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6日電)台灣現有950個多發性硬化症病友,在罕病的無情侵襲下努力求學、求職,只盼走出角落,獨立生活。患者今天透過病友活
動,盼大眾認識此病,掃除污名印記,支持患者回歸社會。
民國69年次的鈕小姐,高中時讀景美女中,曾經是樂儀隊隊員,高二發病後,升學計劃中斷,活潑外向的她開始躲在角落裡,害怕被嘲笑,因為害怕社會的眼光,
漸漸與朋友失去聯絡。她封閉自我心靈,甚至得了憂鬱症,生命由彩色變黑白。
鈕小姐生病以來,因病導致平衡感不佳,常常跌跌撞撞,她在媽媽的鼓勵下報名景文科大的假日進修班,好不容易完成求學的夢想,但是身體狀況愈來愈差,視力也
出狀況,偶而會尿失禁。
鈕媽媽不時的從旁支持鈕小姐,讓鈕小姐肯試著踏出家門,透過身心障礙者就業方案,成為位於台北三峽中科院約聘人員;然而約聘人員3年1約,將在今年底合約
到期,鈕小姐和鈕媽媽非常擔心到期續聘的問題。
中華民國多發性硬化症協會理事長雷蕾說,身為罕病患者,鈕小姐要的不多,只盼保有工作,靠自己而生活,讓媽媽放心,也希望社會可以給予患者更大的包容與機
會,讓更多的患者在陽光下獨立生活。
雷蕾指出,多發性硬化症是罕見疾病,參考歐美罹病數據,估計全台灣應該有1500多個患者,扣除已請領健保重大傷病卡的950人,預計還有600人尚在黑
暗的角落中未被發現。
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病變,神經髓鞘如同電線外層的絕緣皮,一旦發生病變,就像電線外皮破損而漏電,電
燈、馬達就無法正常運作。患者多在20至40歲時發病,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5比1。
蔡清標說,髓鞘病變在組織修復過程中所產生的疤痕硬塊,會出現在數個不同的神經區塊,所以稱作「多發性硬化症」,與關節硬化無關。症狀隨病變而異,嚴重度
也不相同,從缺乏平衡、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記性變差、頻尿漏尿,到癱瘓甚至死亡等,使得此病有個「千面女郎」的外號。
雷蕾指出,患者依照醫師指示定時服藥,配合持續復健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請社會大眾不要再被病名給嚇到了,幫助患者重拾信心,
再次站起。990516
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1258036&lang=tc_news&cate_img=265.jpg&cate_rss=news_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