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
2009/11/09 19:32:06瀏覽408|回應0|推薦0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被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分成四區,首都柏林亦遭分割為「東柏林」和「西柏林」,一九四九年,包括東柏林在內的「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與其他三國佔領區成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分庭抗禮,由於西柏林領土完全位於東德境內,迫使西德將首都遷至波昂,而蘇聯為逼迫西德放棄西柏林,進一步採取斷水、斷糧措施,卻意外讓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每日多班飛機運送物資送至西柏林;同年五月蘇聯解除封鎖,柏林市民可自由出入各區,不過隨著冷戰緊張氣氛提升,東德為隔絕人民投向西德,於是在一九五二年關閉東、西柏林的邊界,一九六一年更開始沿著領土建立圍牆,包圍整個西柏林,此即著名的「柏林圍牆」!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十二年間,約有兩百五十萬東德人民冒著被射殺的危險逃入西柏林,「柏林圍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與冷戰開始的重要標誌型建築,二十年前的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屹立長達二十八年歲月的「柏林圍牆」在舉世關注下終於倒塌,東、西兩德重歸統一!

        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固然有錯,然「柏林圍牆」阻隔了原是同根生的日耳曼人民亦可說是時代下的悲劇,由此可知民族主義誠能團結、凝聚眾心,卻也容易淪於政治人物權力鬥爭的口號、工具,我們確實要愛國,但必須要在能提升國家尊嚴、增進社會福祉、促成百姓幸福的條件下來愛國,「柏林圍牆」的倒塌不僅象徵冷戰時期正式走入歷史,也意味著共產主義的鐵幕鎖國和無產階級專政方針徹底失敗,即使目前尚有古巴、中國大陸仍堅持遂行共產主義,但不要自欺欺人,改革開放、傾向資本主義、不限制私有財產已是目前兩國面臨不得不的矛盾轉向,共產,在權力與欲望之中一敗塗地,只剩記憶裡的列寧銅像還雄糾糾地暢談理想、印象裡的毛澤東語錄還氣昂昂地闊論希望,殊不知銅像早被拔走、語錄也慘遭丟棄!

        今日海峽兩岸不也面臨相同景況?即使臺灣部份人士再如何極力否認,也無法改變漢族一脈同宗的事實,唯一我們得正視的是「分屬不同政權」,而政權又極容易淪替,所以無論主張「統一」或「獨立」的偏激者,實不需要義憤填膺強為政治人物解讀、賣命,在「文化」與「血脈」的主幹下,海峽兩岸勢會像兩德一樣自行找出和解的最好出路《論語.子路》便有「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來比喻相類似的情況。

        圍牆倒塌二十年了,不只東、西德邁向統一,整個歐洲甚至組成「歐盟」,發行「歐元」,能有這般局面當然經過一段不算短的陣痛期,然以結果來論,這陣痛期比起今日歐洲的整體運作實在不算什麼!我不是贊成統一,因為我仍十分厭惡虛偽的共產主義,中國大陸儘管經濟起飛,在我看來猶有許多劣根性問題亟待處理;我也並非同意獨立,也許在文化與情感之下,我就像大部分讀《三國演義》者一樣認定蜀漢正統。兩德統一二十年了,何時兩岸才能擯除成見呢?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1974&aid=3481881