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特教非「行善」 家長要勇敢
2011/09/24 16:01:05瀏覽212|回應0|推薦0
近日報載中學女生校園生子、特教學校性侵事件,若深入了解當前校園現況,應不感意外,冰凍三尺實非一日之寒。

儘管學校編制有各類教師行政員,特殊學校更有各類專業教員和助理、住宿生輔導員。

學校卻因為增加了專業人員編制,導致最前線生活教育的導師、授課教師和行政人員之間的分工,和整合系統未能有效落實,互相推諉、各行其是現象層出不窮,學生並未因員額增加而受惠。

檢視當前的教育工作內涵,不難發現我們的教育是淺薄的,且脫離生活和青少年身心需求的;這與師資的養成過程偏向智性的訓練不無關聯。

很多教育的效果,取決於教育人員的成熟度,這包括教師情緒管理、生活歷練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願意主動關懷他人需要的情懷。

因為補習班可以取代「經師」角色,「人師」卻非花錢可以越俎代庖的。

當教育重視少數學生爭取來的校譽、升學、比賽成績時,我們的教育其實已經淪為一種家庭、社會和學校價值觀偏廢的共犯性結構,弱勢之必然成為弱勢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般學校體制中的個案輔導、特殊教育強調「個別化教育計畫」,無非就是要教育人員重視個體的生命和價值。

特教學校學生家長在此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有權要求學校落實個別化教育。有些學生家長還認為自己的孩子麻煩學校照顧,豈能奢望再要求學校的專業水平。

特殊教育,並非慈善事業,弱勢學生家長應該更勇敢的發聲。因為「一個人的生命重過整個世界」。

聯合報2011.9.24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566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