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3 12:10:30瀏覽227|回應0|推薦0 | |
美國有近60%的家庭至少飼養一種寵物,約有一半的飼主是把寵物當作家人看待,有些人對寵物是無條件的愛,養隻小動物做伴也對健康有益處。
有研究顯示,身邊有一隻動物可以緩解憂鬱症、使血壓和壓力降低、以及讓你保持活力;養狗的心臟病患者也會活得比沒養狗的患者久。 但是,所謂的照顧動物不光只是把可愛的小毛球買回來而已,它是需要奉獻的;你已經具備當寵物主人的條件了嗎? 養寵物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你必須瞭解自己可以對這位毛茸茸的朋友投入多少關注,以此來決定你適合養哪種寵物;如果你太忙或在家的時間不多,就不適合在家中養隻寵物來攪和。 相對於其他寵物來說,狗可能最需要充滿愛心的照顧,每天至少要帶到戶外小便3次、小狗每天要餵2-4次、老狗一天要餵1-2次。 大多數的狗也需要玩樂,如果沒有足夠的活動時間可能會無聊或焦慮,最後在家破壞沙發或你最喜愛的運動鞋。 因此,如果你常不在家,除非你有可靠且負擔得起的方式可以確保你的狗會得到充分的運動和玩樂,否則這種人類最好的朋友可能不會是最好的選項。 養貓對於時間的要求比較容易一些,小貓每天要餵3-4次、大貓需要1-3次。獸醫Bernardine Cruz表示,每天都要清理貓窩以避免家裡凌亂不堪,而且最好把貓留在室內,以避免染病、車禍、或是打架。 貓不像狗,牠不需要帶出去散步,所以可以把貓單獨留在家裡幾天,只要每天有人能順道看看貓咪是否沒問題、補充食物和水份、清洗貓沙即可。 但是,像是玄鳳鸚鵡和虎皮鸚鵡等最受歡迎的鳥類,每天都需要放出籠子玩耍。 這些有羽毛的動物也非常需要社交,渴望與人類互動,而且鳥類是群居動物,牠們希望與飼主緊密地黏在一起,所以當牠們沒有得到所需要的關注時,會有很多行為問題。 不論品種為何,大多數的鳥類都需要穩定地供應飼料、乾淨的水、水果、以及蔬菜,還要花時間每週清洗鳥籠,定期幫牠們洗澡。 較小的寵物通常需要定時餵飼、經常清洗籠子或魚缸等基本的工作。 魚類、爬行動物、以及兩棲類一般不需要與人有很多互動,但兔子、雪貂、倉鼠、以及沙鼠是善於交際的生物,會想要被放出來和飼主玩。 除了時間以外,金錢是擁有動物的一個主要因素。這不是說你一定會花很多錢,但如果你不能自由支配收入,那現在最好別想擁有寵物。 獸醫Greg Hammer表示,第一筆花費就是寵物本身,有些寵物可能不用錢,但有些珍貴的品種可能要數千美元。 在居家的寵物中,狗的相關花費往往是最高的。 如果你養的是中型犬,割除卵巢或閹割的費用大約是200美元、驅蟲或血液檢測等基本醫療費用約70美元,像是訓練、籠內訓練、或是項圈訓練等其他一次性的費用大約是300美元左右。 平均每年要花大約120美元的狗飼料、定期檢查、打疫苗、以及預防心絲蟲、跳蚤、壁蝨的藥物約235美元,加上玩具、治療、以及其他小的開支,每年至少要花500美元。 貓的花費通常是次高的,養貓的前期成本約有145美元花在割除卵巢或閹割、130美元獸醫費、25美元的貓盆、90美元在較小的開支上。 每年的經常性費用包括飼料約115美元、定期醫療費用160美元、貓沙165美元、加上其他費用,一年約需500美元。 養兔子在第一年應該會花費大約1,055美元,小型哺乳動物、鳥類、以及魚的花費在200-350美元之間。 看獸醫是許多寵物的最大支出,但也有辦法降低這些費用。每月只要15美元的寵物保險可以支助意外事故或疾病的費用,但在簽保單之前需仔細檢查保單涵蓋的項目。 當你在考慮養寵物的時候要問自己:我在10年後要做什麼?去上大學?退休?搬到養老院?有些狗和貓能活18至20年,有些鳥類和爬行動物能活40年以上。 寵物老了以後常會有腎或肝衰竭、糖尿病、以及類似的疾病,往往需要昂貴、持續性的藥物或專用設備,這是很多人在把寵物帶回家時所沒有考慮到的問題。 可悲的是,人們常常因此棄養寵物,交給收容所或是把牠們殺死。 所以飼主需要了解所養的寵物可能活多久,確保在沒有錢或身體不適無法照顧寵物時還有方法。 上了年紀、常坐著的人雖然因為寵物的陪伴可以馬上獲得好處,但應該選擇不太需要照顧的動物,因為寵物老了以後的需求就像老年人一樣。 另一方面,孩子要到多大的時候才可以養寵物?這主要取決於孩子的成熟度。 當孩子可以表現出照顧自己的責任感,代表他至少可以適當地處理和對待動物,這不代表他們將全部承擔照顧寵物的重任,但至少可以做一些餵飼和打扮的工作。 在買寵物前可以先跟獸醫討論,獸醫可能會問你家裡是否有很多孩子,因為這代表你需要一隻比較健壯的動物。 你的期望是什麼,要可以每個週末陪你慢跑和走路的狗?或者只是要依偎在床角的狗?還有你的院子多大?家人有沒有過敏?想要安靜的伴或是活潑的動物可以陪你玩? 獸醫會根據這些問題建議適合你生活方式的動物。 看書或上網也可以了解不同的動物和品種,參觀收養所、寵物店、狗展、甚至跟飼主討論也是可以了解你適合多大、什麼態度、以及品種的方法。 新浪新聞2011.7.12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