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2 17:41:46瀏覽329|回應0|推薦1 | |
西歐歷史裡,中古時期(約476–1400年)被普遍稱為『黑暗時代』。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瘟疫災禍、毫無希望的痛苦之中。然而,對古典音樂來說卻是個不同世界,這個時代是音樂史上一個挺重要的時代。我們現在所用的樂譜便是在這個屬於黑暗的時代,在歐洲某個修道院裡誕生的。 格里頌(或格列高里贊美聖詠 Gregorian chant) 在中古時期以前的幾千多年,沒有人想過要把音樂用某種公認的方式記錄下來。教宗格列高里一世(約540–604年)發明了一個系統,把當時教堂裡所用的音樂『正統化』,把音符歸纇在不同的音階裡。他給各個音符取名,然後以英文字母代替——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A、B、C、D等。 格列高里一世也創製了格里頌,就是那一群身穿褐袍的男生,在輕輕飄浮的音律裡,以拉丁文唱出的贊美聖詠。當然,他做夢都沒想到幾千年以後的90年代,因為西班牙某個修道院的無名團體錄製的一張專輯,格里頌被推進了流行音樂市場,在多個流行榜內徘徊了好一陣子。據說, 若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的話,格里頌能夠讓煩亂的心靈平靜下來,有調氣養身的功效。(呃…我沒試過哩。) 那個叫圭多的修道士 圭多.達雷佐(Guido d’Arezzo,約990–1050年)是音樂歷史上挺重要的一位意大利修道士。他發明了現在通稱為『唱名』(solfège)的發音方式,就是用不同的音節『do、re、mi、fa』等來唱出各個音階。此外,圭多也創製了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發明,我們現在所用的五線譜便出自他的腦袋。 音樂歷史在那個年代的發展並不全部歸功於修道士——他們做禮拜的方式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特別是他們的彌撒儀式。很多著明的合唱曲和交響樂曲都是為了彌撒而寫的。 在這裡離題一下。彌撒源自於拉丁文 missa,取自於當時拉丁彌撒儀式的最後一句話『Ite, missa est』,大略意思是說『好啦,解散咯』。在天主教裡,每首為彌撒儀式所譜的曲都有一樣的『歌詞』。就算你不是天主教徒,你也可能曾聽過一些,譬如憐憫頌 (Kyrie eleison)、 光榮頌 (Gloria in excelsis Deo)、 信經 (Credo)、 三聖哉頌 (Sanctus, Sanctus, Sanctus)、或羔羊頌 (Agnus Dei) 等等。我並不是天主教徒,但也曾經從一些合唱曲或交響樂曲或聖誕歌裡聽見這些。由此可見,當時的音樂發展,大多都是被天主教深深影響的。 下一段:文義复興時期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