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培養實踐人才 無須送他出國
2012/12/09 13:44:43瀏覽49|回應0|推薦0
近年來,台灣社會紛擾不安,終歸是為了「孫中山」。國庫掏空,負債累累;縣市鬧窮,入不敷出;人民失業,活口變死口,屢見報端。

此時,仍不思量入為出,煙火照放,年金照發,還要鬆綁公費留學,不僅增加名額,而且學成之後,不須返國服務,讓人誤以為政府很凱,喊窮是喊假的。

若說國家財力充沛,出錢讓年輕人到國外留學,培育菁英人才,為國舉才,厚植國力,乃是具有前瞻性的作法,誰曰不宜?

上個世代戰亂結束,百廢待舉,經濟蕭條,民不聊生,政府出資讓清寒學子出國深造。

回國後,都是一等一的人才,為社會創造「錢淹腳目」的經濟奇蹟,帶來富庶繁榮的景象,躍升四小龍之首,讓世人刮目相看。

然而,今昔大不同,以前民智未開,要的是學識豐富的人才,載譽歸國馬上展現長才,大破大立。

現在台灣環境不單純,抗爭對恃嚴重,雖滿朝文武博士治國,但如蛟龍困於淺池,又能發揮多少力量?

是故,我們要的人才,不再是頂著哈佛、劍橋等名校的光環,因為我們國家不乏坐在冷氣房寫計畫的專業人才,也不乏能言善道的專家學者。

欠缺的是艱苦卓絕的實踐家,能腳踏實地的領導幹才,能為理想奮鬥到底的志士,這些人格特質不是短期送出國就能形塑出來;若有遠見,這樣的人才自己就可培養,哪須送出國門呢?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經濟從未貧乏過(沒錢也要過有錢人的生活),我們的心靈從未富裕過。」這是許多人內心的感受,難怪施振榮悔提「科技島」,意味著人文隱沒。

教育家洪蘭、企業家嚴長壽等人不也強調「格局決定結局」、「氣度決定高度」嗎?為了創造台灣大格局,培養人文素養,塑造恢弘的氣度,才是解決台灣人才荒的正確方向。

聯合報2012.12.9╱賽夏客/國小校長(苗縣頭份)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711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