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光陰的故事 46年班 金竹先
2011/04/09 22:28:28瀏覽314|回應0|推薦5




光陰的故事 46年班 金竹先

 

「光陰的故事」這齣連續劇

紅遍了台灣的大街小巷和海外的華人圈。

也拉回了快要被我遺忘的眷村童年往事。

 

  快!快拿臉盆來,這裡又漏水了。

滴滴!答答!屋子裡大盆小盆外加漱口的鋼杯都用上了。

我家住的是早期的眷村房子,很克難也很簡陋。

一到下雨天,接「漏」是村子裡每家每戶家常便飯的事。

 

 

那個時代,我們眷村的孩子是沒有錢買玩具的,

大自然就是我們大伙最好的遊戲所在。

爬樹、灌蟋蟀、畫格子在地上跳房子、打橡皮筋等。

我住的村子在台中忠烈祠旁,

我們一群小孩非常喜歡到忠烈祠裡面去玩躲貓貓。

又厚又重的門,關起來黑到伸手不見五指;

男生躲在裡面發怪聲,女生就哇哇大叫。

大家總是玩到天黑才回家。

有時,哪家的媽媽叫自家孩子回家吃飯,

只要一聲,全都衝回去了。

眷村的孩子是很「野」的。

 

 

以前軍人的薪水很少,軍眷的生活當然也就很辛苦。

但是大人和小孩們似乎都不覺得苦,

每天飯桌上幾乎沒什麼葷菜,

我們大口扒著飯,沒人挑食,滿足的不得了。

每次媽媽煮飯倒出來的米湯,加一點糖,大家搶著喝。

等著媽媽剛煮好的飯;拌一點豬油和醬油,

哇!那真是人間美味。

家裡沒有肉吃,

媽媽總是會買一大塊豬油回來煉成豬油渣。

清水煮小白菜湯時,放一湯匙煉好的豬油,

那碗湯立刻香氣四溢。

燒豆腐時,裡面加上一些豬油渣,

我們小孩是三下兩下就一碗飯。

媽媽自己磨豆漿,

豆渣也被媽媽變成了美味佳餚。

記憶中,

燈下的晚餐雖然不豐盛,

卻是幸福滿滿。

 

  打孩子,

可說是眷村文化的特色了。

大人打孩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

犯錯的孩子在前面跑,拿著竹棍的大人在後面追。

孩子嘴裡喊著:「下次不敢了。」

急急忙忙躲在這家媽媽身後,閃在那家媽媽旁邊,

總想能躲幾棍子。

怒氣沖沖的大人邊追邊叫:「看你往哪裡跑。」

這種追、趕、跑、跳的畫面,

幾乎天天在眷村上演著。

回想起來,多半挨打的都是男生呢!

 

  

8/8水災重創南部。

使我想起小時候經歷中部的8/7水災。

那一幕,彷彿就在眼前。

看著水…從泥土的牆壁浸進;

說時遲,那時快。一眨眼,水就到膝蓋了。

那時我們全村都到村旁的市立二中避難。

大人們忙著在教室把桌椅併起來做床,

又一起忙著在走廊上煮大鍋飯,炒大鍋菜。

小孩們難得吃、睡在一起,感覺是又新鮮又開心,

個個都「瘋」啊!

真是年少不知愁,覺得水災帶來樂趣無窮呢!

 

 

 

  

每到過年前,

村裡的媽媽們淹著臘肉,灌著香腸,

白天拿出來曬,晚上收回屋裡。

除夕,年夜飯一過,

村裡就開始劈劈啪啪放鞭炮了。

小孩們最愛“咻“一聲衝到天上的沖天炮。

年的氣氛在眷村真是濃的化不開。

     說不完兒時的回憶,道不盡兒時的歡樂。

我珍惜走過物資貧乏卻互相扶持的時代。

光陰雖然被流水帶走了,

但童年往事「光陰的故事」

卻永遠在我心底。 

 

 

文:金竹生〈虎嘯新村〉

 

圖:巾幗〈岡山眷村〉

 

背景音樂:再見了,竹籬笆的春天

阿飛詞、需仁曲、唱 

100.04.09巾幗發表於永遠的母校~台中空小奇摩網站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motherschool&aid=507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