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4 60年前決定中國命運的的一場戰役(4)
2009/01/24 10:32:31瀏覽1024|回應0|推薦0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結束後,國軍黃百韜與黃維的兩個兵團共34個師被殲,杜聿明、邱清泉、李彌的22個師又被解放軍圍困,時值隆冬大雪紛飛之際,冰天雪地又無以充飢之下,戰局成敗早已註定。

解放軍倒是不想那麼快以武力解決杜聿明集團,12月中旬消滅黃維之後,只圍住杜聿明集團而不做攻擊,趁機休養與整補。其間也向杜聿明等將領發佈了一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日期署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內容如下:

『杜聿明將軍、邱清泉將軍、李彌將軍和邱李兩兵團諸位軍長師長團長:

  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黃維兵團已在十五日晚全軍覆沒,李延年兵團已掉頭南逃,你們想和他們靠近是沒有希望了。你們想突圍嗎?四面八方都是解放軍,怎麼突得出去呢?你們這幾天試著突圍,有什麼結果呢?你們的飛機坦克也沒有用。我們的飛機坦克比你們多,這就是大炮和炸藥,人們叫這些做土飛機、土坦克,難道不是比較你們的洋飛機、洋坦克要厲害十倍嗎?你們的孫元良兵團已經完了,剩下你們兩個兵團,也已傷俘過半。你們雖然把徐州帶來的許多機關閒雜人員和青年學生,強迫編入部隊,這些人怎麼能打仗呢?十幾天來,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們的陣地大大地縮小了。你們只有那麼一點地方,橫直不過十幾華里,這樣多人擠在一起,我們一顆炮彈,就能打死你們一堆人。你們的傷兵和隨軍家屬,跟著你們叫苦連天。你們的兵士和很多幹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們當副總司令的,當兵團司令的,當軍長師長團長的,應當體惜你們的部下和家屬的心情,愛惜他們的生命,早一點替他們找一條生路,別再叫他們作無謂的犧牲了。

  現在黃維兵團已被全部殲滅,李延年兵團向蚌埠逃跑,我們可以集中幾倍於你們的兵力來打你們。我們這次作戰才四十天,你們方面已經喪失了黃百韜十個師,黃維十一個師,孫元良四個師,馮治安四個師,孫良誠兩個師,劉汝明一個師,宿縣一個師,靈璧一個師,你們總共喪失了三十四個整師。其中除何基灃、張克俠率三個半師起義,廖運周率一個師起義,孫良誠率一個師投誠,趙壁光、黃子華各率半個師投誠以外,其餘二十七個半師,都被本軍全部殲滅了。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和孫元良兵團的下場,你們已經親眼看到了。你們應當學習長春鄭洞國將軍的榜,學習這次孫良誠軍長、趙壁光師長、黃子華師長的榜樣,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你們想一想吧!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好,就這樣辦。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

中原人民解放軍司令部、華東人民解放軍司令部 』

杜聿明並沒有答應解放軍投降的要求,1949年1月6日,共產黨軍隊對包圍的杜聿明所部發起總攻,消滅第13兵團大部,殘部撤往第2兵團防區。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戰死,杜聿明被俘,李彌被俘後逃脫,在蚌埠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放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撤往江南,戰役結束。

圖一:杜聿明將軍,曾任東北剿總,東北失利後轉任徐州剿總,在淮海戰役失敗被俘,被中共送往戰犯改造所,10年後的1959年獲釋,後來成為中共的全國政協委員與人大代表,於1981年病逝。


圖二:邱清泉將軍,是少數留學德國的優秀將領,擅於帶機械化部隊,抗日戰爭末期屢建奇功,剿匪初期表現亦十分傑出,嫉共產黨如仇,抓到就殺,被共軍稱為「邱瘋子」。淮海戰役末期兵敗,死於亂軍之中(又如張靈甫、黃百韜等將領一般,有「自盡」與「被擊斃」兩種說法)。死後國府追贈其為上將,後來並將台中縣號稱東南亞最大的空軍基地命名為「清泉崗」。

「民國春秋」一書裡對邱清泉將軍的死是這樣描述的: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mgcq/165.htm

『...邱清泉帶著特務營向北狂奔,指望赴混亂搶先突出去。當他跑到陳官莊西北張廟堂西南400米處時,突然碰上解放軍一陣機槍掃來,身中6彈,一命嗚呼。這個外號「殺人魔鬼」的邱清泉,兩天前還讓女戲子在床前唱《貴妃醉酒》,抱著青年女學生取樂。這時結束了骯髒的一生。....』

由字面便看得出來,這是立場十分偏頗的人所寫的,可信度自然不高。

而根據維基百科裡較有說服力的考證,經由目擊證人的口述,邱將軍應該是自殺而死,原文如下:

http://www.huanghuagang.org/library/qiuqingquan_zhuan_chengren.htm#chengren

『邱清泉將軍自殺成仁經過
 
  一九四九年元月九日下午,杜聿明將軍的前進指揮所退入陳官莊第五軍軍部。晚十九時,陳官莊核心陣地被突破,邱將軍仍率特務營固守照壁據點,與解放軍反復拼殺。十日零時,邱將軍率兵團部人員在警衛營保護下向南突圍,意圖到張廟堂第二○○師指揮所與該師並力沖出。突圍過程並不順利,杜副總司令在沖出兵團部時即與隨從被沖散。邱將軍途遇通信營營長程渭濱,程營長報告兩小時前已與第二○○師失去聯絡。淩晨二時,兵團部逼近張廟堂,遭解放軍阻擊,突圍部隊傷亡慘重,兵團部到達花小廟附近。

  邱氏在突圍前,已向上尉副官陳亮索要手槍。邱將軍在獲報突圍無望後,眼見身邊殘餘百余官兵倉惶淒慘狀態,四處解放軍大呼繳槍不殺。邱將軍不忍隨從官兵繼續犧牲,乃大聲喝令追隨自己的官兵各自逃生去。追隨在邱氏身邊的人員多系親信之軍官或衛士,不忍離去。其中一位大喊:“司令官你呢?”邱氏喝道:“他媽的,不成功就成仁,你們到南京集合,不要管我”。部份官兵哭喊著要與司令官同生死,邱將軍乃舉槍作威嚇狀,喝道:“不走就先槍斃你們”。同行官兵見邱將軍執意要他們離去,可能認為邱氏怕目標顯著不易逃生,所以紛紛掉頭亂跑,自尋生路去了。邱將軍身邊只剩警衛營營長遠碩卿、副官陳亮、衛士徐仁成、警衛營通訊兵何永福。

  邱將軍下完最後命令後,面南而立,舉手敬禮向校長(蔣介石)訣別(這幕有許多官兵目擊),禮畢見隨行官兵紛紛散去,邱將軍乃偽裝乏力,躺倒在地,口稱不能再走了。部份官兵不知往何處逃,仍在附近徘徊(包括搜索營營長高毓民、技術連連長黃志超及副官處處長黃福階)。邱將軍的隨從知道邱將軍有殉國之心,但見邱將軍倒臥休息,也放鬆戒心,邱將軍一向體力充沛,此時籍故倒臥,顯系藉口。

  邱將軍一臥地,馬上自大衣中抽出腰間所佩電光手槍,打開保險向腹部開一槍,隨從被槍聲驚動,回看將軍倒臥處,邱將軍一槍中左腹,自知未死,又恐衛士奪槍,於是馬上再開兩槍,兩槍均因右手顫抖與痛苦中的暫時失去意識而偏向。將軍自射3槍後,力氣用盡,痛苦倒地。

  邱將軍倒地後,痛苦不堪,細聲命令遠營長補槍。遠營長一時震驚,不知如何反應,邱將軍乃喝斥遠營長,說道:“你要留我給共匪當俘虜嗎?你想抗命嗎?”。遠營長回過神後,忙問平時保管邱氏佩槍的副官陳亮槍由何處來,陳亮答道:“這是美國顧問送他的電光手槍,平是是由我攜帶,今晚他向我要手槍,可能事先就有這個準備”。這時邱氏力氣已盡,在地上喘著氣,但仍瞪視遠營長,並以手指著遠營長。陳亮系邱氏同族妹夫,見邱將軍痛苦,又傷在胃、腎致命處,乃向遠營長說道如此看來生命是不保了,免他受罪吧。遠營長渾身震顫,熱淚盈眶,不忍動手,乃示意站在一旁的通訊兵何永福開槍。何永福拾起手槍,在邱清泉面前舉起手槍,邱將軍開口喝其開槍,何永福一槍擊中左胸,一槍擊中右胸。邱闔眼倒地,口仍作喝斥狀並未完全閉合。

  何永福開槍後,馬上丟下手槍逃去,副官陳亮、衛士徐仁成也跑開,遠營長仍呆立于邱將軍身側。在四處徘徊的官兵遙見邱將軍自殺即四處逃散。技術連連長黃志超遠遠見到邱將軍自殺,淚流滿面,暗地說道:“司令官,您可算是為党國盡忠了”。時為一九四九年元月十日三時十四分。

  四周兵團部殘部仍在開槍,試圖突圍,解放軍也向邱氏殉國方向開火,一枚炮彈傷及遠營長背脊。遠營長負傷後心亂如麻,也倒臥在邱將軍遺體身側。不久天亮,遠營長已經沒有抵抗意志,見到解放軍搜索兵過來,乃舉起軍帽表示投降。解放軍招手要遠營長走過去,遠營長即稱系邱將軍衛士,正護衛邱氏遺體。解放軍不敢怠慢,馬上將遠營長帶去見其長官。解放軍軍官詢明詳情,找到邱清泉遺體。因為遠營長自稱衛士,又身負輕傷,所以遠氏在短暫盤問後獲釋,發給路條聽任離開戰場。

  解放軍三野一縱發動當地居民張遂等四人用軟床將邱將軍遺體運往蕭縣錦橋村。當夜解放軍又用汽車將遺體運往單莊,用擔架置於民屋中,由當地甲長王中義為邱氏洗身。解放軍辨明為邱將軍之後,即以...(此處被刪去,但個人印象原本看到的版本是「在遺體身上補打六槍」)並拍照,隨後入殮,並埋葬於單莊以北荒林中的亂墳崗中。

  此後,中共官方鼓勵原邱兵團被俘將校李漢萍等人撰寫關於邱清泉之死的相關回憶,但無法清查到目擊邱氏最後一刻的目擊證人,只好依道聽塗說與解放軍陳官莊戰後本身的戰報將丘氏之壯烈殉國說成“發瘋亂跑被流彈擊中喪命”。此說列為官方說詞數十年,但瑕疪百出,在拍攝電影時甚至為邱氏自殺一幕商討多時。四十年後,解放軍在邱將軍遺體補槍假造戰報之說逐漸浮現。

  國軍早期也沒有確實證據證明邱將軍系自戕殉國。直到來台後整理當事人口述,才得到大致經過。唯國軍宣傳機關過於無能,官方竟有多種自戕版本流傳,以致真實歷史隱微不彰。

  遠營長輾轉抵達南京第二兵團留守處報到,報告了邱將軍殉國狀況。國防部此時已得知解放軍在報上刊出邱將軍遺照,遠營長乃假稱邱氏遺體由兵團副官處處長黃福階交出,但承認下令為邱將軍補上致命一槍。辦事處幾位中下級軍官聽完遠氏陳述後,群情激憤,將遠氏痛打一頓。遠營長只好逃出南京,回許昌老家。

  遠營長享年73歲,歷經動亂,對親睹的邱清泉將軍殉國經過一直深埋心中,不敢透露。直到九十年代才撰成回憶。一九九二年遠氏病逝,其遺作“邱清泉之死紀實”兩年後發表於一九九四年元月出版的《魏都文史資料第四輯》(人民政協許昌市魏都區委員會文史委出版)。遠氏在遺作中稱:“眾所周知,淮海戰役中國民黨的高級將領邱清泉被擊斃喪命。當時我在邱部任警衛營營長,對邱的死我是親眼所見。而今已到暮年,願將此事奉獻於世”。』

而逃出來的李彌擔任第13軍軍長,繼續抵抗解放軍,最後率部隊撤往緬甸,也是後來柏楊有名的故事「異域」的開始。

經過此役,國民黨一共損失56個師共55萬人,解放軍傷亡僅13萬,蘇俄的頭子史達林聞訊後,當即在他的記事本上寫下:『六十萬打敗八十萬,奇跡!真正的奇跡!』此一戰役,國軍在數量與裝備都勝過共軍,卻一路吃敗仗,除了之前提到的民心士氣以外,潛伏在國軍高層內的多位共諜如國防部作戰廳長郭汝瑰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早在戰役始前,邱清泉參加在徐州花園飯店召開的軍事會議,對郭汝瑰警告說:「 你今天這個部署就等於當年項羽在垓下的部署,今天陳毅從濟南下來,也就等於劉邦當年的情勢一樣。而今時代變了,戰略地勢沒變,我們現在在九里山,也就是當年項羽失敗的地方,這個部署非蹈歷史覆轍不可!」

邱清泉的一席話正中要害,可惜更高層的人並沒有聽進去,繼續重用郭汝瑰,直到最後郭汝瑰在四川宜賓投共,也導致國民黨整個大陸的失守。

60年過去了,斯人已紛紛作古,兩岸間的仇恨與心結似乎也沒有必要隨著上一代而延續下去。

(全文完)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hgi01&aid=258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