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丹尼爾不會引經具典..更不會舞文弄墨,看到了一篇很棒的文章有如 醍醐灌頂,急著想和朋友們分享,相信尋找快樂都會是你我必修的學分....
眾人都想追求快樂,卻未必了解快樂的真諦。真正的快樂並非無憂無慮,而是有能力拋開憂慮,靠自己發掘、主導權在自己手裡的一種選擇。 現在提倡讀經,下面這段文字想必許多小朋友已能朗朗上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讀經提倡者總說,小孩只要死背即可,理解可以長大慢慢來。但筆者卻懷疑,這三十字有多少大人真的理解?有多少人好好 想過:孔子講過那麼多話,身後弟子編佳言錄,怎麼偏偏是「學而」章被挑出來放最前面? 一個可能,孔子無論新收哪個學生,第一課都先上這個。另一個可能,是孔子太常念茲在茲,耳提面命。總之,它想必是眾弟子公認的「孔學超基本第一條」,才會被放到《論語》開宗明義的位置。 一串連三問,翻成白話:「把學習融入生活中,這樣不也很快樂嗎?好多人都願意和你做朋友,這樣不也很開心嗎?表現好卻沒人給你拍拍手,你卻不懊惱,這樣不也很君子嗎?」重點並不在於「學而時習之」等等有多快樂,而是在於疊出三次的「不亦」。「不亦」就是「除了某某之外還有其他」。你以為快樂就是考一百分、賺大錢是不是?不對, 老師告訴你,還有別的。甚至老師列舉的這些也不是全部,還有別的,好多好多,只等你去發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