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31 01:27:44瀏覽1350|回應3|推薦58 | |
經過抗日剿匪等戰亂、顛沛流離來到台灣,離鄉背井思念幾乎是天人永隔的親人,那種椎心刺骨之痛之哀,只有沉隱在內心深處,而將所有期望寄望於政府,和帶領我們撤退到台灣的領袖蔣公,所以我家牆上掛著領袖蔣中正的玉照,甚至還有省主席周至柔將軍,與其說是偶像崇拜,不如說是對反攻大陸的殷切期望,像是信仰耶蘇,相信祂會帶我們到天國得永生一樣,那個時代多麼希望有個領導帶領我們完成復國大業,所以老爸老媽最最關心的就是時事,他們不怕打戰一心想著回到家園。 想當初我讀高中時,書讀得並不好,從來沒得過獎狀,唯一得到的一張獎狀就是時事測驗,真是全拜家教所賜,那時老媽怕我們讀書分心,不准我們看電視,只准我們看新聞報導。 剛來台灣遇到同鄉簡直就像遇到親人般,感情立刻牽在一起,這是思親之情的投射,尤其遇到小同鄉更是親上親,因此小時候,我有許多叔叔、伯伯、姑姑、阿姨,其實他們都不是親的,是同鄉。 當同鄉有了困難來找老爸老媽,他們幾乎義不容辭伸出援手,失業的、生重病的,一定添雙筷子,或添張床,讓同鄉有口飯吃,或有張床養病,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 後來吃了虧上了當,例如遇到不務正業借錢不還的,這才漸漸走出迷思。 後來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帶著我們如浮萍般漂泊了好久,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再從台灣尾到台灣頭。 余光中<中國結>這首詩的詩句 : 這一頭是島的海岸線 曲折而纏綿 靠近心臟 那一頭是對岸的青山 臍帶隱隱 靠近童年 而我的父母又豈只是靠近童年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