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08 22:35:37瀏覽1544|回應0|推薦7 | |
在寒流難得來襲的農曆過年期間,每每繪畫至深夜。腦海中浮現一些字句,是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對仇實父的繪畫評論「其術亦近苦矣」,必須「積劫方成菩蕯」,不禁莞爾。有一次,休息時翻閱侯吉諒先生編的《手工紙與文人畫》一書,裡頭提到了王國財老師一開始製作磁青紙時手忙脚亂的塲景,以及為製作羊腦箋循清人筆記資料買羊腦回來試驗的事,深覺與王老師研製紙張背後所需付出的專業知識和辛勞努力相較,個人的繪畫創作實在是既單純又容易許多。 學校畢業這些年的作品大都以工筆居多,一則覺得目前視力與體力應較未來為佳,可以處理較細的描繪;二則想藉此學習中國傳统繪畫裡有關設色與造型的能力,鍛鍊自身與古人的美感經驗對話。表現於題材上則分為兩類;一類來自個人對宇宙天地的誠心敬意以及對大自然人、事、物的歡喜感謝,前者為佛菩蕯,後者如人物、動植物、山水等;另一類來自對身處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現象觀察和自身女性的角色體悟作為創作靈感來源,具有批判省思的意圖,如此次以冷金箋繪製的《歡迎光臨》。 接觸中國傳統藝術以來,無論工寫,畫面雋永、耐人尋味的意境,一直是我個人努力追求的方向。隨著年歲增長,假設技巧可以與時俱進的話,最在意的仍是能在作品中看到技巧以外的東西。每隔一段時日,回頭檢視自己的創作,若尚能於其內找到一些耐看玩味的地方和心中的某種感動,那將會是我在藝術創作方面最欣慰滿足的收穫了。 本文載於林業試驗所發行之《書情畫藝紙尺千里》頁128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