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橋頭老街拓寬的爭議
2009/02/08 20:42:02瀏覽1320|回應0|推薦1

October 17, 2008

橋頭老街拓寬的爭議
教育文化組政策委員 漢寶德
教育文化組高級助理研究員 劉新圓
關鍵字: 橋頭老街 文化資產

  馬政府上台後,提出了五八三億擴大內需方案,經費分配到地方政府。高雄縣橋頭鄉公所因而上報五千萬工程案,打算進行「展現橋頭大眾交通捷運站第二期小站仔風華工程案」,將橋頭老街原六米寬的道路拓寬為十二米。為此,老街東半部的房舍必須拆除前方部份建築,西半部則拆除騎樓的柱子及凸出的障礙物。預計十月底動工,年底前完工。聽到這消息後,一群旅居台北的橋頭人憂心將破壞文化資產,於今年八月初發起反對運動。由於橋頭鄉及高雄縣都是民進黨主政,反對人士還要求民進黨中央制止橋頭老街房舍的拆除。

  橋頭老街之所以被認為具有文化資產價值,主要是根據街道兩側建物本身以及該街的歷史意義。就建物本身而言,較吸引人的,是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巴洛克式街屋立面;就歷史而言,橋頭老街是台灣戒嚴時期第一次黨外遊行現場,而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的故居也在老街西側。此外,反對人士也表示,老街附近的交通便利,又緊臨高捷車站,西側三十公尺是即將拓寬為四十米的台一線,東側三十公尺道路也即將拓寬為十二米,實在沒必要再拓寬老街。 橋頭文史協會人員說,高雄大學曾梓峰教授曾經參與拓寬工程設計,其設計圖案是以人的空間而非車行空間為考量。此設計的目的是,一旦以車行為主,則遊客開車前來,也只是呼嘯而過,不太考慮停留,也就不會給老街帶來商機;相反地,假如以行人為主,遊客沿街慢慢逛,自然有生意上門。然而,這個理論並沒有說服地方住民,而此設計圖也就未被採納。

  老街住民似乎多半贊成鄉公所的工程案,認為街道拓寬可以帶來繁榮。據說,余政憲也表示,為了地方發展,他願意犧牲余登發故居。種種跡象顯示,民眾普遍沒有保存老街舊建築的意願或共識,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街道兩側屋舍的景觀參差不齊,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改建,有的還在半拆除狀態。換句話說,這些已遭某種程度破壞的建築群,即使保留下來,也無法達到像湖口或三峽老街一樣的整體感。

  老舊建築是否要繼續保存,有兩個條件,第一是建築品質,第二是住民的意願。建築品質包含兩個要素,一是純建築的價值,一是歷史價值。橋頭老街的建築本身已失去了保存價值,而唯一的古蹟鳳橋宮,並不受工程影響;至於歷史價值,一般而言是有限的,因為歷史觀可能會改變,現在世界各國多傾向在原地做永久性的標示,房舍則不一定保留。無論如何,最關鍵的因素仍在住民意願,即使建築品質不甚理想,只要住民都有共識,那麼也值得保存下去。

  橋頭老街拓寬的爭議,源自觀念的差異。贊成保留原貌的以旅北橋頭人及文史工作者為主,反對保留以住民及地方政府為主。過去類似的事件並不少見,有志於文資保存者,往往透過媒體力量向政府施加壓力,因而引起住民不滿,升高衝突。然而,住民畢竟是房子的主人,決策的好壞,後果也是由他們承擔,所以他們的意見無論對錯,都應該受到尊重。如果有人覺得拆了太可惜,就應該盡可能地向住民宣傳、溝通,讓他們真正了解為何要保存,而保存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

  據了解,橋頭文史協會不再對外發表任何聲明,而老街拓寬也施工在即。到底拓寬之後,是否能促進地方繁榮,也只能等完工後見分曉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eumbhb&aid=2628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