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港未完成的文化書寫
2011/11/02 12:27:49瀏覽171|回應0|推薦0
香港未完成的文化書寫
Muse Magazine 寫於 2011年1月14日 12:38

文: 賈選凝

《亞洲周刊》二十五卷 四期 (2011-01-23)

 

香港中英雙語文化雜誌《瞄》(Muse)經營四年後宣告停刊,引發香港文化界反思香港社會英文程度降低、華洋互無溝通的現狀,以及「國際大都會」的虛弱表象。

 

作為本土獨一無二的雙語文化雜誌,《瞄》(Muse)於二零一零歲末宣告終刊,結束了長達四年對香港文化的孜孜不倦書寫。它曾以將本土文化躍升至一種國際 化面貌為自身使命,並力求在書寫過程中,展現香港不可取代的多元實力。正如《瞄》主編、香港著名文化評論人林沛理所言:「它的失敗,也是它的勝利。」

 

「《瞄》 本來就不是香港應該有的東西。它出現過,就是奇蹟。那四十七期雜誌,將來是要裝在水晶瓶裏雙手捧著看的。」這是《瞄》的終刊辭中林沛理的闡述,更是所有鍾 愛《瞄》的讀者深深為之共鳴的真切感動。作為曾為這本雜誌傾注四十七個月心血的主編,林沛理的理性,決定了他所呈現出的冷靜情態。他對《瞄》的評價是: 「四年來,它全方位、不間斷地講述著香港文化,刊載數不勝數的優秀評論。對於香港出版界與文化工作者,它已具有示範作用,並能夠啟示人們去深入進行討論 ——香港,對文化的關注究竟到何種程度?」而對人們質疑《瞄》遊刃雙語之間,他如是回應:「香港的表裏不一,決定了當我們用英文去講本土文化時,很多人覺 得不合理。他們不能接受以英文這種『他者』的語言去講述香港」。

 

《瞄》的社長兼投資人方博德(Frank Proctor)於四年前起意創辦這本香港市場絕無僅有的文化雜誌。他的初衷源於自身作為媒體消費者的敏感度——對香港文化感情豐沛的他,發現儘管香港有 眾多媒體,卻未能充分涵蓋捕捉最動態活潑的本土文化圖景,更缺乏真正睿智的藝術評論與文化專題。他說:「我不斷發現許多人和我有同樣感受。人們渴望在香港 看到真正高質素的、契合香港自身文化訴求的文化報道。」以雜誌為一道橋樑,建構本土藝文讀者與國際藝文讀者間相互理解與關照,也是種「不可不為」的使命。

 

「在 《新聞週刊》(Newsweek)工作十三年、積累大量管理經驗之後,我意識到,如果我想在香港看到一本優秀而有深度的文化雜誌,那麼便應該親自嘗試去做 一本。」故而,他開始正式策劃《瞄》。「《瞄》的經營模式從一開始就定位為商業化運作,而非免費雜誌或依賴企業資助。」方博德表示:「我們希望做一本讀者 和廣告商都願意為之『付費』的高品質雜誌。」

 

但現實卻不及他的理想般樂觀。《瞄》在營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正是廣告支持——除去文化機構 之外,廣告商們的商業需求與這樣一本純文化雜誌普遍不夠門當戶對,最終致使《瞄》走過四年艱難生存之路後,宣告結業。「但《瞄》的四年,每一分與秒都無 價。我並無遺憾。」儘管方博德為《瞄》犧牲了長達四年心血與個人積蓄,但他堅信,為《瞄》的所有付出絕非「損失」,只是他個人尚無法找到令雜誌取得商業成 功的契合途徑。

 

許多人將《瞄》的市場邊緣化歸咎於它以雙語書寫:英文寫作道地香港文化為主,其間輔以高質跳脫的中文點睛。著名文化學者李 歐梵認為,《瞄》的「雙重邊緣」身份是它所遭遇的最大困境。自四年前《瞄》創刊起,李歐梵便不遺餘力支持這份渴望提升香港文化質素的雜誌,但實質上,香港 的內在矛盾決定了《瞄》註定一路艱辛——「香港表面上倡導『兩文三語』,但其實根本做不到。真實狀況是,中文讀者不看英文,英文讀者也不看中文」。李歐梵 指出,香港是個徒有其表的「國際大都會」,表面看上去,是一個中西文化並序共存的城市,從電視到露天廣告,英文無處不在。但本質卻是「華人社會」和「西人 社會」互無溝通,這與香港最引以為傲的「華洋相通」特質恰形成弔詭的背道而馳。

 

李歐梵認為,《瞄》的終刊,折射出香港人英文程度普遍降 低。《瞄》是全港唯一一份為他於零八年出版的英文著作 City Between Worlds:My Hong Kong做過書評的媒體,「各大中文報章全無反應的原因在於他們根本不看英文。事實上,香港文化人根本不關心國際怎樣看待香港」。他認為香港文化的最大長 處——強烈本土性與獨特原創力,反而已成為香港文化發展的最大桎梏,這是一種極大諷刺。「人們不看英文雜誌,更少有本土華人介入英語世界,這在全球化的當 下,是一種很危險的狀況。」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全世界如今都懂得「雙語」的重要性,香港看似「中西合璧」,實際卻「雷聲大雨點小」。

 

而香 港真正習慣閱讀英文雜誌的讀者——定居香港的外國人也不會去看「立足香港」的《瞄》。李歐梵說:「這些西人並不真正關心、更不會去介入本土文化。他們最多 是看《南華早報》,典型的商人更直接去讀Financial Times,或是The Economist。來旅遊的外國人則看TimeOut。」長居香港的外國人大多身處財經社交圈,很難想像他們關注《瞄》這種具批判意義的本土文化讀物。

 

《瞄》 缺少足夠廣告支持,而在方博德看來,《瞄》的最大難題是理念太過先鋒。「因為你不能給《瞄》一個標籤,它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它太特殊。」他坦言:「儘管四 年來,包括本地各大高校學生在內的許多讀者也對我們的雜誌感興趣,但這種小眾興趣無法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大眾文化興趣』。」

 

難有突破的文化高度

 

《瞄》 的落幕令李歐梵感到一種對於香港文化的強烈失望。「這份雜誌將香港文化提升到一種高度之後,卻難尋廣告支持。」本土廣告商會先以一種「類型片」式的界定方 式為雜誌做出定位,評估其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但李歐梵指出,真正好的廣告商一定會去支持文化媒介與文化性節目,因為這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當下香 港的悲哀現實在於大多是瑞士銀行、星展銀行等外資企業在贊助本土文化行為,而本地廣告商卻難以喚起對文化發展的認同與協助。

 

《瞄》借鑑了 《紐約客》(New Yorker)模式,然而香港卻並非紐約。李歐梵指出,紐約身為世界金融中心之同時,亦有牢不可破的文化氛圍:華爾街之下有SOHO藝術區,之上有高等學 府紐約大學,相隔不遠是黑人文化聚集地哈林區,縱橫貫通、兼容多元。而香港的城市區劃卻十足功能性連一處真正的文化區都還沒有。這種巨大落差,正是《紐約 客》能擁有幾十萬讀者、立足紐約影響世界,而《瞄》發行量不足兩萬份、終難立足香港的原因。

 

方博德表示:「《瞄》團隊才華橫溢、充滿熱情與創意,每天我都在為他們所激勵,從而信心百倍。我相信我們建構了一支『全明星』隊伍,林沛理在其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請到他來擔任《瞄》的主編,我十分幸運。」

 

李歐梵認為《瞄》對香港本土文化的書寫與關注已成為一道品牌,仍可借助網絡平台、舉辦系列活動等方式,充分彰顯自身獨立性;倡導真正熱愛香港文化的部分受眾,延續這種對文化的熱情、思考、理解與關注。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epon&aid=580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