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1 11:03:48瀏覽2248|回應8|推薦25 | |
老婆租了部電影 Taking Chance, 原以為是打發時間. 看了以後, 卻深受感動!
Taking Chance 敘述美軍一位從事幕僚顧問工作的上校, 以計算送多少兵員上前線為職. 在死亡名單中, 看到同鄉 Chance 的名字, 志願送骸骨返鄉.
平淡無奇的一段旅程, 卻顯示了美國人民, 軍隊, 國家, 對於前線犧牲戰士的尊敬.
沒有一般電影的喧鬧與宣染, 卻直接地表現美國國力的強大. 讓人感受到: 別輕易與美國為敵. 光是把陣亡將士骨骸送返, 就如此慎重. 遠超過"馬革裹屍", 不只是軍隊, 政府注重. 連所有的人民, 都發自內心地, 付出尊敬與感謝.
為了護送遺骸返鄉, 這些護送者 Escort 服裝整齊, 一路確定棺木順利過關, 交給家人的遺物, 經過清洗, 護送人員, 隨身攜帶.
路上所有工作人員, 都直接認出這些護送人員. 除了提供協助, 還自動向陣亡將士致敬.
主角是想跳出自己的工作, 體會並且付出自己對於犧牲者的尊重. 沒想到: 一路卻受到尊重與禮遇. 無論是否同意戰爭的動機, 所有的人民, 團結一致地感謝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
還有段感人的橋段: 是機場員工, 告知這位上校, 因為轉機關係, 將棺木留在戶外過夜. 告知他可以去旅館休息, 明天繼續旅程. 身負護送責任的上校, 選擇留下陪伴, 靜坐一夜.
這段偶遇, 主角碰上同樣任務的同僚. 對方卻是送自己的手足. 對於戰爭的影響, 刻劃細膩深刻:
下了飛機, 葬儀社的司機, 開了五個小時來接. 回鄉的路上 鄉間的小路, 總有人超車. 看到棺木上的國旗, 同路的司機, 紛紛致敬, 竟然形成一個送葬隊伍.
影片也有對於戰爭本身, 與一些錯失的檢討. 譬如說: 陣亡者家屬, 敬謝花籃, 懇請親友, 將款項捐贈給購買防彈衣, 送往前線的基金會. 輕描淡寫, 卻直接把好戰的政府, 沒有為上前線送命的將士, 準備保命的防彈衣這個奇觀, 給點出來.
HBO自己斥資拍攝此片, 表現了舉國對於戰士與他們的犧牲, 一致性的肯定. 對於軍人的形象, 比任何其他方式, 更為肯定.
也無法避免地, 直接討論戰爭會損失生命的事實.
麥芽糖最近, 正為了皮囊的處理, 覺得人類無論使用棺材墓地, 甚至火葬燒灰, 都有浪費資源的嫌疑. 卻在這個個案裡, 看到美國對於自己的軍人, 以及他們的家屬, 負責的表現!
電影 Behind Enemy Line 就表現他們如何盡量救回自己的同袍.
骸骨歸鄉之路, 一路上 所有的工作人員與路人, 對於死者的尊敬, 在在顯示這個國家的團結! 與其不可輕侮的實力!
美國人對於國旗的尊重, 尤其值得臺灣的同胞思考: 我們的國旗簡直成了, 所羅門王, 必須要判定, 兩個女人, 爭奪孩子案例裡的孩子: 真正愛護國旗的同胞, 決定不讓國旗成為麻煩的來源. 視國旗如糞土的同胞, 反而拿這個痛苦的決定, 攻擊真正愛護國旗的領導人!
也許, 就用 Joan Baez 這首 憑弔犧牲戰士的歌 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做個結束: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