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許多考生最頭痛的科目,可是今年大學指考自然組706個院系組中,採計物理的有587個,比率高達83%,所以考生若希望填志願時多一點機會,最好還是下功夫準備。 物理補教老師張鎮麟指出,一般來說力學及電磁學比較會出難題,最好的複習順序是光學、波動、近代物理、電子學、流體、熱學、力學、電磁學、實驗。 觀念公式 重背一遍 張鎮麟表示,考生應先做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但千萬不要用「看」的,應重新背一次過去讀過的內容、觀念、公式,然後去「做」例題,而且做完的題目應再嘗試有無第二、第三種解法。 然後選一本分量不太多的練習題庫如「公式總整理」或「超級複習重點」,張鎮麟強調「在精不在多」,重點是要歸納整理,分析好的解題法、技巧和觀念。 勤做題目 了解弱點 還要分層次,就是先做簡單、單一而變化性不大的題目,數量不必太多;然後做難一點的題目,這種綜合、靈活、題型變化較多的題目是大考重點,解題時要注意思考和歸納解題方法,並研究解題的過程;最後可做真正的難題,做的時候做不出來或做錯也無所謂,可以去看詳解,找出解題關鍵,並分析缺點。 最後要針對弱點加強訓練,許多考生都容易粗心大意,張鎮麟建議,先在某一段時間內,有意識地把所有題目都當做難題,仔細去做,這樣可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容易粗心忽略,並找出容易猜錯的地方;若解題速度太慢,再以一定數量的題目,不管對錯,強迫自己做完、猜完,幾次後,解題速率加快了,再提高解題的效率。 瀏覽考題 簡單先做 進入考場拿到考卷後,張鎮麟說,考生應先粗略瀏覽所有題目,分為簡單、中等、難題3種,先做簡單題,要注意不能粗心大意,因為這些題目務必拿到全部分數;然後做中等題,這種題目通常占一半以上,會占去大量時間,要注意控制時間。 最後再做難題,這種題目通常不超過1/4,有時甚至1題都沒有,這種題目能做多少算多少,不要有心理負擔,就算不會也無所謂。(系列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