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梅蘭芳
2008/12/20 21:04:11瀏覽850|回應0|推薦3

幾天前陳文茜寫了有關孟小冬的文章,加速了我想去看梅蘭芳的意願。

基本上該篇文章與電影的關聯性不高,電影中孟小冬的部份並非導演所全力著墨之處。統的來說,一紙枷鎖,從有形到無形,貫穿了全片,也道盡了公眾人物的無限寂寞。

正因為這樣一股孤獨,才能造就藝術,純粹乾淨的表演中國人最隱晦的情慾,也因為這樣的乾淨無暇,藝術方可不朽。

除此之外,從梅蘭芳的幼年到壯年至邁入老年的這段期間,梅蘭芳打敗自己的爺爺十三燕,以及遇上了影響他至深的邱如白,從此開啟了梅蘭芳時代,到成親結婚後的梅蘭芳,身邊多了位賢內助,也發展一段與孟小冬的短暫戀情。

然而本片還有一點,強調時代的變換,江山代有才人出,沒有人可以一直立於不敗,但所謂不敗,對於像這樣的京劇世家來說,害怕,才是最大的敵人。至於輸贏,其實已經不這麼重要。

從時代的遞嬗,也象徵著傳統與革新的流轉,而不只是藝術上的朝代變化,回到政治現實面,清朝開始梅家三代為伶,伶人的地位,轉而是民國初年,袁世凱高高在上的大總統以及官僚體系依舊的中國社會,最後日本侵華,梅蘭芳始終對於自己大伯在信上告誡自己自身的遭遇這段話,感觸至深。

下九流的身分如何端的上國際舞台?但梅蘭芳做到了。與其說戲子身分下賤,倒不如說是演員如何看待自己的地位。如果只是單純的將藝術視為藝術,不是附屬在任何之事務之上,藝術本身就具有的高貴,是無法取代的。

而重點是,下流的往往是表演者的心態,當藝術不再藝術時,大概也只是某種謀生的工具吧。

欣賞孫紅雷自然不誇張的演技,將邱如白這個角色演活了,除了主角黎明之外,他算是最搶眼的了。

整部片細緻中很多東西點到為止的帶到,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澎湃,兩個女人愛上一個都不屬於自己的男人,封建時代將伶人視為禁臠的不人道行徑,以及親情、友情與愛情的拔河、大時代下京劇對於中國人的意義等等,穿插在對白當中,非常精彩。

最後,小梅蘭芳是陰柔卻純粹固執的,中年後的梅蘭芳是妥協的。而老年的梅蘭芳,才找到自身定位與價值。

有種到頭來看山依舊還是山的迂迴美感。

導演將中心思想不斷的在電影中透過對白與時空交錯下展現,雖然是一部時代劇,三段不同的經歷,卻不致於迷失。

梅蘭芳如此,我們底下的觀眾亦然。

真是佩服陳凱歌導演啊。

延伸閱讀:http://mass-age.com/wpmu/blog/2008/12/18/5931/#more-5931

陳文茜所寫的孟小冬。

左違章子怡飾演的孟小冬,又為梅蘭芳。

左為十三燕,又為年輕時代的俊秀梅蘭芳。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viefang&aid=24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