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探索「身為台灣人」的意義 ~~ 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森山松之助(Matsunosuke Moriyama)與磯永吉
2009/10/29 12:47:25瀏覽473|回應0|推薦2

探索「身為台灣人」的意義

訊息標題:  【紀錄片】「異人的足跡」10/28-11/5於公共電視播出時間:  2009/10/28- 2009/11/5

內容簡介: 

〔轉載編寫自公視〕  

播出時間:10/28-11/5每日830-9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台CH13 

數百年來,位處西太平洋的台灣,可說是各國移民開墾拓殖的天堂,這些外國人(異人)或許來台經商、傳教,抑或是有政治、軍事的任務,都可說是以生命的青春,灌注在這塊土地上,並留下各式各樣的傳奇足跡,交錯形塑出台灣現今的多元樣貌。這些因緣際會來台的外國人,都對台灣日後的歷史、產業或文化發展,扮演具有啟蒙意義的關鍵角色,是台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異人的足跡」是國史館將視點聚焦在台灣數百年來歷史的演進上,嘗試以異人們在台灣的故事為楔子,進一步將「異人歷史主題」、「國民生活旅遊」與「數位典藏史料」三大概念結合,採用旅遊節目模式,製作出深度報導1920世紀的十餘位外國人在台走過足跡與貢獻的紀錄片。每部紀錄片均有中、英、日文配音與字幕,方便各國人士欣賞。 

國史館2007年完成斯文豪(Robert Swinhoe)、陶德(John Dodd)、長谷川謹介(Kinsuke Hasegawa)、高松豐次郎(Toyojiro Takamatsu)4位歷史人物,2008年再以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森山松之助(Matsunosuke Moriyama)與磯永吉(Eikichi Iso)3位在台灣的事蹟為主軸,繼續製作他們的主題紀錄片。其中,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引進了現代西方醫學,改善台灣醫療的品質;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為日治時期引領台灣公共建築設計風格的重要建築家;台北帝國大學教授磯永吉則是蓬萊米等稻作育種的權威,奠定今日台灣稻米生產的優良品質與規模。 

除了紀錄片外,「異人的足跡」製作各主題的「歷史旅遊書」,以圖文方式介紹與每位異人在台事蹟、足跡有關的文化遺址或歷史場景(諸如新樓醫院、太平境教會、總統府、台北賓館、陽明山竹子湖、台灣大學舊種子研究室…等),並透過稱為Fotomo的攝影技術將實體場景,製作出可讓讀者自行組合、重現攝影現場配置的「寫真立體模型」,讓讀者在欣賞影片及閱覽旅遊圖文資訊之餘,可以充份享受DIY的樂趣。

 相關網址:  http://bfs.pts.org.tw/~web03/foots/index.html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ufashion&aid=344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