

上了研究所,一次回高雄,住鳳山的學弟說學校對面開了一家二手書店,在御書房的後面。老闆很用心,在每本書都貼了一張類似藏書票的小紙,畫著一小妹仔展書思索,傳遞文化知識的同時,亦讓我日後還能知道這本書的由來。

《雪落無聲》就在瀏覽中遇見了。

封面採用洛夫提的書法,是行亦或草,「無聲」兩字連成一筆,更用了靛紫、群青、草綠等色裝飾,在二十世紀末能有如此脫俗的書封,顛覆我對爾雅的印象。

雪落無聲也讓我看到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洛夫。

詩集起於王維終於杜甫,兩位都是盛唐詩人,前者歸為田園自然詩派後者寫實社會派,要說按照寫作時間編排也不是,但這種用王維的禪思引詩友進入,到最後拜訪詩聖的故居,覺得很有意思,洛夫的尊敬緬懷之情外更多詩人彼此間惺惺相惜。〈杜甫草堂〉前的小序,寫洛夫自己兩度走訪草堂,是對大師的瞻仰與「歷史性的詩心交融」。

在研究所時期,感覺現代詩人書寫杜甫比李白還多一些,由於讀過的詩集僅有陳黎寫的,故不敢妄加斷論,但當我讀完洛夫的這首超過百行的〈杜甫草堂〉時,當時猶疑不確定感頓時消除。

杜甫曾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讓多數詩人奉為圭臬,而洛夫更要當語言的主人。我在讀洛夫的詩論發現對「廣義的超現實主義詩人」除了飛翔與向下潛入夢境的能力外,還有擁抱現實介入生活的特質。這讓我想到商禽曾重新定義超現實為「非常現實」,皆導向杜甫詩的美學特質。

「你不是浣花人卻在關心

花事過後的人事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若把擬人也視為超現實的手法,花噴的淚、鳥受到的驚擾,不正是反映當時人們安史之亂後的心境!

「我們拼命寫詩,一種

死亡的演習

寫秋風中的寒衣如鐵」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立即羞愧,也是我難以為繼詩人的原因。他們是詩歌史上的傳奇,我想我只能趁著清醒的時刻,反覆展讀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k7777000&aid=1543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