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魏德聖:台灣內沒和解 怎跨過海
2011/09/05 21:41:07瀏覽117|回應0|推薦0
《賽德克.巴萊》的國際精華版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導演魏德聖接受大陸《鳳凰網》專訪時表示,「希望觀眾不要帶著武裝與文明的包袱去看電影。」

「兩岸間,確實有很多誤解,可是誤解的原因都是因為不願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

「台灣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都還不足,怎麼能讓別人更了解你?包括台南和台北都差很多,自己跟自己都沒有和解,怎麼跨過海洋啊?」

《賽德克》在威尼斯因國名問題扯上政治爭議,又因內容不被了解而獲負面評價。

魏德聖說,很多負面價值,也許是來自政治與權力鬥爭,把電影當成工具看待,但他只想透過這個故事,化解原住民內部族群跟族群間的關係,也讓一般觀眾了解他們。

但他感嘆,「很多的惡意是在於不願意看,不願意去了解就惡意批評。」

對於兩岸間對彼此的缺乏理解,他說,「很多事化解前要先了解,了解之前要先認識的。」

就像男女朋友剛認識,也得從不敢說話,過渡到暢談心事。雖政治上有阻礙,但他認為可從藝文部分先入手,政治東西放一邊,透過藝文彼此了解,然後再進入到別的階段。

《鳳凰網》進而問他:「你覺得雙方已經互相了解心事了嗎?」他直言:

「假的嘛!現在是平和,可是內在的部分大家還沒真正了解,我覺得你是好人,你也覺得我是好人,這樣子而已,但是沒有到那種我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好人的地步。」

魏德聖連續在《海角七號》、《賽德克》片中處理台日情結,但他希望讓日本角色別流於被醜化,以免產生更多的仇恨跟不了解:

「不是說仇恨不存在,不是說呈現仇恨不對,只是呈現仇恨之後反省是什麼?」

他說,日本侵略中國與台灣,過程當然是個痛,可是痛有沒有辦法有一天變成養分,去創造更多的花開?

「如果這個痛,永遠只是痛,那到時候會發臭的!一朵花的死能不能造就另一朵花開得更燦爛?我們已是第二代、第三代,該是去反省戰爭後怎樣產生養分的時候。」

中國時報2011.9.5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561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