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3 60年前決定中國命運的的一場戰役(3)
2009/01/23 12:44:03瀏覽830|回應0|推薦0

 

黃百韜的第7兵團被殲滅後,淮海戰役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主角是黃維所率的第12兵團,為了援救黃百韜而孤軍深入,結果不但來不及搭救黃百韜,自己也被解放軍的中野部隊給包圍。

由於黃百韜兵團已經被消滅,徐州東線全部暴露,而由徐州往蚌埠的退路也由於宿縣被共軍佔領而切斷,從華中增援淮海戰場的黃維第12兵團也被包圍,有被共軍合圍全殲的危險。

國軍總部不得不下令徐州駐軍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放棄徐州向江南撤退。11月28日,國軍徐州「剿總」司令劉峙離開徐州,由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30萬徐州守軍於11月30日放棄徐州向西南撤退,但途中接到蔣中正命令要求改變進軍路線向東南出擊,解救黃維兵團,邱李兩軍不得不轉攻東南,結果中途被華東野戰軍包圍。

蔣介石惟恐杜聿明不照他的命令去解救黃維兵團,以不再空投糧彈相要脅。邱清泉看了蔣發來的電報後,氣得破口大罵::「國防部混蛋,老頭子也糊塗,沒有糧彈,幾十萬大軍如何能打仗呢?」。杜聿明也無可奈何,只好命令邱清泉趕快發起進攻。邱清泉兵團所轄的第5、第12、第70、第74軍都是中央軍嫡系部隊,其中第5軍是國軍“五大主力”惟一僅存的“王牌軍”。該軍是杜聿明苦心經營和賴以起家的機械化新軍,抗戰期間曾在昆侖關大敗日軍“鋼軍”板垣第5師團,在遠征緬甸的戰鬥中屢建戰功,有相當強的戰力。邱清泉仗恃著自己的部隊兵員充足,訓練有素,堅甲利器,在李彌、孫元良兵團左右護衛下,向正面解放軍陣地發起猛攻。華東野戰軍各縱隊則採取三面攻擊,一面堵擊的戰法,向敵壓縮,於當日將杜聿明所部3個兵團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清龍集、李石林地區。杜聿明沒救成黃維,自己也被包圍了,陷入走也走不了,打也打不下去的困境。

當杜聿明集團被包圍之時,補給不足,糧食不夠,很快地便發生了問題。
根據民國春秋的記載: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mgcq/165.htm
『...杜聿明集團撤出徐州時只帶足7天的糧彈。從1948年12月10日至1949年1月7日,整整1個月,全靠空投補給。30多萬人的生命全繫在那飄飄忽忽的降落傘上,於是,每當降落傘佈滿天空的時候,便處處發生武裝爭奪食品的悲劇,一塊大餅從空而降,一群饑餓士兵撲了上去,先抓到大餅的士兵邊啃邊逃,背後槍響了,那開槍的士兵衝上去,從倒在血泊中的同類懷裡抓起大餅,又是邊逃邊啃。後面的槍又響了,7個士兵就這樣為一塊大餅死於非命。最後那個抓起大餅後,刺溜一下鑽進了地洞。...』

瞭解「馬斯洛理論」的都知道,「生理需求」是一切的根本,國民黨的部隊連飯都吃不飽的同時,其他的一切根本都是空談。蔣介石似乎不太清楚這一點,或是認為他的影響力足以改變人性,不空投食物反而空投文宣,把將近百萬刊有戰犯名單的南京《救國日報》和《黃伯韜烈士紀念冊》空投到陳官莊地區,目的是警告杜聿明等人:「中共把你們列為戰犯,非死戰到底不行!」同時「激勵」他們以黃伯韜為榜樣,效命沙場。無奈官兵們需要的是糧食,他們看到這些東西後大罵蔣介石:「老子要吃飯,投這些廢物有鳥用!真他X的混帳!」

而解放軍這下子就更有趣了,連彈藥都不必浪費,只要在吃飯的時候讓官兵們一起大喊「開飯了」,就足以讓飢腸轆轆的國民黨士兵帶槍投靠過來,丟一顆包子到敵方陣營去就可以讓對方為了爭奪而自相殘殺,效果比丟一顆手榴彈還要好。因此,打到後來解放軍的部隊可以說是「愈打愈多」。

黃維原本計畫實施突圍,誰知所託非人,率領前鋒部隊的廖運周叛變投共而使突圍計畫失敗,為此士氣大挫,在12月15日,第12兵團終於繼第7兵圖之後被解放軍殲滅,黃維也被俘虜。

至此第二階段已大致底定,黃百韜、黃維兵團被殲,杜聿明部被圍,國民黨敗局已定。

黃維被俘後,被中共一直拘禁在戰犯管理所內,直到1975年才獲得特赦。



有興趣的可以欣賞這一段中共方面製播的:[決戰淮海]第四集:圍困黃維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hgi01&aid=258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