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6/23 13:39:54瀏覽4306|回應0|推薦11 | |
【文/路仁教授】
「文教記者不再查證新聞了嗎?」我很納悶。 上週台灣各大媒體文教版,報導清大退休楊教授「核融合」研究成果,稱十個模組可讓北市全天用電無虞,又無核廢料污染前,不知是否先問過專家? 出身電機系的我,看到後笑一笑。研究結果若真,應會造成中東產油國全破產,全球暖化逆轉,驚天動地之新聞,為何沒任何國外媒體來報導?最後新聞證實是捏造的醜聞,但媒體為何不先把關,而以訛傳訛? 今日文教新聞再刊「教育部不管性平教育謠言!家長怒吼」,與常在校園走動、了解多數家長動向的人看法相左。讀者或記者是否同意家長意見走向是一回事,但記者應忠實反應家長聲音,再採訪性別團體的意見,以反應社會不同意見。 新聞中,代表「家長」發言的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已有很多團體質疑過。文教記者真不願代替讀者問一句,孩子是否仍在中小學受教育嗎?我可以因為三十年前念過高雄中學,現在代表高中生發言,並領取教育部對高中生的補助嗎? 記者不問,我至少可代為查證,目前領取教育部補助,且最常被記者引用去代表家長的「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台家盟)」與「台灣家長教育志工聯盟(台志盟)」這兩個團體的代表性: 1.台家聯盟理事長謝國清 3.台志盟理事長吳福濱 即使孩子未在大學四年順利畢業,至少已高中畢業,早就不在國民教育階段。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