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佛生西典範三則(二)
2010/01/12 13:33:26瀏覽350|回應0|推薦2

念佛生西典範三則(二)

 

以下三則淨宗大德生西典故,末學會大略解釋,供養大家,謝謝。(節錄自毛惕園居士所著「念佛法要」一書之卷二,網址:http://book.bfnn.org/article2/1142.htm

 

註:文中的【按】…,是毛居士的評語,非末學所寫,先作報告,謝謝。

 

日課十萬

 

清省庵、思齊、實賢大師,蓮宗十一祖也。姓時,常熟人。少不茹葷,七歲出家,廿四圓具,嚴習毗尼,脅不帖席。尋入講筵,明性相之學。後參究有省,曰:「吾夢覺矣。」掩關三年,晝覽藏經,晚課佛號。禮育王塔,於佛涅槃日,大合緇白,廣修供養,然指佛前,發四十八大願,感舍利放光。撰涅槃懺,及勸發菩提心文,激勵四眾,誦多淚下。晚居杭州仙林寺,結蓮社,專修淨業,為文誓眾,以畢命為期。三根普攝,法化洋溢。雍正十一年冬,預示明年四月十四日西歸,遂掩關一室,日課佛名十萬聲。至期曰:「我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可也,」合掌念佛而逝,年四十九。(淨土聖賢錄)

 

【按】記數持名,為防懈怠。大師預知時至,猶掩關精進,日課佛名十萬,真一息尚存,不容少懈,且為念佛示範耳。

 

清朝省庵大師,淨宗十一祖。姓時,常熟人。年少就不吃葷食,七歲出家,二十四歲受具足戒,嚴持戒律,恆不倒單(不躺下休息、睡覺)。後入講席聽講,明性相不二之理(自性本空,空能生「幻有」(事相),又空不離有、有不捨空,名「性、相不二」)。後來幾年有機會日夜用心參究,數個月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說:「我夢醒了!」(人生輪迴確實一場夢),後來閉關三年,白天閱大藏經典,天暗就念佛不斷(大師不睡覺,可見每日念佛至少十二小時)。禮拜阿育王塔,在紀念佛涅槃日這一天,集合眾多僧、俗四眾,廣修供養,並曾燃指佛前,發下四十八大願,竟感得舍利放光!。又撰涅槃懺及勸發菩提心文,激發勉勵出家、在家四眾,人多誦時而淚下。大師晚年住杭州仙林寺,結念佛社,專修淨業求生西方,寫文於眾前發誓,念佛精進、打死不退,直至命終!大師普化群機(上根至中、下根人皆善巧度之),化導功深。清朝雍正十一年冬天,預知時至,告大眾次年四月十四日將回西方,於是閉關一室,每日念佛十萬聲。到了期限,告知大眾:「我去去就來。生死輪迴大事,不可小看,但請各自淨心念佛可也。」於是合掌念佛而往生。世壽四十九。

 

 

 

病困益切

 

清道徹大師,錢塘人。出家參師,發明本有後,專修淨業。居杭州文殊庵,結期閉關,室無長物,唯一几一單而已,甫數日,得疾困甚,自奮曰:「念佛正為生死,奈何以病輟耶?」持佛名益切。俄而金光照室,佛為摩頂,病立癒,遂得念佛三昧,行住坐臥,了無異念,如是三年,於三月望日出關,升座說法畢,謂眾曰:「吾將於七月望後西歸,汝等可來送。」及期,方設盂蘭盆會,眾集,理前語,師曰:「有之,可少待。」次日,交卸住持,設齋別眾,入龕,暝坐氣絕。頃復蘇,曰:「與諸君遠別,可無一言,娑婆之苦不可說,極樂之樂不可說,倘蒙記憶,但念阿彌陀佛,不久當相見。錯過此生,輪轉長夜,痛哉痛哉,」語訖而逝!年四十八。(淨土聖賢錄)

 

【按】病困益切,故得念佛三昧,誠以病苦為良藥,居礙反通也。病中作得主,故死時亦能作主,來去自如也。

 

清朝道徹大師,錢塘人。出家後參訪明師繼而發明本有心性,接著專修淨業,一心念佛。居住杭州文殊庵,便結期閉關一心念佛,室內沒多的東西,就一張小桌、一張床而已,過了幾天,忽然生病,大師自己勉勵自己:「念佛正是為了了結生死輪迴,怎可因病而停止念佛!」於是念佛更加勇猛精誠。沒有多久,竟滿室金光,佛現光中為他摩頭,他的病立刻好了;並得念佛三昧(深入一心不亂),行住坐臥,了無妄念,只是念佛(時時歡喜無比)、只在定中也。就這樣過了三年,在三月十五日出關;升座說法完畢,跟大眾說:「我將在七月十五以後回西方,你們可以來相送。」到了七月十五,大師才設盂蘭盆會,大家往到大師面前,提到七月十五往生的事,大師回答:「不騙你們,你們但稍等待。」隔日,大師把住持位交接好,設好齋飯告別大眾,入龕,坐著斷氣了。沒多久忽又回神,說:「與你們遠別,怎可不留數語:娑婆之苦,苦不堪言(六道輪迴,投生人道難之難矣;多半在三惡道的時候多。);極樂之樂,樂不可支(無病苦、心神折磨苦、…樂說不盡也);若你們還記得我這個人,但請好自念佛求生西方,不久我們就可見面;錯過今生,就要繼續輪迴六道漫漫恐怖長夜不知多少劫,可怕可痛呀!」說完便往生。世壽四十八歲。

 

註:盂蘭盆會的儀式是藉供養佛菩蕯及僧人的功德來回向給地獄受苦眾生。

 

佛從意出

 

清慧明大師,鄞縣人,住杭州報國寺。性質直,唯知念佛,每執持洪名,聲如潮沸,香盡不知也。得施即放生,隨放隨稱佛名,回向西方。見人不作寒暄語,但云「死到哉,快些念佛。」或叩其所得?曰:「憶昔熱病日甚,幾不能支,幸意根中佛號一句頂一句出,連綿不已,竟仗此癒。此後無論語默動靜,皆有一佛號從意根中一句頂一句而出也」。後患頸疽,知宿業現前,絕不呻吟,臨終,色和悅,念佛而逝。(染香集)

 

【按】念佛如潮沸,香盡不知,見人不作寒暄語,故能功臻純熟,雖病危仍有一佛號從意根中滾滾而出,所謂無念而念,病不為礙也。

 

清朝慧明大師,鄞縣人,住杭州報國寺。個性樸實正直,只知念佛。每當念佛時,念佛聲如海潮般泉湧不止,香燃盡了亦不知(已念佛念到忘我境界)。得到別人的供養就拿去放生物命,隨放並隨念佛號,回向小動物能往生西方。大師見人從不客套問候,只說:「快死了,快念佛呀!」(孤墳確實少年多;三十、四十亦不少)有時有人問他念佛心得,為何念得這麼勤快?大師回答:「我想起以前得熱病一天比一天嚴重,幾乎忍耐不下去,幸好意念能佛號一句頂一句來抵擋病魔,勇猛不斷!結果竟把病給念好了!從此後無論言語、沈默、動與不動,皆有一句佛號從心中一句一句相續不斷。」後來大師頸部生毒瘡,知道是累世宿業現前,毫不呻吟叫苦(身雖痛,心早已活在阿彌陀佛解脫清涼光中;故痛亦無痛也。猶如幻相)臨終時,面色和悅,念佛往生。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uneu&aid=367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